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2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袋控施肥对耕型壤质水稻土区甘蔗产量及其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B2处理(2孔袋控复混肥B)蔗茎年均产量和蔗糖的年均产量最高,比BC处理(蔗农习惯施肥方式)分别增产24.04%、21.39%。相比撒施,袋控施肥能增加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经过2年试验: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各处理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都处于中等水平(四级或三级);全钾和有效磷含量处于高等水平(二级及其以上),处理间养分等级差异不大。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试验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p H均下降。因此,在新植和宿根两季甘蔗种植过程中2孔袋控复混肥B一次性施入可代替蔗农常规施肥方式,且满足新植、宿根两季甘蔗养分的需求,达到既增产又节约施肥次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围隔系统内放养密度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将放养密度设计为0(D0)、40(D1)、50(D2)、60(D3)、70(D4)尾/m3,试验持续24 天,每3 天测定一次水质指标,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黄颡鱼的生长性能指标。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减小。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D1、D2、D3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黄颡鱼的肥满度D1、D2组大于D3、D4组且差异显著(P<0.05)。放养密度对水体中亚硝态氮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亚硝态氮含量升高,对总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从试验开始到第18 天,水体中氨态氮含量相对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第21、24 天水体中氨态氮含量显著增加。总磷和磷酸盐磷含量在试验期间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放养密度对总磷和磷酸盐磷含量变化的相关性不显著。放养密度的增加会降低黄颡鱼的生长速度,水体中亚硝态氮也会增加导致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13.
显脉旋覆花中重金属及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云南显脉旋覆花中重金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根据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GB2762-2005,显脉旋覆花的根除重金属Cr符合标准外,其他重金属元素Cd、Pb、Hg、As含量均超标;茎叶除重金属Cr、Cd符合标准外,Pb、Hg、As含量均超标,有潜在污染风险;而根据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显脉旋覆花的根茎叶中所有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标准,无污染风险;亚硝酸盐含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1973年规定的标准值,同时也符合中国制定的无公害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限量标准.根据硝酸盐分级评价标准,显脉旋覆花属于一级蔬菜.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揭示利用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实现作物增产和土壤改良的可能性及其机理。以南粳9108为供试水稻品种,设置4个处理:常规施肥(T1),低量自配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T2),高量自配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T3),不施肥(CK),T1、T2和T3采用等氮量设计(315 kg/hm2),开展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较常规施肥,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能够显著降低土壤pH、提升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增强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能够显著增加收获时的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一定程度地提升水稻株高,促进水稻分蘖并且增加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机肥部分替代氮肥能够实现土壤改良和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15.
为给小麦粉营养品质与商品性的协同改良提供参考,以2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分析了不同角质类型的籽粒中脂肪氧化酶(LOX)活性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LOX活性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高低与全麦粉白度、黄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间LOX活性、类胡萝卜素含量、全麦粉白度、全麦粉黄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LOX活性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麦粉白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全麦粉黄度相关性不显著;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全麦粉黄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白度相关性不显著。采用欧式最长距离法对供试小麦品种(系)的LOX、类胡萝卜素以及全麦粉白度、黄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LOX活性和白度较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和黄度较低的周麦19和偃展4110聚为一类;LOX活性和白度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和黄度较高的烟农21、皖麦47等9个品种聚为一类;上述性状值居中的其他9个品种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6.
2014-2016年在湖北省黄冈市赤东湖渔场对210尾湖泊野生蛇鮈(Saurogobio dabryi Bleeker)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并对0~20日龄仔鱼的异速生长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_2)和马来酸地欧酮(DOM)可促使成熟的雌性亲鱼产卵。产卵量为38.96万粒,孵出鱼苗13.5万尾,平均催产率、平均受精率、平均孵化率分别为75.0%、64.85%、55.15%。蛇鮈仔鱼的许多关键器官均存在异速生长现象。全长生长分为2个阶段,由慢速生长到快速生长的转折点为10日龄。头长、尾长、吻长均表现为正异速生长,而躯干长、胸鳍长表现为负异速生长。眼径的生长在4日龄时出现拐点,由等速生长转变为负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