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42篇 |
免费 | 114篇 |
国内免费 | 25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07篇 |
农学 | 331篇 |
基础科学 | 375篇 |
364篇 | |
综合类 | 2165篇 |
农作物 | 342篇 |
水产渔业 | 188篇 |
畜牧兽医 | 1363篇 |
园艺 | 325篇 |
植物保护 | 1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142篇 |
2021年 | 155篇 |
2020年 | 115篇 |
2019年 | 187篇 |
2018年 | 168篇 |
2017年 | 136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127篇 |
2014年 | 278篇 |
2013年 | 210篇 |
2012年 | 271篇 |
2011年 | 221篇 |
2010年 | 258篇 |
2009年 | 247篇 |
2008年 | 217篇 |
2007年 | 233篇 |
2006年 | 275篇 |
2005年 | 285篇 |
2004年 | 294篇 |
2003年 | 229篇 |
2002年 | 195篇 |
2001年 | 117篇 |
2000年 | 136篇 |
1999年 | 123篇 |
1998年 | 119篇 |
1997年 | 136篇 |
1996年 | 121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107篇 |
1993年 | 90篇 |
1992年 | 84篇 |
1991年 | 84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3篇 |
1962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养殖场(户)应用5%预混料非常普遍,但是考虑各项营养指标平衡的却很少。以蛋鸡5%预混料为例,许多生产厂家给用户推荐的配方中脂肪含量不足,欠缺脂肪需要量的20%左右。蛋鸡维持生产所需脂肪需要从饲料中摄取。如果饲料中脂肪缺乏,所缺乏部分必然由鸡体脂肪补充,长时间会造成鸡体质衰竭,导致体重减轻、产蛋下降、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抵抗力下降,其经济效益将受到很大影响。使用5%的预混料,如何才能使脂肪含量达标,这是许多生产厂家和养殖户一直忽略的问题。任何饲料生产厂家或养殖户应该明确国家饲养标准所规定的8项营养指标。以蛋鸡产蛋期为… 相似文献
42.
43.
44.
武深秋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5,26(1):48-48
1育成期限制饲养1.1育成期限制饲养的原因鹧鸪70日至120日龄是生长最快的阶段,若不限制饲养,不仅饲料消耗多,而且体重会过大过肥,性成熟早,产小蛋的比例大,要达到标准蛋重的时间长,产蛋高峰不高,且不持久,还可能造成难产,导致产蛋量降低,繁殖机能下降,受精率降低。正确的限制饲 相似文献
45.
为筛选多态性丰富的羊草叶绿体非编码区片段,本研究以9个不同地理位置的羊草居群为材料,通过对12个叶绿体非编码区DNA片段测序及其序列间变异分析试图从中找出有遗传差异的叶绿体DNA(cpDNA)片段,并利用有多态性的cpDNA片段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序列ndhF-rpl32、trnL-trnF、trnC-ycf6、aptI-aptH具有比较丰富的变异,可作为下一步研究野生羊草群体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在37个羊草个体4条非编码区片段的合并序列中,共检测到1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d)为0.928,核苷酸多态性(Pi)为0.00101;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58884,基因流(Nm)为0.17,基因流较小;中性检验Tajima’s D(-1.08542)和Fu’s Fs(-5.301)均为负值,且差异不显著(P0.10),推测羊草遵循中性进化理论,可能经历过种群扩张;AMOVA结果显示,65%的分子变异出现在居群间,35%出现在居群内;Mantel检验得到,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显著相关性(r=0.449,P0.05);居群分化值Nst 0.386(0.1865)大于Gst 0.234(0.1506),差异显著(P0.05),表明羊草居群存在分子谱系地理结构。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得到,羊草15个单倍型分为两大分支,H2和H10聚为一支,它们与别的居群个体亲缘关系较远,其余单倍型聚为另一支;单倍型网络图显示,H2和H12、H10和H12亲缘关系较远,与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羊草的种质资源保护、谱系地理学研究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48.
乌拉尔甘草组培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甘草是兼具生态和经济双重价值的重要植物资源,人工培育以野生变家种为主,尚未开展系统的育种工作。本研究以内蒙古杭锦旗的野生乌拉尔甘草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基本培养基、NAA、TDZ和蔗糖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以及微繁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适合甘草丛生芽诱导的外植体为生长4~7 d的无菌苗子叶节,培养基为MS TDZ 0.1 mg/L NAA 0.1 mg/L 蔗糖20~30 g/L;将带1叶的茎段在改良MS NAA 0.1 mg/L 6-BA1.0~2.0 mg/L的培养基中培养,其增殖倍数可稳定达到25倍;在1/2MS 核黄素2.0 mg/L中生根,炼苗3 d移栽到蛭石中,成活率达96%以上。1个带腋芽茎段培养3个月可获得13 906棵生根试管苗,成活13 350株,繁殖效率高达85%。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