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以贵州省荔波县茂兰镇的一个石山木莲群落为调查对象,对群落的生境、结构特征、物种组成,植物的分布型、生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山木莲群落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植物种类丰富,共有27目、44科、63属、68种;石山木莲与株木、伞花木共同构成乔木层优势种;从群落演替趋势分析,群落结构尚未稳定,石山木莲树高度级、径级分布相对合理,对岩溶地貌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天然更新能力强,幼苗幼树多度、频度较大,一定时期后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将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2.
2022年7月和10月分别调查了安徽花亭湖的浮游生物状况,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s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研究花亭湖现阶段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状态。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35属5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其中蓝藻门最多(47.06%),其次是绿藻门(27.45%)和硅藻门(11.77%)。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9.57×106 cell/L、5.24 mg/L。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共6种,分别为蓝藻门的放射微囊藻(Microcystisbotrys)、挪氏微囊藻(Microcystis novacekii)、多变鱼腥藻(Anabaena variabilis)、崎岖鱼腥藻(Anabaena inaequalis)和硅藻门的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螺旋变型(Melos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 f.spiralis),其优势度分别为0.476、0.043、0.035、0.023、0.054和0.071。浮...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700 ℃超超临界锅炉管用617B合金在720 ℃/10 000 h、800 ℃/2000 h和850 ℃/100 h时效和不同温度50 h时效过程中组织稳定性及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617B合金在10 000 h长期时效末期组织稳定性较差,γ?相粗化且晶界上有有害相析出;温度对617B合金的组织稳定性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γ?相急剧粗化,晶内析出相发生转变;合金的硬度主要受γ?相析出规律的影响;720 ℃时效过程中晶内有拉链状析出相,其种类、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4.
2014年1-10月调查太平湖4季的浮游生物状况,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56属89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总种数的39.33%),其次为硅藻门(22.47%)、蓝藻门(16.85%);浮游植物各季节生物量为0.69~4.26 mg·L~(-1)、平均生物量1.86 mg·L~(-1);浮游植物各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07~1.66,Pielou均匀度指数0.53~0.71。共采集到浮游动物20科40属52种,其中原生动物7种、轮虫27种、枝角类12种、桡足类6种。浮游动物各季节生物量范围为0.67~1.68 mg·L~(-1)、平均生物量1.17 mg·L~(-1);浮游动物各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89~2.15,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41~0.73。综合判断太平湖水体为中营养化状态。根据太平湖浮游生物调查结果估算其鲢、鳙鱼产力分别为1 348 t和1 922 t。  相似文献   
45.
分析黄鳝疾病发生的原因,介绍黄鳝病害的预防措施,并就黄鳝具体疾病的诊断及防治进行总结,以为网箱养鳝病害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对乌鳢在花园湖渔业开发中生态地位初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恩生  郑玉林  江河 《水产学报》1992,16(2):147-153
在湖泊的渔业生产中,乌鳢一般是作为敌害鱼类被加以清除的。通过渔获物调查和对乌鳢种群结构和食物组成的分析,认为在花园湖现有的生态条件下,乌鳢对经济鱼类的危害不大,还能起到抑制小杂鱼过量繁殖的作用,可以作为特种经济鱼类予以保留。  相似文献   
47.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皖南山区温州光唇鱼种群遗传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皖南山区温州光唇鱼的种群遗传结构,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对该区5个野生种群(祁门、黟县、休宁、旌德和宁国)进行群体遗传变异分析。131个样本的Cyt b基因(1141 bp)中共检出38个变异位点(变异率3.33%)、14种单倍型。序列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A(28.2%)、C(29.7%)、T(27.0%)、G(15.1%),A+T含量(55.2%)明显大于G+C含量(44.8%)。5个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0.0000~0.6799)和核苷酸多样性(0.0000~0.00759)普遍较低。群体分化系数(FST:0.2916-0.9782)和AMOVA分析中高达52.74%的遗传变异来自地理种群间,说明温州光唇鱼地理种群间已产生显著遗传分化;但不同水系的种群间没有显著遗传差异。群体间系统进化树显示:5个群体聚为两大进化枝,祁门和旌德种群为一枝,其余种群为另一枝。温州光唇鱼的这种种群遗传结构与地理隔离及其生态习性相关。  相似文献   
48.
研究了池塘集约化网箱养鳝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技术。试验池投放滤食性和刮食性鱼类,移植水草,周期性施用微生物制剂,适时加换水和调节水体pH值;放养鳝种前对池塘、网箱、鳝种进行消毒灭菌;驯食成功后及时内服药饵驱虫灭菌,定期外泼、内服药物预防,发现病症及时治疗等方法调节水质、防治病害。对照池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方法即一般养殖户做法,方法单一、无计划和规律,缺乏科学性。试验过程中定期测定水质和黄鳝生长指标,并做好养殖记录。结果表明,试验池主要水质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池,试验池黄鳝平均成活率比对照池高21.4%,平均规格大34.5g/尾,平均产量高1.33kg/m2,平均效益高63.8元/m2。规模区试进一步验证了试验结果,说明试验设计的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方法科学、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49.
饲料中DHA与EPA水平对幼蟹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初始体重为 ( 1 .37± 0 .46)g的幼蟹为实验对象 ,在室内水族箱中进行为期 60d的生长实验。以鱼油 /豆油 ( 2∶1 ,W/W)为脂肪源 ,以不同DHA与EPA的水平 ,配制成饲料脂肪含量为 8%的 3种等氮、等能饲料 ,用于研究饲料中DHA与EPA水平对幼蟹生长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DHA与EPA为美国阿拉斯加生产的浓缩深海鱼油 ,每克深海鱼油含EPA为 1 80mg ,DHA为 1 2 0mg。实验结果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 0 .30 %的DHA与EPA时 ,实验组幼蟹的增重率和对饲料的利用率明显优于其它组  相似文献   
50.
灭活疫苗对异育银鲫败血症血液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灭活疫苗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后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血液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将异育银鲫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和免疫组,在处理后18 h和36 h时断尾采血,分离得到抗凝血和血清,分别测定8项血液指标和13项与免疫相关的生化指标。处理后18 h,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Cl-差异显著,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而免疫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差异;处理后36h,感染组9项指标(MCH、MCHC、WBC、RBC、Cl-、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糖)出现极显著差异,8项指标(MCV、HGB、HCT、总蛋白、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尿酸)差异显著,免疫组指标除WBC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灭活疫苗能够对鱼体产生较强的免疫保护力,有助于减轻致病菌对鱼体的损害程度,增强了鱼体的免疫抵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