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62.
本试验旨在探究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 SARA)对泌乳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浆代谢组的影响。试验选用8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中期奶牛,随机分成对照组(CON)(n=4)和处理组(SARA)(n=4),CON组与SARA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6和6∶4的全混合日粮,试验周期为3周。于试验期每周最后一天晨饲后0、2、4、6、8和12 h进行瘤胃pH的测定,同时在pH测定当天晨饲后6 h采集颈静脉血样,用于血液生化指标和代谢组的分析。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SARA组的瘤胃pH显著降低(P=0.002),两组干物质采食量没有显著差异(P=0.524)。血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SARA组奶牛的β-羟丁酸浓度显著降低(P=0.007),甘油三酯浓度显著升高(P=0.014)。采用液相-质谱(LC-MS)联用技术对血浆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结果显示,SARA组奶牛血浆代谢物组成较CON组发生明显变化,两组间共检测到26种差异代谢物(VIP>1 & FDR<0.05),与CON组相比,SARA组奶牛血浆中的7-酮脱氧胆酸、脱氧胆酸、胆酸、12-酮脱氧胆酸、12(13)Ep-9-KODE、12,13-DHOME和L-天冬酰胺代谢物含量显著升高(FDR<0.05),而十一烷二酸、十六烷二酸、9-HODE、血氧烷B3、PGE2、L-精氨酸、L-色氨酸、L-苏氨酸、异丁酰甘氨酸、异戊酰甘氨酸、马尿酸、4-羟基马尿酸和6-磷酸-2-脱氢-D-葡萄糖酸酯等代谢物含量显著降低(FDR<0.05)。综上,与CON组比较,SARA组奶牛的脂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糖代谢发生显著变化,这些物质可作为SARA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3.
在过去 1 0年中 ,对反刍动物消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瘤胃微生物区系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主要集中在瘤胃细菌及纤毛虫的数量、分布及作用等方面 ,而对瘤胃真菌研究较少。研究表明 ,瘤胃真菌可分泌一系列降解植物纤维及细胞壁的高活性复合酶 ,对饲料特别是大颗粒、大片段植物纤维有很强的降解能力 ,启示人们注意到瘤胃真菌在新型饲料开发上有潜力。本文就瘤胃真菌在饲料降解中的作用及其在未来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1 瘤胃真菌的特点在Orpin于 1 975年首次发现绵羊瘤胃厌氧真菌以前 ,瘤胃微生物被认为由细菌和纤毛虫构成。…  相似文献   
64.
β-激动剂在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率和胴体瘦肉率等方面比对其它动物的作用更明显。为探讨其作用是否与瘤胃代谢有关 ,本实验研究了 β-激动剂对瘤胃微生物活力的影响。实验选用了3种 β-激动剂———盐酸肾上腺素、克伦特罗(Clenbuterol)和塞曼特罗(Cimaterol) ,各设5个不同剂量(0.125 ,0.250 ,0.500 ,1.000 ,2.000mg/kg) ,研究不同剂量的β-激动剂对体外培养的瘤胃微生物产气量、微生物蛋白含量、底物消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产气量、微生物蛋白含量和底物消失率与 β-激动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量效关系。盐酸肾上腺素在0.5mg/kg 时微生物蛋白浓度最高(0.0917mg/ml) ,底物消失率最大(37.79 %) ,气体累计产量最大(269.06ml)。克伦特罗在0.5mg/kg 时微生物蛋白浓度最高(0.1167mg/ml),底物消失率最大(39.63 %) ,气体累计产量最大(269.38ml)。塞曼特罗在0.5mg/kg时 ,微生物蛋白浓度最高(0.1125mg/ml) ,1mg/kg 时气体累计产量最大(265.39ml)。3种 β-激动剂都显著促进了瘤胃微生物体外培养的活力(对照组微生物蛋白浓度为0.087mg/ml,底物消失率31.53 %,气体累计产量209.3ml) ,其中克伦特罗的作用最显著。本实验提示瘤胃微生物细胞本身可能存在 β-受体。  相似文献   
65.
铬营养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久军  毛胜勇 《畜禽业》2000,3(11):34-35
铬是肉鸡生产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添加三价铬可提高应激肉鸡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增加肉鸡胸肌重、减少腹脂率,提高肉鸡的体液免疫功能。对饲养在高湿环境下的肉鸡补铬具有提高生长性能、改善胴体品质和降低死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甘露寡聚糖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露寡聚糖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其在动物体内起着抑制肠道病原菌繁殖及免疫促进剂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甘露寡聚糖在提高家禽及幼龄动物的日增生及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方面有着明显作用,并能在较大程度上取代抗生素。  相似文献   
67.
68.
益生菌发酵饲料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限制或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寻找新的抗生素替代品成为畜牧业的一个紧迫的任务。益生菌发酵饲料是一类集益生菌的功效与优质饲料的优点,具有潜在替代含抗生素饲料的一种新型饲料。动物饲养实践显示,其具有维持动物肠道的菌群平衡,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减少肠道病原微生物和净化畜舍环境的积极作用。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就益生菌发酵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9.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谷物日粮对山羊瘤胃上皮形态结构及单羧酸转运蛋白(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MCT)和钠钾ATP酶mRNA表达的影响。将10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阉割公山羊随机分为饲喂全粗料日粮的对照组(Hay,0%谷物,n=5)和饲喂高谷物日粮的处理组(HG,65%谷物,n=5),试验期为7周。试验开始后,于每周晨饲后的0、2、3、4、6、8和12 h连续采集瘤胃液监测瘤胃pH值的变化,收集其中第0、3、6和12 h的瘤胃液待测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 VFA)浓度。试验的第50天,屠宰采集瘤胃上皮用于形态学及基因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全粗料组山羊相比,高谷物组山羊瘤胃pH值、乙酸浓度及乙丙比都显著下降(P<0.001),而瘤胃丙酸浓度、丁酸浓度及其他VFA浓度都显著升高(P<0.001);高谷物日粮组的瘤胃乳头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瘤胃乳头宽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但是两组间的瘤胃乳头表面积并无显著差异;透射电镜结果显示,长期饲喂高谷物日粮导致瘤胃上皮细胞线粒体发生降解;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谷物日粮显著升高了MCT1(P<0.001)和钠钾ATP酶(P=0.001)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了MCT4的mRNA表达量(P=0.041),但对MCT2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P=0.305);进一步分析这些基因的mRNA表达量与pH值和VFA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CT1和钠钾ATP酶的mRNA表达量与瘤胃pH值和乙酸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总VFA、丙酸、丁酸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MCT4的mRNA表达量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与总VFA、丙酸、丁酸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提示:高精料引起的瘤胃pH值下降和VFA的变化可能与瘤胃上皮MCT和钠钾ATP酶表达量的变化相关。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高谷物饲喂引发的瘤胃功能紊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2株猪源乳酸菌对低pH值和胆盐耐受性及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分离自仔猪肠道的乳酸菌L5和L7对低pH值、胆盐的耐受性。结果表明,pH值在2.5、3.5和4.5时,L5菌株处理150min对其无显著影响,在pH1.5时经30min处理,L5仍可维持较高的存活率;L7菌株在pH3.5和4.5条件下经150min处理后可保持较高的存活率,而在pH1.5和2.5条件下经处理30min后菌株数量显著下降。胆盐对L5和L7菌株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低浓度短时间内影响较小。在同一胆盐浓度下,随培养时间的增长,活菌数下降。当胆盐浓度高于0.2%时,L5和L7菌株的生长极差。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L5菌株在50℃下可成活,且呈正常生长趋势,但其对80℃及以上的耐热能力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