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1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林业   333篇
农学   314篇
基础科学   186篇
  191篇
综合类   1739篇
农作物   238篇
水产渔业   178篇
畜牧兽医   979篇
园艺   319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试验采用5个不同的乌龙茶品种,包括铁观音、黄金桂、金观音、本山、毛蟹,比较不同乌龙茶茶树品种加工东方美人茶的品质差异.以台湾制作东方美人茶的传统品种青心大冇为对照组;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为标准加工成东方美人茶,采用密码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对其品质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椭圆形、叶色偏绿,小绿叶蝉受害指数为...  相似文献   
142.
技术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环境和道德认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技术通常以思维、知识和产品三种方式作用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面对技术给大学生道德认知带来的巨大冲击,大学德育应采取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教育,对现有大学德育课程进行改革,注重大学生道德认知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3.
银川平原绿洲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银川平原的人工绿洲依托于黄河,绿洲的稳定性与黄河引水量、地下水资源开采规模具有深层耦合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黄河水量的波动性和递减趋势、绿洲内部的盐渍化和周边地区的荒漠化等,是影响银川平原人工绿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分析,提出注重对黄河系统的研究、强化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实施生态农业、加强对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加强银川平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精神文化产品需求为切入点,对多地的茶文化田园综合体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出茶文化田园综合体的相关特色,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立足自身田园优势,以自身茶园茶叶为核心,通过引进人才、资金、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作为动力,通过多种宣传,构建品牌优势为引力,辅之以必要的配套产业,提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茶文化田园体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5.
研究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审核方法,并设计了审核系统。首先形成规范训练集和不规范训练集,两者合并形成数据集;然后进行分词处理并将词语编码输入基于深度学习的审核模块中进行训练,得到审核模型;最后将待审核操作票进行分词和编码,输入审核模型中,得到预测文本及审核结果。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是决定草本质量的指标之一,研究以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三区)内的互花米草为对象,结合高光谱数据和实测数据,找到光谱数据与互花米草营养成分的关系,建立相应的营养成分估测模型。  方法  在2018年3、5、7和10月,利用ASD Field Spec Pro FR2500高光谱仪采集互花米草叶片的光谱数据,同时采集互花米草叶片,测定其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对原始反射率及其一阶导数和互花米草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含量实测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在350 ~ 1 364 nm和1 411 ~ 1 799 nm的范围内选取与互花米草各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7的波段,同时构建选定的8个植被指数,进行建模分析,筛选出最优模型。  结果  粗蛋白的估测模型以673 nm和1 740 nm处的光谱一阶反射率的多元线性估测最优(R2 = 0.917,RMSEP = 1.344);粗纤维的估测模型以1 738 nm处的光谱一阶反射率的线性估测最优(R2为0.741,RMSEP为1.708);粗脂肪含量的估测模型以1 734 nm和880 nm处的光谱一阶反射率的多元线性估测最优(R2 = 0.737,RMSEP = 0.343)。  结论  在构建的估测模型中,粗蛋白和粗纤维的估测模型对互花米草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估测结果极好,粗脂肪含量的估测模型可以对互花米草粗脂肪含量做出很好的预测。研究结果为评估互花米草营养质量提供参考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7.
以3种常规水稻种子作为材料,使用滤纸发芽床和3g/L、6g/L、10g/L、15g/L、20g/L 5种琼脂浓度发芽床作为介质,测定并分析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不正常苗率、第7天芽长、第7天根长等指标。结果发现,发芽率测定时不同浓度琼脂发芽床与滤纸发芽床无显著差异,可以使用琼脂发芽床替代滤纸发芽床,且以3~10g/L浓度最佳;琼脂发芽床上发芽的水稻幼苗根系显著优于滤纸发芽床,在培养健壮幼苗时可以选用10~15g/L浓度的琼脂发芽床。  相似文献   
148.
大屏障森林公园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中心点四分法对大屏障次生常绿阔叶林进行了调查,确定了在大屏障常绿阔叶林的最小取样点数,分析了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种、外貌以及群落的结构,结果表明,群落以小叶青冈Cyd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和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为优势种,群落终年常绿,板根现象不明显,但层间植物比较丰富,体现了一定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特征.群落的结构比较简单,可明显地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大屏障次生常绿阔叶林对于该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加强对其的保护,促进森林的进展演替。  相似文献   
149.
氮、磷、钾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从氮、磷、钾不同水平对灯盏花生长发育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的营养特点。结果表明:氮、磷、钾对灯盏花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氮对营养生长的影响最大,磷对植株的花期有较大影响,钾可明显促进根的生长。适宜的氮、磷、钾水平有利于灯盏花植株的旺盛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合适的供氮水平可提高光合色素的含量,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50.
樟树、檫树、闽楠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樟科Lauraceae3个属的代表性树种的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采集的樟树Cinnamoumcamphora(linn.)Presl、棕树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和闽楠Phoebe bournei(Hemse.)Yang的种子胚形态发育正常,除橡树种子外。樟树和闽楠种子的离体胚能正常萌发,在黑暗条件下,3个树种的完整种子于15~05℃温度范围内,无论恒温和变温均不能萌发,闽楠种子仅在光照下30、35℃恒温和30℃日/20℃夜变温中较窄的温度范围内能萌发,但发芽迟缓、过程长、萌发率低;3个树种的种子均具生理休眠特性,种皮透气性差和存在发芽抑制物质是樟树种子休眠的原因,低温(5℃)层积80d,不能完全解除休眠,在30℃日/20℃夜最适变温条件下,并给予适当光照,萌发率仅为41.00%;采用0.5%KNO3+0.10%GA3溶液浸种2h后低温层积80d,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可提高到74.00%;胚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和种皮透气性差是引起檫树种子休眠的最初原因,经低温层积后,种皮防碍抑制物质向外渗透是种子不能完全解除休眠的关键因素,低温层积240d,在25℃日/15℃夜最适温度下,光暗中的萌发率仅为59.00%~54.00%,而采用4%H2O2+0.10%GA3溶液浸种后低温层积,萌发率可高达87.00%;种皮透气性差,发芽要求特殊的温度和一定的光照是闽楠种子休眠的原因,低温层积60d,在光照条件下,20、25℃恒温和30℃日/15℃夜变温适宜温度中,萌发率能达77.33%~85.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