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61.
两个品种苹果果皮和果肉中香气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元帅’和‘长富2号’苹果果皮和果肉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元帅’苹果主要香气成分为2-己烯醛、己醛、乙酸-2-甲基-1-丁酯、乙酸乙酯、乙酸己酯、1-己醇、2-甲基-1-丁醇、(E)-乙酸-2-己烯-1-醇酯、(E,E)-2,4-己二烯醛、乙酸丁酯和1-丁醇;‘长富2号’苹果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2-甲基-1-丁酯、2-己烯醛、己醛、乙酸己酯、2-甲基-1-丁醇、(E,E)-2,4-己二烯醛、1-己醇、2-甲基丁酸己酯和5-乙基-2(5H)-呋喃酮;根据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可将‘元帅’和‘长富2号’划为‘酯香型’苹果中的‘乙酸酯型’;2个品种苹果果皮中的香气成分种类多于果肉中的香气成分种类.  相似文献   
62.
果树栽培学课程实践技能考核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成绩评定及考核组织管理等方面对果树栽培学实践技能考核体系进行了论述。通过建立完善考核体系可有效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规范化考核园艺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63.
从花序的开花顺序、开花持续时间、开花日动态、温湿度对花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兰州市露地欧美、欧亚部分葡萄主栽培品种的开花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蕾开放的次序是花序外中下部花蕾先开,依次为穗尖、基部、副穗;开花日动态表现为明显的双峰曲线;葡萄对花期低温适应性较强,湿度对开花无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4.
云南白莺山地区茶树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云县白莺山地区是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阿萨姆茶(C. sinensis var. assamica)及中间过渡形态茶树广泛分布的区域。本研究利用30个SSR核心标记分析了130份白莺山地区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20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为6.73,期望杂合度(HE)为0.6135,近交系数(Fis)为–0.1745,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652,基因多样性(H)为0.6112。通过模拟不同样本数量,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与样本量变化的回归曲线,发现样本量在40个时,能较好地反映白莺山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白莺山地区茶树的遗传多样性及取样策略,对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5.
甜瓜品种‘GT-1’真叶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甜瓜薄皮品种‘甘甜一号’(‘GT-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素对甜瓜真叶外植体不定芽分化的影响以及不同生长素、无机盐和糖浓度对甜瓜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GT-1’在含有MS+6-BA 1.0 mg/L+IAA 0.01mg/L的分化培养基上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95%,诱导真叶外植体分化附加IBA,对不定芽的分化诱导并不明显;在1/2MS+IBA 0.5 mg/L+蔗糖20 g/L的诱导生根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7.5%.  相似文献   
66.
紫斑牡丹幼胚离体培养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紫斑牡丹离体幼胚为试材,研究了胚龄分别为盛花后30 d、45 d6、0 d7、5 d的幼胚萌发率,选取萌发率高的盛花后75 d胚龄的种子于4℃下低温预处理,观察低温预处理对幼胚萌发的影响,并筛选较为适合的紫斑牡丹幼胚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胚龄为盛花后75 d的种胚易萌发,萌发率为58.3%,经4℃低温预处理后萌发率可达到68.3%;诱导幼胚萌发与成苗的适宜培养基为MS(微量元素3/2)+1.0 mg.L-16-BA+0.2 mg.L-1IAA+20 g.L-1蔗糖+10 g.L-1葡萄糖+300 mg.L-1CH+0.1 g.L-1琼脂,萌发率和成苗率分别达到100%、98.3%;培养基MS+1.0 mg.L-16-BA+0.01 mg.L-1NAA+30 g.L-1蔗糖+0.1 g.L-1琼脂的增殖培养效果较好,增殖倍数可达5.7。  相似文献   
67.
以LysM(PF01476)和Pkinase(PF00069)保守域全蛋白序列为种子序列,在全基因组范围比对分析了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LysM-RLK家族的成员,对其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进化关系、染色体分布、基因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基于已公布的转录组学数据,分析了LysM-RLK基因在苹果组织、发育过程和生物胁迫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分析,共获得12个苹果LysM-RLK基因,其氨基酸序列大小介于553~1 053,分子量介于62.65~119.04 kD,等电点介于5.11~7.45,主要位于质膜;根据进化分析将其分为3个亚组,亚组内各成员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呈现较为相似的特征。基因表达数据显示,苹果的4个LysM-RLK基因表达存在较大的组织特异性,7个基因在苹果腐烂病和再植病发病过程中为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68.
从拟南芥数据库中获得CIPK基因家族注册号,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在蔷薇科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数据库中得到CIPK基因家族成员19个,可分为6个亚族。该基因家族分布在草莓7条染色体中的6条上。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数157 ~ 1 196,理论等电点3.91 ~ 9.34,分子量18 667.68 ~ 133 714.31 D。基因结构分析表明,有11条基因只有1个外显子,其余基因外显子数2 ~ 15。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基因家族成员主要在细胞质、细胞核和叶绿体上表达。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表明,该基因家族成员主要以α–螺旋、β–转角和不规则卷曲为主。对上游2 kb区域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该基因家族成员对逆境胁迫应答MYB响应明显,除FvCIPK02、FvCIPK15、FvCIPK17外,其他基因均对脱落酸应答元件ABRE响应明显。qRT-PCR数据分析表明,FvCIPK16、FvCIPK10和FvCIPK09分别在PEG、ABA和NaCl处理下,草莓试管苗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分别是对照的18.4倍、29倍、13倍,说明FvCIPK16强响应干旱胁迫,FvCIPK10强响应ABA诱导,FvCIPK09强响应高盐胁迫;另外发现各处理的FvCIPK03相对表达量均下调,推测FvCIPK03在植物逆境胁迫中起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葡萄生长过程中有机酸的积累规律,明确不同灌水量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机制。【方法】试验以树龄5 a的黑比诺葡萄为试材,设置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5)%(T1)、(60±5)%(T2)、(80±5)%(T3)3个滴灌处理,以沟灌为对照(CK),设CK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60±5)%,通过测定不同时期果实有机酸的含量、酸代谢酶活性和成熟期的品质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显著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河西走廊武威葡萄产区适宜的灌水量。【结果】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成熟期果实酒石酸含量T2处理比CK高14.89%,比T1、T3分别低9.69%、11.56%;苹果酸含量T2处理比CK低34.92%;柠檬酸含量T2处理比T1、T3和CK分别高38.50%、14.43%、15.07%;T2处理果实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T1...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分析葡萄(Vitis vinifera L.)PYL基因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响应情况,丰富PYR/PYL/RCAR(Pyrabactin Resistance/Pyr1-Like/Regulatory Components of ABA Receptor)在ABA信号和启动信号转导中的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葡萄中的PYL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非生物胁迫下的响应分析。【结果】从葡萄基因组中共鉴定出6个PYL基因,Vv PYL家族无染色体偏好性,Vv PYL5无内含子结构;除Vv PYL4外均富含酸性氨基酸,该家族成员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并有多个保守位点。10%(ω)PEG和100μmol·L~(-1)ABA处理6 h后,Vv PYL1和Vv PYL2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分别为对照的1.3~1.8倍。50μmol·L~(-1)ABA处理6 h后,Vv PYL1表达水平与对照差异显著,为对照的1.5倍;400 mmol·L~(-1)Na Cl、10%PEG、50μmol·L~(-1)ABA和100μmol·L~(-1)ABA处理24 h后,Vv PYL1和Vv PYL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为对照的1.2~2.2倍,400 mmol·L~(-1)Na Cl处理24 h后,Vv PYL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为对照的1.6倍。【结论】克隆得到葡萄的6个PYL基因,高度保守,分为3个亚组;能够响应不同非生物胁迫。本研究为葡萄PYL基因在逆境应答中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