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解淡水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于2018年6—9月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2个养殖池塘进行定点采样,分别采用显微镜观察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池塘内微型浮游植物(粒径>3.0μm)和超微型浮游植物(粒径为0.2~3.0μm)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为5....  相似文献   
22.
刺参育苗包括孵化浮游期和板上附着期,从上板大概20天后至参苗剥离即属于保苗期。保苗期恰值夏季高温期,此期水环境变化剧烈,水温通常在22℃~30℃左右,时间持续约3个月。此期间经常出现病害迹象,导致参苗长势缓慢甚至成活率明显下降。病害主要表现症状:  相似文献   
23.
TTPC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设定3个TTPC浓度梯度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 TTPC(处理96 h)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理化因子、浮游生物及鲤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中水温、盐度、pH、DO、COD、NO-2-N与TTPC浓度之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而透明度、NH3-N、TN、PO3-4-P和TP与TTPC浓度之间则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24.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柴胡及其提取物对锦鲤幼鱼生长、生理生化、肝脏抗氧化及抗菌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21.0±0.5) g的锦鲤幼鱼36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锦鲤幼鱼。K组、C组和T组锦鲤幼鱼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基础饲料+5‰柴胡生粉和基础饲料+5‰柴胡提取物。试验期14 d。结果显示,锦鲤幼鱼血清中,14 d时,C组的溶菌酶(LZM)和C组、T组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0 d,并显著高于K组(P<0.05)。锦鲤幼鱼肝脏中,14 d时C组的LZM、酸性磷酸酶(ACP)和T组的AKP活性显著高于0 d (P<0.05)。14 d时,C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0 d (P<0.05),丙二醛(MDA)含量低于0、7 d。攻毒试验中,24 h内K组锦鲤幼鱼的死亡率为41.7%;C组死亡率为18.3%,保护率为56%;T组死亡率为21.7%,保护率为48%。C组锦鲤幼鱼血清中48 h的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显著高于24、96 h (P<0.05);C组、T组48 h的免疫球蛋...  相似文献   
25.
光合作用是蓝藻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态生理特征。各种膜蛋白复合体在光合作用中执行着重要的生物化学功能。本文对蓝藻5种膜蛋白复合体(PSI复合体、PSII复合体、细胞色素b6f复合体、ATP合酶复合体和NAD(P)H脱氢酶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系统归纳,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刺参育苗包括孵化浮游期和板上附着期,从上板大概20天后至参苗剥离即属于保苗期。保苗期恰值夏季高温,此期水环境变化剧烈,水温通常在22~30℃,时间持续约3个月。此期间经常出现病害  相似文献   
27.
甘氨酸甜菜碱(GBT)是海洋藻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氮渗透调节物质,其被降解后产生的有机胺可通过海气交换进入大气中.近年研究表明,大气中有机胺可以促进新粒子生成及增长,具有潜在重要的气候效应,因此,海洋环境中有机胺的形成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概述了海洋藻类中GBT合成及其降解为有机胺的途径,归纳了不同藻类体内GBT的浓度分布特征,探讨了影响藻类体内GBT浓度的因素,剖析了该领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对海洋环境中有机胺来源的认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8.
为了解天津港临港工业区附近海域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现状,于2014年4月至11月对该海域进行了5个航次调查,用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了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29种,主要优势种为夜光虫、多毛类幼虫、双刺纺锤水蚤、异体住囊虫等;浮游动物的丰度为110.89~2236.90个/m3;中小型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变化分别为0.4764~1.5732、0.1949~0.6086和0.6709~0.9158。水质生物学评价指标显示,调查海域的水质处于中度重污染或严重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29.
试验旨在研究人工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对翘嘴鳜的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42.90 g的翘嘴鳜6 000尾,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 00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和鲜活饵料,进行200 d的养殖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人工配合饵料组与鲜活饵组翘嘴鳜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肝体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鱼体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鲜活饵组总氨基酸(∑TAA)含量极显著高于人工配合饵料组(P<0.01);两组肌肉必需氨基酸(EAA)/总氨基酸(TAA)分别为36.41%和37.20%,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NEAA)分别为66.85%和69.52%,均符合FAO/WHO标准要求。以氨基酸评分(AAS)评价时,两组鱼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Val);以化学评分(CS)评价时,两组鱼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人工配合饵料组与鲜活饵组分别测得10、11种脂肪酸,人工配合饵料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极显著高于鲜活饵组(P<0....  相似文献   
30.
选取天津市北辰区易爆发有害蓝藻的一口养殖虾池,面积为1hm2,水深1.3m,2015年5月7日投放凡纳滨对虾苗种1.0×106尾,6月24日向养殖虾池全池泼洒小檗碱—青蒿素复合物,自5月12日起至8月17日,养殖期间平均每14d采样1次,监测养殖虾池浮游植物组成及数量和主要水化指标,以探求有效调控凡纳滨对虾养殖池中有害蓝藻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小檗碱—青蒿素后,显著抑制了有害蓝藻,对微囊藻和颤藻的抑杀率接近100%和71%,蓝藻的总体抑杀率达到90%。微生态制剂显著降低了水中亚硝酸盐、氨氮及化学需氧量,pH控制在9以内;促进有益绿藻数量增长35.36%。试验结果说明在应急反应时,小檗碱—青蒿素显著地抑杀池塘有害蓝藻,而微生态制剂可在杀藻后期调控水质,维持藻相平衡,控制有害蓝藻数量,防止其再次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