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百合品种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布鲁拉诺"、"索蚌"、"提伯"3个百合品种的离体培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接种百合鳞片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是0.1%升汞消毒8 min,污染率较低,为11.0%,而成活率最高,可达88.0%;采用小鳞茎整体消毒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率,污染率为0.0%;不同百合品种分化小鳞茎的能力有较大差异,分化能力依次为"布鲁拉诺">"索蚌">"提伯";在继代增殖培养中,"布鲁拉诺"的增殖系数最高,迭5.0,其次为"索蚌","提伯"最低,为4.2;3个百合品种的试管苗生根率都较高,其中"布鲁拉诺"最高,为92.0%,"索蚌"87.5%,"提伯"83.3%.  相似文献   
22.
对天山鸢尾(Iris loczyi)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山鸢尾种子生活力为90.00%.种皮的透水、透气性差及致密的胚乳是天山鸢尾种子萌发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天山鸢尾种子的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种皮中,其次为种仁,但外种皮对种子萌发没有抑制作用,也不存在萌发抑制物;珠孔端胚乳也是造成天山鸢尾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H2SO4处理对其种子萌发无促进作用.GA3、6-BA、NAA、KNO3和H2O2对打破天山鸢尾种子休眠无作用.单一因子温度不能打破天山鸢尾种子休眠,需采用综合措施,且综合处理能有效地提高天山鸢尾种子的发芽率,最适处理为GA3浓度100 mg/L+低温沙藏8周+去种孔端胚乳+变温30℃/20℃,其种子发芽率为66.67%.  相似文献   
23.
野鸢尾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野鸢尾(Iris dichotoma Pallas.)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鸢尾种子生活力为100.0%;种子含水量为8.4%,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温水浸种最适起始水温为80 ℃;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变温30℃/20℃;光照对野鸢尾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最适光照条件为8 h;赤霉素对种子萌芽率影响不显著,但处理后发芽整齐,最适浓度为100 mg/L;种子不存在休眠,不适宜低温沙藏,室温干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4.
辽宁省野生百合资源的调查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辽宁省野生百合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分类研究,弄清辽宁省野生百合的种类、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为种质资源保存、杂交育种以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收集到的56份野生百合资源,分属6种、3变种,包括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buschianum Baker)21份、黄花渥丹(L.concolor vsr.coridion Baker)3份、毛百合(L.dauricum Ker.-Gawl.)2份、朝鲜百合(L.amabilePalib.)3份、细叶百合(L.pumilum DC.)6份、垂花百合(L.cernum Kom.)2份、卷丹(L.lancifolium Thunb.)14份、东北百合(L. dis-tichum Nakai)1份和大花卷丹(L.leichtlinii var.maximowiczii Baker)4份,没有收集到条叶百合(L.callosum Sieb.),也未发现渥丹原种(L.concolor Salisb.).  相似文献   
25.
3种鸢尾属植物种子吸水及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冰  毕晓颖  郑洋 《种子》2012,31(1):34-37
对单花鸢尾(Iris.uniflora)、细叶单花鸢尾(I.uniflora var.caricina)和矮紫苞鸢尾(I.ruthencia var.nana)种子吸水规律进行测定,并研究温度和光照对这3种鸢尾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鸢尾种子生活力均为99.0%;种子含水量均在6.0%以上,其中矮紫苞鸢尾种子含水量最多,为7.5%;种子吸水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分急剧吸水期、稳定吸水期和饱和吸水期3个阶段;3种鸢尾种子在变温35℃/25℃下发芽率最高,均达到了80%以上;光照能促进对3种鸢尾种子萌发,在光照24 h下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比黑暗24 h下的高。  相似文献   
26.
卢明艳  毕晓颖 《种子》2019,(1):106-109
不同药剂处理对3种野生鸢尾属植物种子的萌发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各种种子适宜的激素种类及浓度不同。GA3、6-BA、KNO_3、H_2O_2对提高溪荪种子萌发无显著促进作用;GA3对提高马蔺种子萌发作用不明显,6-BA、KNO_3和H_2O_2对提高马蔺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影响,且效果明显,最适浓度分别为300 mg/L、0.4%、0.1%,其萌发率分别为78.89%、90.00%、86.67%;GA3和KNO_3对提高玉蝉花种子的萌发无显著促进作用,而6-BA和H_2O_2对提高玉蝉花种子萌发有极显著或显著促进影响,最适浓度分别为200mg/L、0.4%,其萌发率分别为93.33%、50.00%。  相似文献   
27.
马蔺与溪荪种间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晓颖  娄琦  郑洋 《园艺学报》2011,38(5):977-984
 以鸢尾属植物马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Koidz.)和溪荪(Iris sanguinea Hormen.)为试材,对常规授粉后结实性及花粉管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并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马蔺和溪荪正反交结实率的影响,探讨了其种间杂交的亲和性。结果表明:马蔺与溪荪杂交表现不亲和性,常规授粉正反交结实率均为0;常规授粉2 h后,溪荪的花粉在马蔺的柱头上能萌发,但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较两亲本自交滞后,柱头和通道内胼胝质现象明显;马蔺的花粉在溪荪的柱头上不能萌发。几种不同授粉方式处理中,马蔺 × 溪荪组合最适授粉方式为0.1% 6-BA处理柱头后授粉,结实率和有胚率分别为10%和16.67%。溪荪 × 马蔺组合的最适授粉方式为提前授粉,结实率和有胚率分别为15%和25.70%。  相似文献   
28.
毕晓颖  徐文姬  李卉  郑洋 《园艺学报》2013,40(11):2335-2336
 ‘Footstone’和‘Snow Honey’是从野鸢尾(I. dichotoma)的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 花色分别为黄色和白色,花朵15:00—19:30 开放,花期分别为8—9 月和7—8 月,均耐寒,耐旱,耐 瘠薄,可以在北方露地越冬。  相似文献   
29.
毕晓颖  徐文姬  李卉  郑洋 《园艺学报》2013,40(12):2551-2552
 ‘Azure Pinwheel’是从以野鸢尾蓝紫色花类型为母本、射干为父本的F1 自然结实的实生F2 代中选育出,花色堇蓝色,花朵10:30—18:30 开放,花期8 月;‘Chic Leopard’是从野鸢尾黄花类型 作母本、射干为父本的F1 中直接选育出,花色红褐色,花朵8:30—18:30 开放,花期7—8 月。两个品 种均耐寒、耐旱、耐瘠薄,可以在北方露地越冬。  相似文献   
30.
以非洲菊品种‘大臣’花托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花托大小以及激素种类对外植体不定芽分化、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升汞浸泡8~10 min对‘大臣'花托有良好的消毒效果;花托大小以直径1.0 cm以下最佳,褐化及死亡率最低,仅为3.1%;以1/2 MS+6-BA10.0 mg/L+IAA0.1 mg/L为培养基,不定芽再生率最高,为17.4%.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KT5.0 mg/L+IAA0.5 mg/L,增殖数为4~5;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IAA0.2~0.5 mg/L或1/2 MS+IBA0.05~0.5 mg/L或1/2 MS+NAA0.01~0.02 mg/L,生根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