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121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46篇
  49篇
综合类   337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208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 发病情况南通市某肉鸭场于2 0 0 3年7月份出孵雏鸭5 0 0 0余只,采用池边网床饲养。雏鸭16日龄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随后2d内死亡13 0 0多只。用链霉素、恩诺沙星给鸭饮水,但效果不佳,病情得不到控制。2 临床症状发病初期急性死亡的鸭大部分无明显症状,病鸭多为突然死亡。中后期病鸭多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水增多,呼吸困难,口鼻有分泌物,眼眶羽毛黏连成圈状。两脚瘫痪,失去行走能力。腹泻严重,初期为白色水样粪便,稍后为黄绿色并含有黏液的恶臭粪便。后期部分濒死鸭呈现典型的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摇头、颤抖…  相似文献   
52.
中药制剂防治肉鸡肾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某养殖场已确诊为肾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的25日龄肉鸡300只,随机分为6组,应用研制的复方中药制剂——禽速康口服液按不同剂量组合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禽速康(3mL/kg)与肾舒宝(40mg/kg)联合疗法,对内鸡肾性传染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用药3d可控制发病鸡死亡,治愈率达82%。经大群推广试验表明,禽速康与肾舒宝联合防治肉鸡肾性传染性支气管炎,效果确实,防治有效率达93.75%。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短时间不同剂量UV—B辐射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植物应答短时间紫外线照射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15和30μW/cm^2的uV—B照射强度对冬小麦幼苗进行短时间照射处理,并测定色素含量、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结果]UV—B处理导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含水量都降低,且存在剂量效应,30μW/cm^2处理的降幅大于15μW/cm^2;UV—B辐射处理对类胡萝卜紊含量的影响与花青素相同,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种剂量间差异不大;2种剂量的UV—B处理均抑制了PSⅡ的电子传递,尤其是处理2h的抑制作用最大,4、6和8h的抑制作用有所缓解,且存在剂量效应;2种剂量的UV-B辐射均抑制了叶片的光合速率。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抑制效应加大;高剂量UV—B处理对膜系统的损伤较大,低剂量UV—B处理结果不明显。[结论]短时间UV—B辐射处理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的影响具有剂量效应,高剂量比低剂量的作用效果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受害程度有所减轻,该结果与长时间UV—B照射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54.
近十年来世界各国陆续报告证实,人类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是小儿秋冬季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国内自一九七九年首次报道以来,许多省市相继有同样发现,但华南地区报告尚少。为探讨湛江地区小儿秋冬季腹泻的病原,我们对1983年冬至1984年春所见的57例小儿秋冬腹泻患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短时间不同剂量UV-B辐射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植物应答短时间紫外线照射的机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15和30μW/cm^2。的UV—B照射强度对冬小麦幼苗进行短时间照射处理。测定指标包括:①反射光谱值。用Unispec光谱仪测定反射光谱,并计算所得参数,评价UV—B处理前后叶片叶绿素、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含量、水分含量以及光合强度的变化,每处理测定10片叶;②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牛血清蛋白作为对照;③荧光参数(Fn/Fm):将待测叶片暗反应20min后,用OS-30P荧光仪测定部位同叶色,每处理测定5片叶;④相对电导率。采用Martineau等的方法测定;⑤丙二醛(MDA):采用邹琦的方法测定。测定项目②~⑤均重复5次。[结果】UV—B处理导致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含水量都降低,且存在剂量效应,30μW/cm。的降幅大于15μW/cm^2;UV—B辐射导致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下降,尤其是处理后2h下降幅度最大,2种剂量的UV—B处理间差异不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花色素苷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30μW/cm。处理的略高于15μW/cm。处理。UV—B辐射处理对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与花青素相同,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种剂量间差异不大;2种剂量的UV—B处理均抑制了PSⅡ的电子传递,尤其是处理2h的抑制作用最大,4、6和8h的抑制有所缓解,且存在剂量效应;2种剂量的UV-B辐射均抑制了叶片的光合速率,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抑制效应加大;MDA和相对电导率在照射2h后明显增加,说明高剂量的UV—B处理对膜系统的损伤较大,低剂量的UV—B处理结果不明显。[结论]短时间的UV—B辐射处理对冬小麦幼苗叶片的影响具有剂量效应,高剂量比低剂量的作用效果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受害程度有所减轻,该结果与长时间UV—B照射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56.
恩施自治州地处武陵山区,位于湖北、湖南、贵州、重庆交界处,气候温和,天然隔离条件好,特别适合种子生产。80年代中期试验推广了“宽幅大行比,父本大双行”制种技术,单产在全省率先突破2.25和3.00t/hm2大关;90年代推广应用一期父本,改进“九二0...  相似文献   
57.
为解决农户传统水肥一体化灌溉方式中存在的施用营养液浓度均匀性差、劳动强度大、过量施肥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与膜下微喷灌高灌溉流量特性相匹配的大吸肥量、低成本的轻简水肥一体机.通过自主设计的性能测试平台对其吸肥性能进行了测试,从而确定了吸肥泵的安装位置.为验证该水肥一体机应用效果,首先检测了应用水肥一体机和传统方式下灌溉...  相似文献   
58.
福建柏人工林养分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7年对安溪半林国有林场福建柏人工林的养分积累进行了研究。在连续坡面上福建柏人工林叶的N、P、K含量随坡位升高而降低 ,Ca、Mg、Fe、Cu、Zn则相反 ;养分积累量随坡位升高而缓慢下降。在生长过程中叶的N、P含量随年龄增大而降低 ,Ca、Mg则相反 ,K含量相对稳定 ;10年生、2 0年生时林木叶的养分积累量占全树的比重最大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叶、根、干、枝、皮 ,而 30年生时林木根的养分积累量占全树的比重最大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根、干、叶、枝、皮 ;营养元素的积累总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在不同生长阶段 ,养分的积累与分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9.
自1904年 Fuchs-Rosenthal 的计算室法用以脑脊液细胞计数以来,脑脊液细胞检查直至最近20多年始有较大进展,且已成为医学的一个新专业。此项检查国外早已列入脑脊液检查常规,但国内目前应用者尚少。为探讨其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我们检查了80人次,现初  相似文献   
60.
从形象、功能、生态和文化4个维度对淮安市高铁东站前广场景观设计进行探索。基于淮安区城市肌理的形态转换,将具体物象符号化、抽象化融入设计,从抽象空间布局中合理安排不同功能与景观要素,探索立体景观空间的多维化连通手段,以此应对复杂环境下的空间联络和功能流线需求,同时融入地域文化要素,最终完成对站前广场空间的探索性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