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6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黄土区基于土壤水平衡的林草覆被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量供耗平衡为基本原理,以土壤水分有效性含量界线作为土壤供水起算值计算土壤的有效供水量,以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的蒸腾耗水与土壤蒸发为耗水量,根据土壤水分供耗的动态平衡推导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区不同植被的适宜覆被率计算公式.并以晋西黄土区吉县为例,对所选择的样地进行多年的定位观测,得出研究区主要造林树种林地的土壤有效水含量、林冠截留率、产流率、土壤水分、土壤蒸发、林地蒸散各参数,计算出研究区主要造林树种(油松、刺槐)和草种的适宜覆被率,旨在为该地区乃至整个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及其他林业生态工程的防护林体系高效空间配置和稳定林分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利峰  毕华兴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309-310,313
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美国Micro Images公司开发的TNTmips6.9上,以山西吉县蔡家川小流域1/10000地形图为原始数据,经一系列处理得到该小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使用自行开发的基于单一流向算法和多流向算法的地形指数计算程序,以生成的DEM为源数据,计算出蔡家川小流域的地形指数。通过对两种算法下地形指数的分析比较发现:多流向算法下得到的地形指数其最大值、中值、最小值均小于单一流向算法下的值,而且分布区间也偏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貌气候单位线理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在计算机上根据地形图进行流域沟系图的绘制,并自动提取各种地貌参数,推导出一种地貌气候单位线汇流模型.经实例验证,本汇流模型算得的流域出口流量与实际观测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4.
清水河流域防护林体系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收集了清水河流域(黄河一级支流,面积为434km ̄2)的土地利用、森林资源、地形地貌等大量数据和图形资料,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研制和开发了清水河流域防护林体系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包括属性数据管理子系统、图形数据管理子系统、模型处理和接口技术4个子系统。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能够在防护林体系效益评价、预测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等方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水土保持是一项公益事业,关系到公众和社会利益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其从业机构和个人均应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有利于水土保持市场的规范化、健康化发展。笔者就中国水土保持市场准入制度的必要性、目前市场准入制度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及其准入现状、加强市场监管和实行从业人员执业资质制度等几方面对我国水土保持市场准入制度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学整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近 2 0年来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学中的应用有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来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模型的整合研究从技术上变得切实可行 ,从而为水文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学整合研究的起源、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学中的应用 ,及其三者的整合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可以看出 :面对水文模型的全球化、分布化及复杂化发展趋势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学的整合 ,不仅可加速水文学的发展 ,同时对水资源管理也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重庆四面山森林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58,自引:5,他引:58  
该文对重庆四面山林地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文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四面山林地枯落物的年蓄积量为 6.8~20.21 t/hm2,最大持水量在1.8~4.6 mm之间,其中石栎林、天然阔叶林枯落物具有较强的持水作用,而马尾松林下枯落物的持水能力较弱.应用幂函数方程拟合了不同林分枯落物累积吸持水量与吸持时间之间的关系.土壤物理性质测定表明:四面山林地土壤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1 m深土壤的饱和持水量在784~1887 mm范围内变动.土壤入渗实验表明:林地土壤的入渗性能强于对照荒地.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晋西黄土区清水河流域和察家川流域为研究对象,从该地区土壤水分下渗能力曲线出发,推导出了场(时段)暴雨地表径流总量的理论计算模型,经试验流域实测资料的检验,此理论模型平衡精度较高,相对误差仅为6.8887%。  相似文献   
19.
《水土保持学》与《水土保持学》(第2版)分别于1995年和2005年出版,累计印数超过2万册,得到了广大使用单位及读者的大力支持与肯定,已成为全国高等院校水土保持及相关课程的教科书、重要参考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工具书及考研必备教材。《水土保持学》(第3版)是根据"十二五"全国重点教材编写计划以及水土保持工作范畴的不断扩大和新需求的不断出现,在第2版的基础上修编的新教材。以第2版为基础,通过分析第3版的编写思路、内容变化及其特点,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第3版的新内容和编排思路。  相似文献   
20.
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场暴雨径流泥沙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研究黄土区以小流域为尺度的暴雨 径流 泥沙规律,为该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森林水文的较大研究尺度流域综合试验为出发点,在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分类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小流域11个,对这些小流域进行了3~8a的定位观测,获得了131场暴雨产流和产沙资料.在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降雨、土壤入渗、流域产流、汇流及输沙的理论与方法,获得精度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流域径流、泥沙统计模型和数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