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天葵提取物抗TMV生物活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得到天葵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和水提取物,天葵提取物的总提取率为38.76%。在烟叶半叶枯斑法活性测定离体试验中,首次发现天葵块根的7种不同溶剂提取物都具有较好的抗TMV生物活性,天葵提取物对TMV钝化作用范围为34.12%~68.09%,其中以天葵的石油醚、丙酮和乙醇提取物效果较好,钝化效果分别为68.09%、63.28%和60.59%;保护作用范围为17.48%~65.26%,以石油醚提取物保护作用最好,抑制率达65.26%;治疗作用范围为12.79%~34.24%,丙酮提取物治疗抑制率可达34.24%.  相似文献   
42.
毕亚玲  王渡  黄保宏  张文同  张轶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09-15310,15313
[目的]研究白术和白头翁2种中药提取物的杀菌活性,为其在植物源农药上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白术和白头翁2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供试2种中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白头翁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最好,在供试提取物质量吸度为10 mg/ml时,72 h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80.25%,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菌活性较好,抑制率为71.36%,且提取物的抗菌活性随着吸度的增大而增强,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为2.93 mg/ml,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为5.31 mg/ml。[结论]白头翁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Curvu laria)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对白术和白头翁2种植物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0 mg·mL-1时,白术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的...  相似文献   
44.
砜吡草唑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的土壤处理除草剂,为探究其对玉米田常见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对玉米的安全性,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砜吡草唑的杀草谱、除草活性及其对玉米的安全性。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砜吡草唑在90 g(a.i.)/hm2时,对牛筋草、马唐、狗尾草、稗草、碎米莎草、青葙、铁苋菜等多种常见秋熟作物田杂草均具有较好活性,鲜重抑制率均大于90%;对4种常见玉米田杂草马唐、稗草、青葙、碎米莎草的GR50分别为14.77、16.41、15.37、27.74 g(a.i.)/hm2,除草活性在供试剂量下均高于对照药剂精异丙甲草胺。砜吡草唑在供试的3个玉米品种奥玉510、郑单958、蠡玉16和4种杂草马唐、稗草、青葙和碎米莎草之间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选择性指数为23.82~240.88。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砜吡草唑在250 g(a.i.)/hm2时,对马唐、稗草、铁苋菜、碎米莎草的总鲜重防效达91.4%,对供试玉米蠡玉16安全。  相似文献   
45.
为探究马唐对噁唑酰草胺抗性水平及产生抗药性的原因,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马唐对噁唑酰草胺抗性水平,对比高抗种群AD-10及敏感种群SD-1体内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细胞色素P450(P450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供试马唐种群均对噁唑酰草胺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GR50值(有效成分,下同)在99.20~1 891.52 g·hm-2;其中马唐种群AD-10、JD-1达高水平抗性,GR50值分别为1 891.52、1 309.88 g·hm-2,抗性指数(RI)为68.38、47.36。高抗种群AD-10经噁唑酰草胺100μmol·L-1处理后,ACCase酶活抑制率为45.94%,相对酶活性为67.80;P450s抑制剂马拉硫磷可提高AD-10对噁唑酰草胺的敏感性,处理后RI下降2.02。施用噁唑酰草胺120 g·hm-2后,AD-10和SD-1体内的POD、CAT酶活性无差异;AD-1...  相似文献   
46.
双环磺草酮是一种新型的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抑制剂类除草剂,为明确其除草活性以及其与合成激素类除草剂氯氟吡啶酯复配后的除草效果,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二者复配的联合作用类型,以及复配药剂在水稻与杂草之间的选择性,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双环磺草酮与氯氟吡啶酯复配后使用,对供试杂草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及鸭舌草均呈现加成或增效作用;其中二者按照质量比5:1复配后的除草活性高于双环磺草酮单剂;复配药剂在供试水稻品种与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在28.72~54.81之间,与两种单剂相比,复配药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均有提高。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双环磺草酮与氯氟吡啶酯复配扩大了杀草谱,对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及雨久花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93.4%~100%之间,且对水稻安全;其中,田间复配用量为双环磺草酮有效成分120 g/hm^2、氯氟吡啶酯有效成分18 g/hm^2时效果最佳,对4种供试杂草的防效为97.1%~100%。  相似文献   
47.
李明  毕亚玲  潘桂宇  刘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708-1708,1719
植物病毒病是农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植物抽提物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主要是在药剂的类型、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等方面,并开发出一些新产品,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除草剂已经大面积应用了半个多世纪,它在杂草防治及作物增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对作物的药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综述了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和出现药害后作物的症状,并介绍了发生药害后的救治方法以及预防药害产生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为明确26%氟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水剂对花生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掌握最佳使用剂量,对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 6%氟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水剂234~273 g/hm2对花生田阔叶杂草有明显的防除效果,茎叶喷雾处理15 d对试验地杂草的株防效可达85.7%~94.2%,30 d平均鲜重防效达86.3%~95.0%。  相似文献   
50.
不同玉米品种对氯吡嘧磺隆的耐药性差异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科学评价氯吡嘧磺隆对玉米的安全性,采用室内盆栽法和酶活力测定法探讨不同玉米品种对氯吡嘧磺隆的耐药性差异及其机制。不同玉米品种对氯吡嘧磺隆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其中甜玉米耐药性最差,IC10仅为94.87g/hm2(有效成分,余同)。花糯1号、鲁单981、五岳97-1等品种表现出中等耐药性,耐药性倍数为1.51~1.97;五岳21、郑单958、强盛16等耐药性较强,耐药性倍数为2.05~2.43。强盛16、鲁单981和甜玉米对氯吡嘧磺隆的耐药性差异显著,但其靶标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在离体条件下对该药剂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在活体条件下,三者ALS活力均可很快恢复,且耐药性品种恢复能力较强。与甜玉米相比,经氯吡嘧磺隆处理后强盛16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对氯吡嘧磺隆的反应幅度较大和反应时间较短,第72h相对活力就达到4.2的峰值,而甜玉米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第96 h才达到2.6的峰值。研究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氯吡嘧磺隆耐药性的差异源于GSTs对氯吡嘧磺隆的代谢差异,而与靶标酶ALS对氯吡嘧磺隆的敏感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