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筛选适用于大豆(Glycine max)-玉米(Zea mays)带状复合种植田的土壤处理除草剂,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砜吡草唑等11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玉米品种登海605、奥玉510、浚单20及大豆品种中黄13、郑1307、皖豆33的安全性,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砜吡草唑等单剂和混配处理对大豆、玉米安全性及对杂草防效。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砜吡草唑、唑嘧磺草胺、嗪草酮、精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氟噻草胺对供试大豆及玉米均安全,噻吩磺隆和乙草胺对大豆品种郑1307抑制率较高,对其他品种大豆和玉米生长无影响。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42 d,砜吡草唑、氟噻草胺在供试推荐剂量下对稗草、马唐、青葙和铁苋菜的总鲜重防效分别为92.1%、88.9%。砜吡草唑分别与唑嘧磺草胺、氟噻草胺、嗪草酮混配,精异丙甲草胺与唑嘧磺草胺混配后,对4种杂草总株防效和总鲜重防效均达91.6%以上,其中砜吡草唑+嗪草酮165+594 g·hm-2混配时总鲜重防效为96.9%,对大豆和玉米增产率分别为19.74%和17.21%。研究结果可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田土壤处理除草剂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随着农业改革的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农业推广类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业推广学》课程的学习对于提高涉农学生的推广意识与技术、更好地服务"三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全国很多高校、多个涉农专业均开设了《农业推广学》课程,并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农业推广技术与管理人员。该文以涉农专业学生为例,谈谈高效学习《农业推广学》的必要性与主要途径,为提升农业推广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为明确皖北高粱Sorghum bicolor田杂草发生现状, 于2020年-2021年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对皖北6市52个乡镇田间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皖北高粱田共有杂草36种, 属17科, 其中禾本科?菊科?苋科种类最多?优势杂草为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4种, 区域性优势杂草4种, 常见杂草13种, 一般杂草15种?阜阳市杂草的优势度指数最高, Berger-Parker指数为4.89, 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均高于其他5市, 优势杂草以稗?马唐?牛筋草?狗尾草?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苋Amaranthus tricolor为主; 亳州市杂草的优势度仅次于阜阳市, 以稗?马唐?牛筋草?狗尾草和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为主?淮北市杂草的丰富度指数最高, Margalef指数为3.16, 以稗?牛筋草?狗尾草?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为主?此外, 青葙Celosia argentea?金色狗尾草Setaria pumila?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及碎米莎草Cyperus iria等5种杂草在部分区域内优势度较高?经聚类分析, 皖北杂草群落分为两组, 阜阳?亳州及宿州3市的杂草聚为第1组, 淮南?淮北市及蚌埠3市的杂草聚为第2组?造成各地市杂草群落差异较大的原因与当地农田管理水平?用药习惯和种植制度等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4.
动物肥大细胞异质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肥大细胞(mast cell MC)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与人类和动物的某些变态反应疾病、寄生虫感染、某些非特异性炎症及肿瘤性疾病等密切相关。它在人和动物体内广泛分布,其胞浆颗粒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生物胺、蛋白多糖、中性蛋白酶、白三烯、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血细胞介素等。肥大细胞通过脱颗粒释放出上述生物活性物质而在人类及动物的健康与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过程性考核作为一种新型考核模式逐渐被引入课程的考核环节,但是课程过程性考核的方案却多种多样。该文在《农药加工与管理》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针对《农药加工与管理》课程过程性考核在实施教学和考核过程中的指导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不同小麦品种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及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室内采用平皿法和酶活力测定法探讨了不同小麦品种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根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较大,其中济宁13对该药剂最为敏感,IC50值仅为0.221 2 μg/mL,烟农15、枣20-28、济南17与之相当(耐药性倍数为1.09~1.99),泰山9818、山农6号和潍麦8号耐药性较强(耐药性倍数为10.33~13.92)。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虽然耐药型品种潍麦8号和敏感型品种济南17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差异显著,但其靶标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在离体条件下对该药剂的敏感性却无显著差异;在活体条件下,二者ALS活力均可很快恢复,其中潍麦8号恢复较快。经双氟磺草胺处理后,与济南17相比,潍麦8号的代谢酶谷胱甘肽- S -转移酶(GSTs)相对活力变化幅度较大且反应时间较短,在第2 d即可达到峰值1.460,而济南17在第3 d才达到峰值1.398。研究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双氟磺草胺的耐药性存在差异 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GSTs对双氟磺草胺的代谢差异,而与靶标酶ALS对药剂的敏感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37.
《植物保护技术》是涉农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学习该课程有助于提高应用型农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拓宽就业渠道。调查发现,非植保专业本科生往往对该课程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该文以安徽某高校非植保专业农科学生为例,从教材选用、课程结构、学习必要性、讲授方法以及讲授效果提升途径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促进非植保专业农科生熟练掌握该课程相关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38.
39.
抗精噁唑禾草灵的日本看麦娘ACCase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日本看麦娘抗性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水平及抗性产生的分子机制,采用整株水平测定法测定了日本看麦娘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水平,扩增和比对了日本看麦娘抗性和敏感种群间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ase)基因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敏感种群AH-7相比,抗性种群AH-25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倍数为33.82;AH-25种群ACCase基因CT区域2 078位氨基酸发生了突变,由天冬氨酸GAT突变为甘氨酸GGT;AH-25种群对炔草酯、烯草酮和烯禾啶产生了高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35.66、38.64和29.14,对高效氟吡甲禾灵产生了低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为3.04,对精喹禾灵和唑啉草酯较敏感。表明ACCase基因2 078位氨基酸的突变可能是导致精噁唑禾草灵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
毕亚玲  王渡  黄保宏  张文同  张轶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09-15310,15313
[目的]研究白术和白头翁2种中药提取物的杀菌活性,为其在植物源农药上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白术和白头翁2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供试2种中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白头翁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最好,在供试提取物质量吸度为10 mg/ml时,72 h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80.25%,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菌活性较好,抑制率为71.36%,且提取物的抗菌活性随着吸度的增大而增强,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为2.93 mg/ml,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为5.31 mg/ml。[结论]白头翁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