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95篇
林业   464篇
农学   155篇
基础科学   109篇
  114篇
综合类   1071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541篇
园艺   215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涂淑萍  曹蕾  喻苏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486-13487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配比、蔗糖、活性炭等附加物质及光照对圆齿野鸦椿丛生芽增殖的影响,寻求最适圆齿野鸦椿试管苗增殖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为圆齿野鸦椿组培快繁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方法]以圆齿野鸦椿初代培养的丛生芽为外植体,基础培养基为1/2MS,在不同激素配比、蔗糖、活性炭等附加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观察不同培养基及光照对圆齿野鸦椿试管苗芽增殖数量和玻璃化的影响。[结果]当培养基的激素配比为IBA0.1mg/L+6-BA2.0mg/L+NAA0.1mg/L+琼脂7昏/L+蔗糖30g/L,丛生芽增殖系数最高可达3.9倍,激素对芽增殖系数的影响为:NAA〉6-BA〉IBA;活性炭有抑制圆齿野鸦椿芽增殖、促进芽体高生长和降低玻璃化的作用;糖是增殖培养阶段不可缺少的成分;自然光照较日光灯照和暗培养效果好。[结论]激素的合理配比、蔗糖以及自然光照有利于圆齿野鸦椿芽继代增殖培养,活性炭有抑制圆齿野鸦椿芽继代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为评价不同养猪模式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对南京六合发酵床和传统水泥地面猪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试验测定。通过测定猪舍内空气中CH4、CO2、N2O浓度,根据二氧化碳平衡法原理,计算不同猪舍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结果表明:发酵床舍内CH4、CO2、N2O的平均含量分别是传统猪舍的61.2%、78.6%、125.0%;其舍内CH4平均排放通量要低于传统猪舍,是其63.6%,而N2O和CO2平均排放通量分别是传统猪舍的10倍和1.4倍;考虑到传统猪场猪粪堆肥和化粪池后续管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试验期间发酵床养猪模式每天每头猪排放的CO2当量的温室气体总量较传统养猪模式多26.3%,CO2是发酵床养猪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次是N2O。  相似文献   
103.
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与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鸟王茶产地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特征,更好地提高鸟王茶品质,对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植茶土壤与茶叶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 Fe、Mn、Cu、Zn、Mo 全量为 Fe(30576.00 mg/kg)>Mn(99.95 mg/kg)>Zn(60.18 mg/kg)>Cu(13.44 mg/kg)>Mo (1.17 mg/kg),土壤 Fe、Mn、Cu、Zn、Mo、B 有效态含量表现为 Fe(131.52 mg/kg)>Mn(15.49 mg/kg)>Zn(3.78 mg/kg)>Cu(1.07 mg/kg)>B(0.29 mg/kg)>Mo(0.03 mg/kg);野生茶园茶叶中 Fe、Mn、Zn 平均含量为 Fe(340.52 mg/kg)>Mn(340.09 mg/kg)>Zn(48.15 mg/kg),人工茶园茶叶中 Fe、Mn、Zn 平均含量为 Mn(160.28)>Fe(143.76)>Zn(20.47)。全 Zn 低于中国土壤的平均水平而高于世界的土壤平均水平,其余均低于中国及世界土壤的平均水平;有效 Fe、Zn 分布在高等水平,有效 Cu 分布在中高水平,有效Mn 分布在低等和高等水平,而有效 Mo、有效 B 的分布在低等水平;茶叶中的 Mn、Cu 与土壤中的 Mn、Cu呈极显著正相关,茶叶中的 Fe 与土壤中的 Fe 呈显著正相关,茶叶中的 Zn 与土壤中的 Zn 呈正相关,而茶叶中的 Mo 与土壤中的 Mo 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为了调查昆山市区干货食品中SO_2残留情况。方法:采用快速测定法、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及碘量法对10种干货食品的SO_2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并对SO_2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银耳、莲子、粉丝SO_2残留量未检出。竹荪、蘑菇、香菇、黑木耳SO_2残留量为5.5~23.2毫克/公斤,低于国家标准(50毫克/公斤)。蜜枣、黄花菜、腐竹SO_2残留量为60.3~312.5毫克/公斤,超标情况严重。结论:对三种SO_2残留检测方法比较发现,国标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是检测SO_2残留量最准确、最灵敏的方法,适用于各种SO_2浓度的样品;碘量法对于深色食品结果略微偏高;快速测定法在检测低SO_2残留样品时准确度不高,但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干货食品SO_2残留的定性检测和半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5.
为明确引起樱桃褐斑病的病原菌种类,采集泰安、潍坊、烟台3个地区典型发病叶片,用单孢分离法分离、纯化,共获得16个菌株,采用病原菌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樱桃褐斑病的病原菌。对该病原菌的ITS序列分析显示,其与Gen Bank中登录的Passalora sp.属的Passalora arctostaphyli相似性达97%;与另一种在甜樱桃叶片中分离的病原菌Pseudocercospora pruni-persicicola相似度仅为85.6%,证明两者并非为同一属真菌。构建系统进化树表明,樱桃褐斑病病原与Passalora sp.属真菌处在同一分支,而与其它Prunus sp.属分离的病原菌处在两个分支,进而通过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析认为,病原菌为Passalora circumscissa,并将其ITS基因序列提交至Gen Bank数据库(基因登陆号:KT428056)。  相似文献   
106.
安徽省宁国市茶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然而近年来茶叶经济却没有跟上旅游发展的步伐。阐述了茶产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相融合的契合点,分析了宁国市茶旅融合的阻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宁国市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7.
垂直绿化植物萝藦栽培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各基质pH、EC、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萝藦种子发芽率、幼苗的生长指标及壮苗指数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萝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萝藦幼苗在园土、草炭和蛭石以体积比4:2:4配制而成的混合基质生长情况较好,其次是体积比4:3:3和4:6:0。  相似文献   
108.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大都采用活性污泥法,虽然对污水净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处理后的出水中依然残留部分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本研究以污水处理厂出水为莱茵衣藻培养基,探讨莱茵衣藻在污水中的生长情况及对污水中营养元素(氮、磷)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莱茵衣藻在污水中的生长状态良好且对污水中总磷、总氮和COD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8.7%、72.6%和81.5%。本研究为污水处理及微藻培养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藻类等大量繁殖,在对水体造成破坏的同时,藻类产生的藻毒素会使动物中毒或通过食物链传递,威胁人类的健康。为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的数量,减少水华的发生,利用生态浮床技术,以浮床植物香根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铜绿微囊藻培养中添加香根草种植水,研究香根草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每3 d使用血球计数板计算藻细胞密度,记录接种微囊藻的种植水和对照处理下的藻类数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中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使用固相萃取方法收集香根草种植水中的根系分泌物,经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香根草种植水中的化学物质。结果表明:以蒸馏水培养5 d收集获得的香根草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香根草种植水中培养的铜绿微囊藻生长缓慢。其中培养6 d后,香根草种植水开始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在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21 d后,抑制率达到76%。种植水中藻类叶绿素a含量为447. 62 mg/L,对照组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则高达3 592 mg/L,为试验组的8倍。香根草根系分泌物中有24种化合物,其中己酸、棕榈酸、硬脂酸等脂肪酸对铜绿微囊藻等藻类有抑制作用。2-羟基丙酸相对含量最高,为50. 71%;其次是棕榈酸,相对含量为23. 2%。香根草种植水通过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运城市苹果主产区丰产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明运城市苹果主产区果园土壤养分状况,以运城市不同县域、不同海拔、不同树龄的盛果期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0~40 cm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以及pH水平。结果表明,运城市主产果园氮含量总体偏低,磷、钾含量丰富,土壤偏碱性;不同县域、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树龄的果园土壤养分状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临猗县果园氮、磷、钾含量显著低于万荣、芮城和平陆县域;海拔高度在700~850 m的果园氮含量显著高于700 m以下的果园,海拔高度在550~700 m的果园与树龄少于10 a的果园中有效磷平均值含量较高,不同海拔高度的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县域及不同海拔主产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平陆县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万荣、芮城和临猗县域,海拔高度在700~850 m的果园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700 m以下的果园,但平陆县及海拔高度在700~850 m果园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均未达到绿色食品产地土壤肥力分级Ⅱ级标准。运城市主产果园土壤管理过程中应注重有机肥的施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值,平衡使用化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