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3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15篇
  52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玉米施肥新技术及影响施肥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考了9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施肥技术研究的新成果,针对近年来玉米生产对施肥技术提出的新要求,介绍了新的施肥技术和改善施肥效果需要考虑的各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102.
河南平原区烤烟“前膜后秸”覆盖栽培效果初报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河南省平原区典型烟田几种覆盖栽培方式对烤烟生育、产质量建成以及土壤水温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膜后秸”一体化覆盖的栽培方式,能够促进烟株早发快长,形成适宜的烟叶产量,获得最佳的烟叶等级构成,中上等烟比例,尤其是上等烟的大幅增加,烟叶含钾(K2O)量大幅增加,达1.84%,而含氯量最低,仅0.38%,钾氯比达到适宜比例,为4.84。与无覆盖烟田相比,其它各种覆盖措施的烟叶中,虽然通过提高烟叶产量来增加了产值,但其中上等烟比例和内在品质相对下降。与优化的低起垄、深栽烟、培土技术相结合,“前膜后秸”覆盖栽培能够在烟草生育期内保持良好的土壤水分和热量条件,同时促进烟株形成分层、发达的架状根系,有利于对土壤水肥营养的吸收和土壤水肥气热关系的协调,是该区烤烟生产“提钾降氯”、无公害栽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3.
施用微量元素,不仅能促进牧草的生长,增加牧草的产量,还能提高牧草粗蛋白、粗脂肪等营养成份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而改善牧草的品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但关于微量元素对牧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相关综述却鲜为报道。因此,为更好地运用微量元素,使其为牧草高产优质服务,此文概述了锌、铁、钼等几种主要微量元素对牧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在国家潮土肥力监测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监测基地18年不同施肥制度的基础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生长、产量及面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期施用化肥处理的处理中,施用氮肥及与磷钾肥配施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和不施氮肥(PK)处理,其中以NP和NPK最高;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处理中,以1....  相似文献   
105.
施用微量元素,不仅能促进牧草的生长,增加牧草的产量,还能提高牧草粗蛋白、粗脂肪等营养成份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而改善牧草的品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但关于微量元素对牧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相关综述却鲜为报道。因此,为更好地运用微量元素,使其为牧草高产优质服务,此文概述了锌、铁、钼等几种主要微量元素对牧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翻堆与覆盖工艺对猪粪秸秆堆肥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了解翻堆与覆盖工艺对堆肥过程及堆肥理化性质的影响,开展了70天的猪粪、秸秆冬季室外半敞开式自然通风堆肥试验.试验共设计6个处理,分别为翻堆频率1周1次、2周1次、不翻堆.每个翻堆处理均设覆盖和不覆盖2种方式.经过对多个指标测定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翻堆工艺在加快堆体物料减量化(P=0.0001),加快堆体升温(P=0.0000)和有机质(TOM)降解(P=0.0080)方面影响极显著,并显著提高发芽率(GI) (P=0.0330),但同时导致氨气(NH3)的大量挥发,造成更多氮素(TN)损失(P=0.0190).不同翻堆频率的处理在物料减量化、pH值、电导率(EC)、有机质降解率和发芽率指数方面差异不显著,而翻堆1周1次极显著缩短高温期(P=0.0000),显著加速氨气排放(P=0.0190).覆盖可延长高温期(P=0.0001),当翻堆频率为2周1次和不翻堆时覆盖显著减少氨气挥发和氮素损失(P=0.0130),但同时减慢堆肥腐熟进程.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因素后认为:不覆盖,翻堆频率为2周1次的条件下冬季室外自然通风堆肥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中小犁企业冬季堆肥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张供领  肖翠青 《中国家禽》2006,28(14):32-32,34
笔者通过在青岛正大有限公司肉鸡生产场参加生产实践,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情况提出建议供相关人员参考。1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兽医卫生兽医剖检,剖检室卫生不合格,剖检放血操作不规范。兽医诊断报告书写描述不准确。在生产场中存在与饲养无关的动物,如猫、狗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麦根质膜氧化还原反应与钾离子吸收的关系,比较不同基因型小麦吸钾差异,以水培和短期生物吸收试验方法,检测到小麦根系铁氰化钾还原酶的存在,而且不同品种铁氰化钾还原酶还原活性不同。反应液中由于根系内外质子和钾离子的迁移,加与不加铁氰化钾,不同品种根系都引起了溶液pH的改变,但外部电子受体Fe(CN)63-的存在即铁氰化钾还原酶底物的存在加强了溶液pH改变(更多为降低)的程度。铁氰化钾还原也明显影响了根系钾离子的吸收或外排动态,但不同品种影响不同。小麦根细胞膜氧化还原系统明显影响质子和钾离子的跨膜运输,不同品种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09.
徐公天  盛茂领 《林业科学》1994,30(4):332-333
本文记述了我国宽唇姬蜂属Lathrostizus1新种,并叙述了它与近似种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0.
世界各国种植棉花都是春种秋收,我国也一直沿袭这个传统耕作模式。种棉花效益高,但有的农民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嫌生育期长、整枝费工、农药昂贵。在我国,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粮棉争地矛盾日益突出,加上近几年棉铃虫肆虐,棉农已无计可施。特早熟中棉所30号42系的培育成功,有效地解决了种棉的三个难点问题:麦棉可以两熟;规范化控简化了整枝;抗虫性强,节省了农药和用工80%,实现了亩产小麦400公斤,籽棉250~300公斤,亩产值1500元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