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9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篇
  24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覆膜免耕对玉米间作豌豆农田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2013年在河西绿洲灌区建立的不同耕作措施长期定位试验,通过探究耕作措施与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变化特征,以期为构建试验区农田高效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耕作方式和种植模式两个因素,包括传统覆膜耕作(CT)和覆膜免耕(NT)2种耕作方式;单作玉米(M)、玉米间作豌豆(M/P)、单作豌豆(P)3种种植模式,共6个处理;通过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C/N,明确覆膜免耕对禾豆间作农田土壤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覆膜耕作相比,覆膜免耕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2 a平均分别增加4.8%、  5.3%、11.1%、17.8%,同时也增加20~40 cm土壤的有机碳、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但对全氮含量影响不显著。在覆膜免耕措施下,玉米间作豌豆较单作玉米显著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分别提高4.6%、7.0%、14.5%和21.6%,而20~40 cm土层中仅土壤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覆膜免耕较传统覆膜耕作降低0~20 cm土层的C/N,而种植模式之间土壤C/N表现为玉米间作豌豆小于单作玉米。相对于其他处理,覆膜免耕玉米间作豌豆体系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其组分。因此,在河西绿洲灌区玉米间作豌豆体系中,覆膜免耕玉米间作豌豆为该区域高效、可持续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2.
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小麦间作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上、地下互作对间作群体光合特性影响研究相对薄弱,生产实践中缺乏间作系统精确调控的相关理论依据等问题,本研究于2015—2017年,以小麦间作玉米为对象,通过设塑料布隔根(P,无根间作用)、尼龙网隔根(N,部分根间作用)和不隔根(完全根间作用) 3种根系分隔方式,以及低(M1, 45,000株hm~(–2))、高(M2,52,500株hm~(–2))2个玉米密度,系统分析了地上地下互作强度对间作作物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地下完全互作可显著增加间作群体的光合势,提高间作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增大间作群体全生育时期的净同化率。与低密度相比,增大玉米密度使间作群体全生育期光合势平均提高12.4%;与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相比,不隔根处理光合势提高了10.3%和29.0%。增大密度使间作玉米净光合速率比低密度平均提高11.2%;不隔根间作玉米生育期净光合速率较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平均提高4.7%和7.7%。玉米密度对间作系统净同化率影响不显著;不隔根处理全生育时期净同化率比尼龙网隔根和塑料布隔根平均提高11.5%和14.8%,生育后期,间作群体的光合势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地上地下协同影响作物群体光合势及间作组分作物的净光合速率,从而影响间作群体的净同化率,可通过增加密度和根间互作来促进协同作用,增加间作系统产出。  相似文献   
63.
通过优化种间关系对提高禾豆间作产量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单作大麦(B)、单作豌豆(P)和大麦间作豌豆(P/B)三种种植模式,在不施氮(N0)、施纯N 200 mg/kg·土(N1)和400 mg/kg·土(N2)三个施肥水平,探讨了大麦间作豌豆的种间关系及其产量表现,以期为豆科//禾本科间作系统氮素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氮间作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不施氮间作处理,且均大于1,说明施氮有利于提高间作优势;与相应单作相比,N0、N1和N2施氮水平下的间作大麦的产量分别提高了28.1%、61.4%和48.5%,间作豌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5.7%、24.2%和17.7%,间作优势明显。施氮提高了大麦相对于豌豆的竞争力,N1、N2水平下的间作大麦竞争力较N0水平下的竞争力分别增大了49.8%和95.2%。大麦间作豌豆的籽粒产量与大麦相对于豌豆的平均竞争力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该竞争力在0.4时利于间作籽粒高产;适度控制共生期大麦的竞争力可提高间作产量,大麦盛花期是最有效的调控时期,N1水平的施氮量是优化间作大麦和豌豆竞争力、获取高产的适宜施氮水平。  相似文献   
64.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先决条件 ,只有具备了优质的灌溉用水 ,良好的土壤条件 ,适宜的大气环境 ,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笔者分析了泰兴市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导致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原因 ,阐述了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意义 ,提出了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65.
小麦叶面喷肥试验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各种生化制剂在我市小麦上叶面喷施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在黄桥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66.
多年土壤监测结果表明,泰兴市耕地质量呈下降或隐性下降的趋势。所以,应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推广“深浅光免”间隙耕作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逐步提高耕地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连作普遍存在过量施氮等问题,我们探讨了间作绿肥来减少玉米氮肥投入的可行性及机理,以减少玉米生产带来的环境风险。  【方法】  于2019—2020年,在甘肃武威开展玉米间作绿肥田间试验,供试绿肥作物为箭筈豌豆 (Vicia sativa L.) 和油菜 (Brassica campestris L.)。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玉米间作箭筈豌豆(M/V)、玉米间作油菜(M/R) 和单作玉米(M) 3 种种植模式,副区为常规施氮量 (360 kg/hm2,N2) 和减氮25% (270 kg/hm2,N1) 两个施氮水平。绿肥作物在盛花期 (玉米出苗50天左右) 刈割并覆盖于玉米行间。从玉米出苗后开始,每15天取样分析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收获期调查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  【结果】  在单作玉米(M)条件下,N1较N2处理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量分别降低了15.7%和12.9% (P<0.05),而在M/R、M/V种植模式下,N1与N2水平间两指标无显著差异。玉米出苗后0~60 天的干物质积累量,N1水平较N2水平在3个种植模式下平均降低了15.8%;M/R和M/V模式较M模式分别平均降低了8.8%和31.5%;玉米生长60~105 天的干物质积累量,N1水平较N2水平在3个种植模式下平均降低了7.2%,而M/R和M/V种植模式分别较M种植模式分别提高了10.2%和8.8%;玉米生长105~150 天 (灌浆初期至成熟期) 的干物质积累量,N1水平比N2水平降低了4.2%,而M/R和M/V种植模式分别较M模式提高5.8%和8.2%。在玉米生长 60~105天及105~150天,N1水平下M/R、M/V种植模式与N2水平下M种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量均无显著差异。间作绿肥显著提高了减氮条件下 (N1)玉米的最大增长速率 (Vmax),M/R和M/V种植模式较M种植模式分别提高16.1%和27.3%,其中,以N1水平M/V种植模式的Vmax提高幅度较大,比N2水平M种植模式高16.6%。间作绿肥可提高减氮条件下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与单作玉米相比,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M/R种植模式分别提高11.9%和19.6%,M/V种植模式分别提高13.9%和22.3%。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进一步表明,千粒重是影响玉米籽粒产量的主导因素,其次为穗粒数,最后为单位面积穗数。  【结论】  间作绿肥可提高减氮条件下玉米大喇叭口期到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向籽粒的输出量,提高粒重,因而抵消减施氮肥25%带来的玉米产量损失,最终保证减氮条件下玉米产量的稳定,是河西绿洲灌区实现玉米减氮增产的一种高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8.
殷文 《农村电工》2001,(12):18-18
经过3年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江苏省宿迁市从2001年8月1日起,已实现城乡居民用电同价.面对农电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和农村用电管理长期以来形成习惯性的不规范管理,如何保证供电企业和广大客户的合法权益,使同网同价的目标全面实现,笔者认为抓好农电基础管理是重要保证. 宿迁市是苏北的一个农业大市,全市农业人口4291.1万,农村用电户达110万户,年售电量仅为11亿kW@h,农村居民用电量近2亿kW@h,占了农村售电量的45%.8月起全面实现同网同价以来,全市农村居民电价下降了0.13元/kW@h,同价目标为0.52元/kW@h,对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但从近一个月实施情况来看,通过早准备,加强农电基础管理,同价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电基础管理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促进和强化管理. 1强化农村用电计量基础管理 在农村电网改造过程中,由于抢时间,赶进度,农村用电计量装置的规范安装、加锁、加封常常被忽视,这就容易造成电量的损失,表计的损坏、丢失和线损的增高,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抓计量管理上,首先要强化表计的三封管理,从表计的出厂,表计的校验、安装到表箱的安装,层层加封,密不可透.对淘汰型和不合格电表做到坚决更新,加强对故障表的处理,做到及时规范,确保供电企业利益不受损失.同时,推广使用电子式电能表,努力降低表计自耗电.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消除用户的顾虑,使同网同价工作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顺利实现. 2抓好农村用电的抄、核、收管理 一抓抄表环节管理.固定抄表日期,并要求每位抄表人员必须按期抄表.在抄表卡管理上,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建立领用、归还登记台账制度;二抓核算环节管理,实现了农村居民用电电费统一由供电所计算机开票,动力及大用户电费由县供电企业计算机开票,全部由县供电企业统一复核后发行;三抓收费环节管理,采取定点座收电费方式,固定收费地点,服务到村到点,并在收费点公布收费范围内所有用户用电情况,减少走收电费中间环节,增加透明度,堵塞了漏洞;四抓票据管理,使用全省统一的电费票据和电费违约金票据,坚决杜绝其他任何票据和白条收费. 3抓好农电营业资料和农电营销机制的健全和规范 对营业基础资料,按城乡营销一体化的要求进行规范,建立健全各种传票、台账和记录,保证账、卡、物和现场情况一致.在上半年,全面布置了农村用电营业大普查工作,重点进行内、外部资料的核对、用户的现场复核,抄表卡、用户卡、资产卡三卡的核对工作,同时对农电营业流程和管理机制进行统一规范,以内部机制保证了同价后的经济效益,转变外部机制,保证了用户满意,使同价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4加强高低压线损管理,注重营销分析 多年来,宿迁供电局始终坚持按月进行营销分析、按线路、分台变考核高、低压线损,并对每个台区的线损进行剖析,制定切实可行的降损措施.对线损严重超标的台区,成立专门的剖析小组,逐台解剖,逐个击破.各基层单位都按月对线损、电费回收、平均电价、供售电量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找出对策,对症下药,狠抓落实,着力唱活农电经营这台戏.  相似文献   
69.
概述江苏省泰兴市农田肥料投入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阐明了肥料污染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 ,并对今后农田施肥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0.
百成复合生物菌肥是上海百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推出的一种新型肥料,它以自然界菌株经科学提纯、复壮组合而成,为探讨百成生物菌肥在我市水稻上的增产效果,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