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2篇
综合类   50篇
畜牧兽医   9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杂种野猪F1×D杂交后代肉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选取皖南野猪F1、F1×D、加系杜洛克D和杨山猪H各9头作为实验样本,通过对4组猪胴体和肉质性状的比较分析,发现F1与杜洛克等引进品种的再次杂交,有助于提高其在这两个性状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22.
cDNA芯片已经成为生物学试验中一种重要试验手段,与其相应的检测差异表达基因的统计方法也在快速地完善。目前通用的方法是将数据进行对数比转换,并相应进行标准化处理。鉴于对数转换的缺点,本研究提出一种非转换方法,即背景校正后直接进行数据标准化。研究表明:利用这种非转换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剔除试验中的“噪音,”提高检测的准确率。本研究利用Apo AI试验的芯片数据进行了效率验证,结果表明:与对数转换方法相比,非转换方法能检测出更多的差异表达基因,可以作为cDNA芯片数据分析的一种简便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23.
圩猪H-FABP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与IMF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圩猪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IM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HinfⅠ、HaeⅢ及MspⅠ3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123头圩猪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区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在5'-上游区:HinfⅠ位点上存在多态性,等位基因H的基因频率为0.6545,表现为中度多态(PIC=0.3500);第二内含子区:HinfⅠ*位点上存在多态性,等位基因B的基因频率为0.7195,表现为中度多态(PIC= 0.3222);Hae Ⅲ位点上也存在多态性,等位基因D的基因频率为0.6301,表现为中度多态(PIC=0.3575);而MspⅠ位点上尚未检测到多态,基因型均为AA型。(2)被测猪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3)所检测的基因型对肌内脂肪(IMF)含量影响的趋势为:HH>Hh>hh,dd>Dd>DD,BB>Bb>bb;遗传效应值分别为:4.6918、4.2665、3.7712、4.6124、4.3167、3.8173、4.3042、4.2358、4.1970;(4)对H-FABP基因3个PCR-RFLP多态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分析发现,HinfⅠ-RFLP是由于1 324 bp处存在T→C的突变引起,HaeⅢ-RFLP是由于1 811 bp处存在C→G的突变引起,HinfⅠ*-RFLP是由于1 970 bp处存在T→C的突变引起。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X98558和Y16180序列有97.9%及98.3%的同源性。【结论】圩猪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区的多态性对其IMF含量有一定影响,但是否可作为研究该基因与圩猪IMF含量相关的重要遗传标记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4.
2001年开始,美系红杜洛克以其快长(最快108d达100kg体重,平均138~145d达100kg体重)、体长(成年公猪165~185cm,成年母猪155~175cm)、四肢粗壮Ⅲ而被国内同行认可。但因其在杜长本(或杜人本)三元配套体系生产中,后代商品猪会出现红、白、黑、花杂乱无章的毛色分离现象,人们在使用红杜洛克公猪作终端父本的时候,  相似文献   
25.
圩猪OB基因SNPs检测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圩猪OB基因的单链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状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70头圩猪OB基因第2、3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1)圩猪群体OB基因外显子2上没有检测到突变,而外显子3所扩增的片段中存在3个突变位点(C3619G、G3620C和G3714T);2)在G3714T突变位点上检测出AA、AB和BB 3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0.7000、0.2286和0.0714;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0.8143,B的基因频率为0.1857;3)x2检验表明,本研究群体OB基因外显子3的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4)最小二乘分析表明,G3714T位点3种基因型在初产总产仔数、初产产活仔数及经产总产仔数、经产产活仔数性状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呈现出BB>AB>AA的趋势.  相似文献   
26.
以112头皖南黑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表明:(1)皖南黑猪CETP基因第1内含子795碱基处发生C→T突变(C795T);(2)在C795T突变位点中检测到CC、CT、TT 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25 0、0.303 6和0.071 4;C的基因频率为0.776 8,T的基因频率为0.223 2;(3)皖南黑猪CETP基因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86 6,该位点处于中度多态;卡方检验表明,该位点的χ2值为1.738 8,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7.
以皖南黑猪、安庆六白猪、圩猪和霍寿黑猪共236头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猪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PLIN1)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在皖南黑猪、安庆六白猪PLIN1基因3 519 bp碱基处发生A>G突变,检测到AA、AB、BB 3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频率在这2个群体中分别为8.97%和29.23%,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3.59%和56.92%,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44%和13.85%;皖南黑猪、安庆六白猪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35 3和0.369 0,在该位点均处于中度多态;卡方检验表明皖南黑猪群体和安庆六白猪群体均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在圩猪、霍寿黑猪群体中PLIN1基因的第2外显子没有检测到突变。PLIN1基因的第3外显子在4个群体中均没有检测到突变。  相似文献   
28.
本实验选取皖南野猪F1、F1×D、加系杜洛克D和杨山猪H各9头作为实验样本,通过对4组猪胴体和肉质性状的比较分析,发现F1与杜洛克等引进品种的再次杂交,有助于提高其在这两个性状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29.
母猪血清淀粉酶型与其产仔行为及头胎繁殖力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法对 1 1头纯种长白初产母猪血清淀粉酶 (Am)多态性进行检测 ,并观察和记录其分娩行为、产后行为和繁殖性能 (包括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2 1日龄个体重和断奶仔猪数等指标 )。结果表明 ,不同Am基因型长白初产母猪在产仔行为和繁殖性能上均存在一定差异 ,AmAB型母猪在产仔行为和繁殖性能上都较AmBB好 ,两种Am类型母猪间分娩行为及产后 1 2小时内的卧息时间趋于一致 (P >0 .0 5) ,而在产后站立活动时间和兴奋性上则表现为显著差异 (P <0 .0 5) ,产后 4 5天内断奶仔猪的压踩死率也出现了显著的差异 (P <0 .0 5)。同时AmAB型母猪在断奶仔猪数上也显著地高于AmBB型母猪 (P <0 .0 5)。  相似文献   
30.
张伟力  查伟  殷宗俊 《猪业科学》2007,24(12):52-53
圩猪原产于安徽宣城地区,古称宣城猪或宣州猪,已有数百年历史.圩猪属江海型,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皖东地段和青弋江两岸的芜湖、宣城、南陵、繁昌、泾县、无为、枞阳及其相邻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