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55篇
  1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小麦苗期耐涝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冬小麦京都40和春小麦辽春17为材料,用0(对照CK),50,500 mg/L3个浓度的γ-氨基丁酸(GABA)浸种处理,小麦幼苗高约10 cm后进行涝害胁迫,持续3 d,研究外源GABA对小麦幼苗耐涝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GABA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小麦幼苗的耐涝性。在涝害条件下,50 mg/L GABA处理能使辽春17株高增加17.5%,京都40增加28.8%,根系总长度分别增加46.58%和11.9%。同时叶绿素含量及Fv/Fm,DPPH活性氧清除能力均能维持较高水平,膜脂过氧化水平减轻,MDA积累量降低。GABA可能通过调节光合叶绿素系统和抗氧化酶系统来减少涝害胁迫引起的生长抑制现象,从而增强小麦耐涝性。  相似文献   
52.
53.
30%己乙水剂对玉米根系生理活性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玉米品种农大3138为材料,在大田和PVC管栽条件下研究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30%己乙水剂对玉米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6叶期用400 mg/L 30%己乙水剂叶面喷施处理,可增加根系干重,显著提高第8层根(气生根)量,提高拔节期和籽粒形成期1~4层根、6~7层根的活力;提高拔节期和籽粒形成期1~4层根中蔗糖转化酶活性。15N示踪试验结果表明,30%己乙水剂处理提高了玉米灌浆期氮的累积,增加了向果穗和根系的分配,提高了根系伤流量和根系中氨基酸含量。30%己乙水剂处理后,玉米根系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含量的变化同根系生理活性变化相应,特别是通过根系伤流液向地上部输送细胞分裂素的能力增强,可能是整株生长发育改善的重要原因。30%己乙水剂施用提高玉米产量11.7%。  相似文献   
54.
土壤缺钾对棉花钾运转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盆栽条件下应用86Rb 标记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常规棉中棉所12、中棉所35和转基因抗虫棉新棉99B、中棉所41四个品种的钾运转和分配情况.盛花期中棉所35上部叶的86Rb 主要运转到主茎,中部叶的86Rb 主要运转到产量器官.缺钾促进了棉花下部主茎叶和果枝叶中的钾向上部和中部转移,有利于提高钾在植株体内的再利用;而抗虫棉新棉99B和中棉所41下部主茎叶和果枝叶中钾的转运能力较差,可能是它们在生产上后期易早衰的原因之一.产量器官是棉花钾营养的第一大和最终库器官,而主茎则担负着储存和中转的功能.土壤缺钾时,棉花主茎叶和产量器官的钾运转和分配比例提高;另外,种子和纤维的钾浓度随供钾水平的变化在棉株各器官中最小.这些结果说明,钾缺乏时棉株一方面会尽可能维持叶片的功能,从而满足棉株对同化产物的需求;另一方面会利用有限的钾资源优先保证后代的繁衍.  相似文献   
55.
采用局部化控、局部去雄和局部化控+去雄方式塑造玉米波式冠层结构,并分析了该冠层结构特征及对微环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波式冠层玉米植株变矮,穗上部节间变长、基部节间增粗,使玉米群体形成波式冠层的同时,群体LAI增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冠层内中下部透光率增加,CO2浓度增加,相对湿度和温度降低;穗粒数和粒重显著增加,空秆率下降,在低密度条件下比对照增产207.2~682.19 kg/hm2,高密度下增产392.62~655.76 kg/hm2。  相似文献   
56.
花前光照亏缺对水稻物质积累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级杂交稻“Ⅱ优航2 号”为试验材料, 大田条件下, 水稻拔节期~始穗期设置55%和85%两个遮光处理, 以全生育期自然光为对照, 对花前光照亏缺条件下水稻物质积累及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花前光照亏缺极显著地降低了水稻产量, 遮光55%和85%处理的产量比自然光对照分别降低48.25%和70.54%, 产量降低主要是由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降低; 但结实率在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显著下降。花前光照亏缺抑制了花前物质的积累、运转率、对籽粒贡献率, 并随着强度增加, 受抑制程度加大。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随光照亏缺程度增加, 水稻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和稻株伤流量受抑制程度增加, 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加大。光照亏缺引起了功能叶片光合性能、膜系统及根系活力等功能的全面弱化、紊乱、衰变, 并引起光合产物运输受阻, 降低了叶面积扩展速率, 总叶面积减少, 净同化率下降, 从而导致水稻光合生产能力的下降, 干物质生产量减少, 最终导致水稻产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7.
1-甲基环丙烯对室温贮存磨盘柿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探讨磨盘柿贮存保鲜的新途径,研究了2.5×10-7、5×10-7和10-6L/L乙烯受体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处理对磨盘柿果实(室温20℃贮存)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使磨盘柿果实软化延迟7~10 d,颜色由青转红的时间延迟7 d,可溶性糖含量在第14和21天分别为5.9%和6.1%,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单宁的含量在第14天后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在第7天后显著低于对照。1-MCP处理降低磨盘柿果实POD酶的活性,维持较高的SOD酶活性。在室温贮存过程中,1-MCP处理显著降低果实贮存开始后20 d内的呼吸强度,如在第10天5×10-7L/L处理的比对照降低54%,呼吸高峰出现约推迟5~10 d;处理显著降低果实乙烯释放量,在对照出现高峰的第10和20天,5×10-7L/L处理的果实乙烯释放量分别比对照降低66%和58%,且乙烯释放高峰仅在第20天出现。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含量1-MCP处理对磨盘柿果实均有保鲜效果,以5×10-7L/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8.
研究结果表明:夏玉米根系伤流量在吐丝期前后达到高峰,其后随着植株的衰老成熟不断下降,伤流液中各种营养元素和内源激素流量基本与伤流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在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乙烯利-缩节安复配剂后,根系伤流量有所减少,但差异不明显;在吐丝期或子粒形成初期前,复配剂处理的大量和微量元素流量要略高于对照,其后则明显低于对照;内源激素流量在吐丝期前高于对照,其后则略低于对照。上述结果表明,乙烯利-缩节安复配剂具有调控根系伤流量、营养元素和内源激素流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不同生育期弱光对超级稻Ⅱ优航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级杂交稻"Ⅱ优航2号"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分别在前期(移栽期)、中期(拔节期)、后期(始穗期)55%遮光处理14d,以全生育期自然光处理为对照,对不同生育期弱光胁迫条件下超级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栽期弱光胁迫主要使超级稻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减少,有效穗数降低10.77%,产量下降6.70%,源不足是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但对稻米品质无显著影响;拔节期弱光胁迫主要使茎鞘物质积累减少,株高降低10.64%,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下降14.26%和7.87%,减产幅度较大,减产22.44%,库小是减产的主要原因;拔节期弱光胁迫使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及整精米率等加工品质下降;而始穗期弱光胁迫则主要影响谷粒的充实度,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下降26.54%和14.10%,减产幅度最大,减产36.14%,流不畅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始穗期弱光胁迫对稻米品质影响显著,使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变劣。弱光逆境对超级稻营养生长期的影响最小,对幼穗发育期的影响次之,对始穗结实期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0.
长江中下游棉花产量相关性状研究及棉太金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棉花产量相关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决定作用,并分析了棉太金对产量影响因子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棉花产量的提高需要总铃数和铃重的协同增加,同时要适当缩短主茎节间和果枝长度,以塑造理想株型、构建合理冠层。棉太金能有效控制植株徒长,合理降低株高,缩短果枝长度,增结伏桃和早秋桃,在保证铃重和衣分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总铃数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