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68篇 |
免费 | 110篇 |
国内免费 | 23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42篇 |
农学 | 339篇 |
基础科学 | 391篇 |
358篇 | |
综合类 | 2281篇 |
农作物 | 314篇 |
水产渔业 | 216篇 |
畜牧兽医 | 1374篇 |
园艺 | 352篇 |
植物保护 | 1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145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113篇 |
2019年 | 178篇 |
2018年 | 165篇 |
2017年 | 144篇 |
2016年 | 128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285篇 |
2013年 | 219篇 |
2012年 | 280篇 |
2011年 | 240篇 |
2010年 | 263篇 |
2009年 | 266篇 |
2008年 | 231篇 |
2007年 | 244篇 |
2006年 | 295篇 |
2005年 | 299篇 |
2004年 | 302篇 |
2003年 | 239篇 |
2002年 | 198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138篇 |
1999年 | 122篇 |
1998年 | 121篇 |
1997年 | 138篇 |
1996年 | 122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108篇 |
1993年 | 92篇 |
1992年 | 88篇 |
1991年 | 89篇 |
1990年 | 69篇 |
1989年 | 60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62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贡献率是指后代个体所含基础群祖先猪的基因概率,或后代个体所含祖先的血缘比例关系。本文通过计算中国大白猪SⅡ1系基础群个体对选育各世代的贡献率,得出基础群祖先在各世代的血缘比例,从而为世代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进而调整选种选配计划。结果表明,在六世代8头公猪贡献率在0.030以上,且对六世代的贡献率占公猪总贡献率的95.57%。13头母猪贡献率在0.015以上,占母猪总贡献率的86.65%。说明六世代猪群的血统基本上是由8头公猪和13头基础母猪的血统组成。 相似文献
163.
不同品种苜蓿营养成分及体外消化率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用两级离体消化法测定了3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4个不同生育期的体外干物质(DM)和有机物质(OM)消化率.结果表明,DM和OM消化率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极显著(P<0.01)下降.营养期最高,分别为63.56%和59.77%;盛花期仅为47.64%和45.37%.DM和OM消化率与ADF含量均呈强负相关,r分别为-0.800(P<0.01)和-0.814(P<0.01);与CP含量均呈强正相关,r分别为0.706(P=0.05)和0.743(P<0.01).品种对DM和OM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64.
鹅颈动脉颈神经分布到颈动脉上的神经丛有两种情况:有神经节与无神经节。溃变结果表明在颈前神经节和颈交感干神经节上都出现有溃变细胞,说明颈动脉神经中至少含有由颈前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和经由颈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与节后纤维。颈动脉颈神经在第15~16颈椎段从两侧颈长肌缝中走出分布于皮下。 相似文献
165.
PEG引发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不同水势(0 Mpa、-0.2 Mpa、-0.6 Mpa和-1.2 Mpa)的PEG-6000溶液对2004年和2006年采收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进行0 d、1 d和2 d的引发处理.结果表明:对于2004年采收的种子,引发1 d和引发2 d均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发芽速度(p<0.01).而-0-6 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却显著降低了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发芽速度(p<0.05);对于2006年采收的种子,引发1 d和2 d均能显著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p<0.01),同时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p(0.01).水势为-0.2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能显著提高其发芽势(p<0.05),而-1.2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却显著降低了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p<0.05). 相似文献
166.
167.
本文以不同水平人工草地绵羊放牧系统的监测分析资料为基础,针对原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68.
169.
为了探究饲用麦类作物生物量积累和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规律,2016-2018年在华北平原的河北衡水测定了黑麦、冬性饲用小黑麦、冬小麦、粮饲兼用型小黑麦、燕麦、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7类麦类作物从拔节期至蜡熟期的生长发育进程、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黑麦、冬性饲用小黑麦、冬小麦和粮饲兼用型小黑麦一般在5月中下旬达到乳熟期,而燕麦、青稞和春性饲用小黑麦一般在6月上旬。7类麦类作物的平均生物量从拔节期的2.72×103 kg·hm-2增长到蜡熟期的10.19×103 kg·hm-2,其中冬性饲用小黑麦在各个生育期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P<0.05),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1.4%。7类麦类作物的粗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进程逐渐降低,淀粉含量逐渐升高,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开花期前逐渐升高,开花期后略有下降。采用Milk 2006综合评价7类麦类作物饲用品质显示,冬小麦从孕穗期后饲用品质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吨干物质产奶量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6.9%。综合生物量和饲用品质及生育期,冬性饲用小黑麦拔节期至蜡熟期hm2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其他6类麦类作物(P<0.05),较其他6类麦类作物平均提高46.3%,综合表现好,适于在华北平原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