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8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胰岛素与降糖药联用治疗继发磺脲类药物失效的NIDDM的疗效观察武革,刘付贞,司徒玉(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内分泌实验室,湛江524001)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随着磺脲类药物(Su)治疗时间的延长,继发失效已不少见。采用胰岛素(In...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中糖尿病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至2006年糖耐量减低患者355例,随机分为干预治疗组(n=166)和非干预治疗组(n=189),出院后随访3a,统计糖尿病(DM)发生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非干预治疗组中发生DM70例07.0%),年转化率为12.3%;干预治疗组中发生DM24例(14.4%),年转化率为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与餐后2h血糖(OR=3.016)、家族史(OR=1.446)和年龄(OR=1.176)有关。结论IGT患者发生DM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餐后2h血糖、家族史和年龄,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DM发生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解偶联蛋白3(UCP3)、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CPT—I)mRNA表达及疗效的影响。方法5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养组(NC组,n=15)、高脂饲养组(HF组,n=15)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大鼠在高脂饲料喂养至8周末时,腹腔注射链唑霉素(25mg/kg)制作糖尿病模型;再随机分为糖尿病治疗组(DMT组,n=14)和糖尿病未治疗组(DMC组n=14),分别给予罗格列酮(3mg·kg^-1·d^-1)和灭菌生理盐水灌胃,持续8周。UCP3、CPT—ImRNA表达采用RT—PCR测定。结果HF与DMC组骨骼肌UCP3、CFT—ImRNA表达明显低于NC组(P〈0.05)。与DMC组比较,DMT组血糖和游离脂肪酸降低,而胰岛素敏感性和骨骼肌UCP3、CFT-I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UCP3、CPT—InLRNA表达降低;而罗格列酮可上调UCP3、CFT—ImRNA的表达,降低血糖、FFA水平。  相似文献   
24.
本文报道了胰岛素抗体阳性2例。提示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理想或波动较大时,与  相似文献   
25.
多种尿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联合检测多种尿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RIA法检测5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I组28例,为正常白蛋白尿组;Ⅱ组22例,为微量白蛋白尿组;Ⅲ组7例,为大量白蛋白尿组)的24h尿蛋白、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尿白蛋白与免疫球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尿β2微球蛋白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P〉0.05),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26.
未经治疗的Graves病自发演变为甲减1例武革,甄卓丽(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湛江524001)患者女,32岁,自1987年,4月以来出现多食、易饥、脾气急燥,多汗、心悸、手颤,颈部粗大,无发热和颈疼痛。曾在外院就诊,查血TT3、TT4,均升高诊断...  相似文献   
27.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也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一个重要诱因。目前碘与AITD发病关系仍未完全明确,碘可在遗传易感的背景下通过诸如甲状腺自身抗原抗体、细胞因子、细胞凋亡等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辛伐他丁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糖尿病组(DMC)、辛伐他丁治疗组(DMT),每组各10只大鼠。喂养12周后抽血测定血脂全套,取主动脉标本以免疫组化和半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VCAM-1和MCP-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DMT组大鼠血管内皮VCAM-1和MC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DM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丁可减少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VCAM-1和MCP-1的表达,减轻血管内皮局部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