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香蕉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蕉品种AAcv Rose为试材,研究了香蕉SSR技术中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了聚丙烯酰胺凝胶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多态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各成分的最适用量分别为TaqDNA酶0.5U/mL;Mg2 2.5mmol/L;引物0.4μmol/L;模板DNA20~40ng/μL;dNTPs0.1mmol/L。利用24个香蕉品种验证此反应体系,80g/L的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在150~300bp之间,不同品种间DNA谱带具有多态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的DNA多态性高于琼脂糖。 相似文献
44.
45.
本试验在河南省从北到南4个不同纬度的地点上连续进行2年(共8个环境类型).材料包括7个小麦亲本和由此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人工去雄授粉产生的12个杂种组合.研究结果,小麦杂种单株籽粒产量平均杂种优势及其变异幅度分别为22.01%、11.90—40.64%.每穗粒数的杂种优势大于千粒重和单株穗数的杂种优势.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拉伸仪面积、峰值、延伸度及其拉伸仪峰值与延伸度的比值均呈现正向杂种优势;籽粒蛋白质含量、吸水率、面筋含量和弱化度表现负向杂种优势.但单株籽粒蛋白质产量表现正向杂种优势,平均17.20%.容重表现正向杂种优势,且变异范围较窄.杂种优势的环境变异主要是受地点以及地点、年份和杂种间二级互作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6.
中国芭蕉属野生种表型性状和SSR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2种聚类方法对中国分布的3组12份野生蕉进行多样性分析,表型聚类以芭蕉属种质资源25核心表型性状为依据,将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其中染色体数为10对的红花蕉组分为一组,染色体数为11对的真蕉组和观赏蕉组分为一组。除M.basjoo分到观赏蕉组外,其他的材料因形态特征的明显差异分为真蕉组和观赏蕉组两个亚类。SSR分子标记采用12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共产生51个多态性条带,供试的12个材料相似系数范围为0.60~0.96,供试材料分为3类,供试的真蕉组材料和M.paracoccinea、M.yunnanensis聚为一组,观赏蕉组的材料聚为一组,红花蕉组的M.coccinea聚为一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野生蕉种质资源丰富,对其分类需将形态特征与分子标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7.
48.
49.
进一步研究基因表达水平和基因长度与密码子使用偏爱之间的关系.多变量统计分析发现,人类1号染色体选择性剪接基因和普通剪接基因密码子使用变化都呈现单一趋势,且它们之间的密码子使用模式也非常相似,推测的高表达基因确实偏爱以 C或G结尾的密码子,基因表达水平与密码子使用偏爱之间的关联也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人类1号染色体高表达基因密码子的使用偏爱可能主要被翻译选择所决定.此外,基因长度与密码子偏爱水平之间也存在高度相关,说明相对较短的基因具有较高的密码子使用偏爱,翻译选择可能缩短了高表达基因的长度从而提高翻译效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提供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香蕉小分子RNA提取方法,以满足RT-PCR、Northern杂交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方法】以巴西蕉(Musa acuminata L.AAA group,‘Brazilian’)的叶片、雄花、果实和根系为材料,利用改良的CTAB法,结合使用PEG8000分级沉淀DNA和大分子RNA,从而获得小分子RNA。【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小RNA带型清晰,无DNA和大分子RNA干扰,说明小RNA质量较好。获得的小RNA经紫外光谱分析其A260/A280的比值在1.872~2.020,产量可达35μg·g-1。以提取的各组织小分子RNA为模板,利用茎环RT-PCR方法在香蕉不同组织小RNA中均检测到mi RNA156a,其扩增片断大小约为70 bp,且测序结果与预测的香蕉mi R156a序列一致。【结论】本实验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香蕉小分子RNA提取方法,可满足RT-PCR、Northern blotting及小RNA文库构建等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为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