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8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广西主要杧果资源遗传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SSR技术,对48个杧果品种(系)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检测.14个SSR基因座在48个品种(系)中分别扩增出3~6个等位基因,共获得63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A)平均为4.50;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2.66,各基因座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在0.1929~0.686 3之间,平均0.533 7,平均杂合度观测值(Ho)和期望值(He)分别为0.424 1和0.594 3.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55 9~0.941 2之间,平均为0.705 3.以桂热杧06-3号与桂热杧06-5号两者之间的相似系数最小,而Keitt与红凯特杧及玉文杧与蜜桃杧之间相似系数最大.UPGMA聚类分析将48个品种分为5大类群.聚类结果表明,在分子水平上,杧果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胚性无直接关系;且广西本地杧果品种(系)多是象牙杧、青皮杧、吕宋杧或秋杧等的杂交子代或实生后代.  相似文献   
22.
以橡胶树品种热研88-13为试材,研究了橡胶树SAM.SSR法中各个过程(酶切、连接、抑制性和预扩增)中各因素对SAM法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UMse I和5U Pst I双酶切1 h为最合适酶切浓度、方式和时间:100~300 ng为适宜的DNA模板浓度;合适的连接温度和时间为16℃连接过夜;连接产物和抑制性PCR产物分别稀释20倍,为抑制性PCR和预扩增PCR的适宜模板浓度.SAM扩增产物用8%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结果显示,扩增条带分布在200~750 bp之间,能够满足建立橡胶树SSR基因组文库的需要.  相似文献   
23.
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structure软件分析了32份香蕉种质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显示32份香蕉群体分为4大亚群:本地大蕉群、ABB群(包含引进大蕉亚群、粉蕉群)、AAA群及mix群。国内大蕉与引进大蕉遗传关系较远;粉蕉和大蕉各个品种之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AAA群的皇帝蕉、Yangambi KM5和AAcv Rose栽培品种与我国早期引进的主栽品种Williams遗传关系较远;本地大蕉群中的酸芭蕉(ABB)和东莞中把大蕉(ABB)与其它大蕉相聚较远;ABB群组中巨型大蕉(ABB)和FHIA-03(AABB)与该群中的其它品种相聚较远;华农15和Williams没有被区分开,它们可能是同一克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型的structure聚类分析也能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24.
棉纤维细胞发育过程中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棉纤维是由胚珠外珠被表皮细胞在受精前后经分化突起、伸长和细胞壁增厚而形成。棉花纤维单细胞发育同步性和次生壁形成期纤维素大量合成的特点已成为研究纤维素生物合成和细胞发育分子机制的模式植物之一。棉纤维中次生壁纤维素发育的时间、合成的速率和沉淀的类型极大地影响着棉花纤维长度和纤维强度,阐明棉纤维细胞纤维素生物合成的机制,将有助于推动棉纤维产量与品质改良的分子工程。本文主要介绍了棉纤维不同发育阶段纤维素合成的特点,纤维素合成的场所、底物,碳代谢模型,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5.
Musa sanguinea Hooker(Musaceae)种内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作者2006—2008年对云南芭蕉属植物的多次考察上,发现Musa sanguinea Hooker存在两种类型,通过种内分类,建议将其分为两个亚种。Musa sanguinea Hooker ssp. sanguinea的主要特征是基部花为中性花,果穗水平或向上,Musa sanguinea Hooker ssp. angle的主要特征是基部花为雌花,果穗斜生。  相似文献   
26.
组织培养是椰子快速繁殖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椰子组织培养技术尚属世界性难题。综述了国内外椰子胚培养和未成熟花序、嫩芽、嫩叶等外植体无性繁殖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还指出了椰子组织培养的研究意义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研究,为椰子组织培养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以云南野蕉(Musa.bilbisiana Colla)为实验材料,应用选择性扩增微卫星(SAM)法分离、克隆50个DNA序列,其中20个非重复,可用。一共20个序列用于特异引物的设计,再从20个序列的23个基因座设计出23对特异引物。研究表明:所采用的开发SSR标记的方法不仅简便、效率高且成本低。此外,5′锚定引物的简并性,引物与设计的特异引物配对后,部分引物对在进行检测时扩增得到的条带不清晰且稳定性较低。  相似文献   
28.
[目的]筛选适合海南野生蕉组培苗培养的栽培基质。[方法]以海南野生蕉吸芽茎尖组培苗为材料,以普通红泥土壤为对照,分别采用椰糠、木屑、珍珠岩、河沙配成14组不同的基质,测定各基质中香蕉组培苗的叶片数量变化、新叶展开宽度变化、假茎高度变化和粗度变化4个生长指标。[结果]最适合海南野生蕉吸芽茎尖组培苗生长的基质为木屑∶河沙=1∶1(V/V)的基质,其次为木屑∶珍珠岩=1∶2(V/V)的基质及椰糠∶珍珠岩比例=1∶2(V/V)的基质。[结论]该研究为香蕉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9.
香蕉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香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建立分子水平香蕉分类系统。[方法]应用SSR技术从分子水平上对32个香蕉品种(系)的遗传关系进行检测。[结果]39对SSR引物在32个品种(系)中扩增带数在4~20个,平均每个SSR座位可检测2.78个多态性带,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在0.45~0.91,平均0.80。依据SSR数据计算的品种间遗传距离在3.06%~43.61%,平均30.73%。[结论]香蕉品种之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30.
人类1号染色体可变剪接(选择性剪接)基因344非冗余蛋白质编码序列(188183密码子)和普通剪接(非可变剪接)基因的386蛋白质编码序列(223116密码子)被用于研究人类密码子使用偏爱模式.全部密码子使用数据分析表明,人类可变剪接基因密码子的偏爱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剪接基因.在人类1号染色体基因中,密码子第三位置的G C含量有很大的异质性(0.24~0.95),并且可变剪接基因密码子第三位置平均G C含量(64.66%)大于普通剪接基因(59.97%).Nc值对GC3s图显示密码子偏爱使用除了受核苷酸组成制约外,其它的因子可能也影响密码子的使用变化.此外,可变剪接基因中以G 或C结尾的密码子比普通剪接基因出现的频率高.密码子使用的差异可能是由可变剪接基因pre-mRNA特有的结构特征和多种剪接模式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