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5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TJ株F3代全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U860248),结合多个PRRSV亚洲株Nsp2基因比对结果,设计合成引物,选择高致病性PRRSV TJ株噬斑克隆纯化前后14个不同代次,利用合成的引物扩增各代次Nsp基因的高变区片段及F3代和F92代Ns...  相似文献   
82.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快速准确地诊断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减少养牛业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方法,总结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根据养殖户对该病毒快速准确诊断的实际需要,展望了一种新的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方法--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法。表明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法完善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检测方法,有助于在现场快速诊断该病毒。  相似文献   
83.
副流感病毒对不同宿主致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流感病毒(PIV)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其基因型较多,宿主范围广泛,不仅引起人的呼吸道疾病,而且使牛,羊,犬等动物感染发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论文就副流感病毒的病毒学基础、致病机制、引起不同宿主动物特别是牛、羊、犬等的广泛感染流行情况进行综述,为副流感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以及诊断和预防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64倍稀释的抗IB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高免血清可中和100个EID_(50)IBV病毒;2倍稀释抗IBV高免血清可中和10个羽份IBVH52病毒。用NDV(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或Ⅰ系病毒模拟污染IBVH52毒株后,再用抗IBV高免血清中和,可以检出污染的病毒。抽检IBVH120疫苗的10个羽份可被IBV高免血清中和。  相似文献   
85.
86.
目前,国内外虽然广泛应用各种鸡新城疫疫苗,但由于免疫失败而出现新城疫的流行。因此,近年来纷纷报道免疫失败的原因,提出各种各样的免疫程序,最近又提出1日龄,甚至18日龄胚接种疫苗的免疫程序。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  相似文献   
87.
研究不同冻藏温度对鳙鱼片脂质特性变化的影响。将处理好的鳙鱼片分别置于-10、-20和-30℃冰箱中贮藏16周,测定其脂肪含量、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过氧化值(P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含量、共轭二烯(CD)值和荧光化合物含量等指标,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组鱼片的FFA含量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冻藏期结束时,-10和-20℃组鱼片的w(FFA)分别为39.43和34.96g/100g,显著(P0.05)高于-30℃组的20.96g/100g;PV、w(TBARS)和CD值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0℃组的PV与w(TBARS)显著(P0.05)低于-10℃组;各组之间CD值无显著性(P0.05)差异;3组样品间荧光化合物含量差异较显著。综合各指标变化,-30℃冻藏较-10和-20℃能够有效抑制鳙脂质的水解和氧化。  相似文献   
88.
生物质炭及其与土壤腐殖质碳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土壤中生物质炭(Biochar C,BcC)与腐殖质碳(Humus C,HC)之间是否存在发生学联系或转化关系是近年来土壤学和地球化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BcC是以生物中的活性有机质为原料,在低氧或无氧环境下经高温形成的含碳物质;而腐殖质是死亡的动植物在土壤中经微生物作用而形成的含碳的多聚体化合物。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BcC与HC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已有的研究表明,BcC可经微生物作用而转化为HC,但二者间转化的途径以及二者间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特性比较的研究仍存在不足。本文比较了化学氧化法、分子标志物法、氢热解法、热化学氧化法、紫外光氧化法、核磁共振法在BcC定量分析中的优劣;详细介绍了扫描电镜、元素组成分析、红外光谱、X电光子谱能、热重分析、热解-气质-质谱和核磁共振法在BcC结构表征中的应用。系统论述了对BcC和HC进行结构比较和转化关系探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9.
2007年6月,大连地区某水貂(Mustela vison)养殖场发生传染病一例,临床表现为眼分泌物增多,鼻镜干燥等症状,个别病例有死亡发生,采集发病水貂眼、鼻拭子和各组织脏器,通过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分离到病毒1株,理化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对氯仿、乙醚和去氧胆酸钠有抵抗力;能耐受pH 3.0的酸性环境;50oc水浴1 h病毒不丧失感染能力;胰酶耐受性试验不敏感;病毒形态学观察,直径30~35 nm,无囊膜;核酸型鉴定为RNA病毒;核酸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GenBank上收录的美国1980年分离到的水貂杯状病毒AF338405、AF338406和AF338407核甘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3%~99.5%和95.4%~100%,最终鉴定为水貂杯状病毒(mink calicivirus,MCV).水貂杯状病毒在我国的分离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0.
猪圆环病毒2型吉林分离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吉林某猪场采集疑似患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死亡的猪体病料,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分离;分离培养物经荧光标记的PCV-2特异抗体染色鉴定,并用PCV-2全基因组的特异性引物扩增,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从采集病料中成功分离出一株猪圆环病毒2型,并将此吉林分离株命名为PCV-2-JL11S,对其进行全基因测序,拼接结果显示,基因组全长为1 767bp;将分离株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与14株GenBank已登录病毒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可达99.2%;全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株与HQ395057关系最近,而与HQ395037关系较远。上述结果表明,PCV-2吉林分离株存在一定的基因变异,而变异的发生原因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