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棉株中抗虫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棉花植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抗病虫害物质。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了棉花组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结果表明 ,陆地棉中以异槲皮苷和芸香苷为主。棉花顶端嫩叶黄酮总量的变化 ,一般从 3叶期到 7叶期有一下降 ,然后迅速增长 ,铃期达到高峰 ,以后又有所下降 ;棉花铃期不同组织中以花瓣中黄酮含量最高 (约9% ) ,花萼及铃中最低 (<0.5%)。  相似文献   
82.
小麦红吸浆虫成虫的黄色粘板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小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rnosellana(Gehin)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主要害虫,2000年以来其发生面积大幅度回升,发生区域不断北移.有关资料表明,2007年全国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达266.67万hm2,对我国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1].  相似文献   
83.
黄色灯对金纹细蛾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调查,研究了黄色灯对苹果园金纹细蛾发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色灯对金纹细蛾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相对防效在50%以上。因此,该方法与其他害虫防治措施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减少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4.
棉花叶片营养价值差异与抗螨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评价了棉花叶内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如:全氮,可溶氮,棉酚和单宁含量与抗螨性的关系。棉叶螨在苗期叶片上比在花铃期叶片上有更高的增殖力,这与花铃期叶片内含有更高的增殖力,这与花铃期叶片内含有更高的单宁含量和更低的氮素含量有关。抗螨品系川98-19在苗期有很强的生长势和低的可溶氮含量。在中棉所12苗期叶片匀浆液稀释8倍的人工膜系统内加0.5%单宁对叶螨有强烈的排拒性。  相似文献   
85.
黄色灯防治害虫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色灯防治害虫的原理是利用蛾类昆虫对绿黄波段(500~590nm)光敏感的特性,通过干扰蛾类害虫的日节律达到降低其种群密度的目的。本文简述了黄色灯防治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状况、黄色灯防治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黄色灯在防治蛾类害虫过程中对植物生理的影响,分析了黄色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未来黄色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6.
瘿蚊科是双翅目昆虫中的重要类群?本研究对瘿蚊科3种昆虫—麦红吸浆虫?菊花瘿蚊和食蚜瘿蚊的核糖体DNA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并对ITS-1在麦红吸浆虫4个地理种群中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从3种昆虫中获得的核糖体DNA序列包括:部分的18S rDNA(44 bp)?28S rDNA(37 bp), 全部的ITS-1(487~535 bp), 5.8S rDNA(121 bp)及ITS-2(336~352 bp)序列?3种昆虫ITS序列的碱基差异百分比在17.21%~29.59%之间, 共含有206个变异位点?ITS-1序列在麦红吸浆虫4个地理种群中比较保守, 只有4个变异位点, 单倍型多样性为0.311 7~0.796 5, 核苷酸多样性为0.000 6~0.002 2?本研究为今后瘿蚊科昆虫的分类鉴定?系统发育和遗传进化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转Bt基因棉单宁及总酚含量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测定结果t基因棉植株的单宁及总酚含量均低于对照品种,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R93-4较对照中棉所12的缩合单宁含量 叶和铃皮分别降低50.7%和78.1%,总酚含量蕾期顶叶和棉铃分别降低24.5%和78.4%;R93-1较对照中棉所13各个生育期的顶叶缩合单宁和总酚总量也均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88.
棉花品种的抗螨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表明,苗期高抗叶螨的辽阳1号与感螨的爱字棉4-42相比可显著抑制叶螨的产卵和幼若螨的存活。辽阳1号抗生性的化学基础是苗期叶片具有较高的单宁和儿茶酚基酚的含量,但游离棉酚与其它感螨品种无显著差异。用帕拉膜取食系统中充入稀释8倍的棉花叶片匀浆液,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次生化学物质,研究对叶螨取食行为和生物学影响表明,随着单宁和儿茶酚浓度的提高,对叶螨取食的排拒性增强,当单宁和儿茶酚的浓度分别达15.6g/L和4.6g/L时,24h将雌成螨排拒到帕拉膜边缘虫胶上的扩散率达90%;取食不同浓度单宁2d后的雌成螨在棉叶盘上产卵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相关关系显著。体外研究表明,单宁和香豆素对朱砂叶螨的蔗糖转化酶、淀粉转化酶和海藻糖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表明这二种物质可影响叶螨对碳水化合物的吸食利用,但儿茶酚未表现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89.
小麦吸浆虫监测方法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介绍并评价了小麦吸浆虫的主要监测方法,包括淘土法、成虫监测法、有效积温和温湿度组合法等,特别介绍了国外最新使用的黄色板诱集法和性信息素诱集法。  相似文献   
90.
本研究采用胃毒法测定了噻虫嗪悬浮种衣剂(SC)对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和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35%噻虫嗪SC有效成分质量浓度在1.12~2.24 g/kg之间对两种粘虫均具有明显的毒力,且在玉米不同苗龄对不同龄期及种类粘虫的毒力均存在一定差异。玉米出苗2周,噻虫嗪SC质量浓度为1.12 g/kg时对东方粘虫2龄幼虫的毒力效果达92.83%,对劳氏粘虫2龄幼虫的毒力效果达57.13%。与劳氏粘虫相比,噻虫嗪SC对东方粘虫的毒力更强。本研究为生产上选用噻虫嗪SC防治玉米粘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