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蚜虫中具有多种共生菌,使用常规PCR对它们进行检测,耗时耗力,而多重PCR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多种细菌的检测。沃尔巴克氏菌Wolbachia pipientis、杀雄菌属共生菌Arsenophonus和蚜虫U型共生菌Regiella insecticola是蚜虫中常见的3种共生菌。本研究针对沃尔巴克氏菌、杀雄菌属共生菌和蚜虫U型共生菌,分别选择以wsp基因、yaeT基因和gltA基因作为靶标,进行了多重PCR引物的设计和扩增体系的优化。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体系在检测3种蚜虫常见共生菌时,具有较高的扩增特异性、准确性和直观性及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共生菌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4拷贝/μL,远低于共生菌在蚜虫1龄若虫总DNA中的浓度(108拷贝/μL),可以完全满足蚜虫共生菌检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使用地学统计学的方法,对小麦红吸浆虫在较大空间尺度上的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建立半变异函数模型,发现其最佳拟合模型为线性有基台模型,模型的空间依赖范围为42.236 8 km,其自相关性和结构特征引起的种群变异为82.62%,说明模型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由试验结果推断,在小麦红吸浆虫大面积普查中抽样间距应该小于42 km。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对高温的耐受性及其体内抗氧化系统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以25℃为对照,灰茶尺蠖雌、雄成虫经高温30、35、38℃和41℃处理1 h,44℃处理3 min后,测定其寿命、产卵量、卵孵化率及其体内总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和总抗氧化(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能力的变化。【结果】随着胁迫温度的增加,灰茶尺蠖雌、雄成虫的寿命缩短,雌成虫的产卵量逐渐下降,卵孵化率降低。41℃和44℃时,卵孵化率为0。灰茶尺蠖雌、雄成虫总蛋白含量分别在35℃和38℃时达最高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雌、雄间差异显著。雌成虫SOD活性呈“低-高-低”的趋势,雄成虫SOD活性41℃处理较低。雌成虫在44℃时CAT活性最高,T-AOC含量随温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雌成虫的POD活性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加,雄成虫呈“低-高-低”的趋势。【结论】灰茶尺蠖体内保护酶活性在...  相似文献   
14.
影响禾谷缢管蚜自然种群变动的关键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表明 ,影响禾谷缢管蚜自然种群变动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和天敌。低龄若蚜主要受风雨的影响 ,高龄若蚜和成蚜主要受天敌和风雨共同作用。天敌主要为七星瓢虫和食蚜蝇。禾谷缢管蚜是典型的γ对策昆虫 ,具有较高的内禀增殖率 ,又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种群的变动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γ值的大小可以说明自然种群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系统介绍了国外对瘿蚊科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包括3个方面:(1)瘿蚊科雌雄两性染色体核型不同,如黑森瘿蚊,雌性个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8)多于雄性个体的染色体数目(n=6);(2)在瘿蚊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E染色体消失现象,E染色体的消失与否可以作为对染色体核型和胚胎性别的判断标准;(3)性比偏向:大多数瘿蚊存在孤雌单性生殖,即未受精的雌性瘿蚊所产的后代,要么全部是雄性,要么全部是雌性。瘿蚊科的雌雄性比偏向于雌性,性比与繁殖方式、羽化情况及分散程度等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蚕豆叶饲养朱砂叶螨,观察蚕豆叶正反面对朱砂叶螨的发育历期、单雌产卵量、雌雄性比、世代死亡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在叶正面的产卵量为单雌5.86粒,极显著低于叶反面的单雌15.22粒;叶正面和叶反面卵到成螨历期分别为11 d和10.38 d,差异不显著,性比是1∶1,没有差异。叶正面和叶反面的世代死亡率分别是0.83和0.79,差异不显著。蚕豆叶正面和反面的产卵动态表明,产卵量曲线在前期就呈现下降趋势,在叶正面的产卵期(4 d)明显低于叶反面(8 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绿黄波段防蛾灯照射对大白菜生长指标、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为防蛾灯的应用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以565~585 nm波段黄光和515~535 nm波段绿光的防蛾灯照射大白菜幼苗,以不进行光处理为对照,测定大白菜生长指标、成熟期产量及光合色素和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绿黄光照射对大白菜生长指标(根长、株高、叶片数、叶面积、鲜重、干重和成熟期产量)、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影响,各指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与对照相比,绿光和黄光照射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大白菜叶片中维生素C含量(P<0.01),分别增加了36.54%和15.00%;游离氨基酸含量以黄光照射处理最高,分别显著高于对照和绿光照射处理33.00%和29.50%(P<0.05,下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绿光照射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对照28.34%,较黄光处理高24.28%,但差异不显著;绿、黄光照射处理后大白菜叶片中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分别较对照增加5.1%和5.6%.[结论]绿黄光防蛾灯照射对大白菜生长、产量及营养品质均无负面影响,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白菜的营养品质,可在大白菜生产中推广应用防蛾灯.  相似文献   
18.
在室外条件下调查了野燕麦、节节麦、雀麦、鹅观草、野大麦和小麦等小麦吸浆虫几种主要禾本科寄主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生长前期和后期,这几种寄主的生物生态学特征都有一定的差别,从根、茎、叶等组织器官上可以将它们区分开。同时对其株高、叶长、叶宽、穗长、分蘖、单穗结籽数等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LED光照对小菜蛾成虫生物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505 nm和590 nm 2种波长LED(light emitting diode)光照对小菜蛾成虫产卵情况、卵孵化率和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给予2种波长的LED光的持续光照,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和卵孵化率均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经505 nm和590 nm LED光照后,小菜蛾的总产卵量分别下降256.00粒和264.56粒,单雌产卵量分别下降30.7%和31.8%,差异达显著水平;小菜蛾的平均卵孵化率分别下降了44.78%和51.27%。同时,590 nm LED光照对小菜蛾的产卵前期和平均产卵期均有一定的影响。另外,505 nm和590 nm LED光照对小菜蛾成虫寿命和存活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初步探明黏虫的耐寒能力,对室内饲养黏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蛹期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与性别及蛹重的关系。结果表明,黏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幼虫期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平均值分别为-4.79℃和-1.57℃;蛹期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平均值分别为-14.05℃和-6.12℃。幼虫的过冷却点随龄期增加逐渐升高,即4龄幼虫(-6.23℃)5龄幼虫(-4.38℃)6龄幼虫(-3.58℃)。蛹期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存在日龄和性别上的差异,但与蛹重无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表明,黏虫蛹的耐寒性强于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