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32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11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77篇 |
农学 | 150篇 |
基础科学 | 208篇 |
146篇 | |
综合类 | 1168篇 |
农作物 | 97篇 |
水产渔业 | 102篇 |
畜牧兽医 | 700篇 |
园艺 | 138篇 |
植物保护 | 1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125篇 |
2018年 | 134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106篇 |
2015年 | 86篇 |
2014年 | 223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34篇 |
2011年 | 149篇 |
2010年 | 105篇 |
2009年 | 110篇 |
2008年 | 136篇 |
2007年 | 109篇 |
2006年 | 114篇 |
2005年 | 112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72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8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寻找一种简易的泥鳅催产方法。浸泡催产激素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和地欧酮(DOM),以HCG250 IU+LHRH-A22 μg+DOM1 mg/尾为基本剂量(X),食盐作为浸泡助渗剂,食用色拉油为消泡剂。分别进行不同浸泡时间、浓度和盐度的泥鳅催产试验。累计激素浸泡催产种鳅13.987 kg,900尾,获受精卵80.218万粒,其催产率在0%~100%,平均催产率为34.66%;得泥鳅水花苗71.42万尾。孵化率为在45.6%~93.3%之间,孵化率平均值为81.21%。激素浸泡催产率高达80.0%,激素浸泡催产获得泥鳅受精卵的孵化率和注射激素催产获受精卵的孵化率差别不大,说明利用激素浸泡泥鳅催产方便省时,是一种有前途的新方法。浸泡催产激素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和地欧酮(DOM),按照HCG250IU+LHRH-A22μg+DOM1mg/尾基本剂量(X);食盐为浸泡助渗剂,食用色拉油为消泡剂。2011年6月15日至20日,笔者分别进行不同浸泡时间、浓度和盐度的泥鳅催产试验。累计激素浸泡催产种鳅13.987kg,900尾,获受精卵84.826万粒,其催产率在 0.00%~80.0%,得泥鳅水花苗71.42万尾。孵化率为在45.6%~93.3%之间,孵化率平均值为81.21%。 相似文献
72.
玉米丝黑穗病(Corn head Smut)是由病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 Ckhu)Clinton 系统.侵染的病害.它的侵染期很长,自种子萌芽至幼苗长到7张叶片,均能发病,因此用常规杀菌剂拌种保护无效.我国自1979年之后,曾大力筛选内吸杀菌剂,如:多菌灵、托布津、萎锈灵、拌种灵、禾穗胺及三唑类内吸杀菌剂;在80年代初确认粉锈宁和羟锈宁拌种效果较好,是当时防治此病有效的措施,并于1983年建议在生产中推广每百公斤玉米拌粉锈宁有效成份80克的措施.据多年试验、示范和生产使用证明,粉锈宁拌种的效果在重病田较差;随年度、地点、 相似文献
73.
【目的】三河牛是1983年验收的中国自主培育的乳肉兼用牛品种,因起源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而得名,具有耐粗饲、宜牧、抗寒、适应性强的特点。研究旨在估计三河牛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为制定三河牛育种规划提供基础。【方法】依据内蒙古谢尔塔拉种牛场三河牛中心产区2011年的生产和育种数据,参照奶牛和肉牛营养需要获得三河牛的生产性能、市场经济、营养学方面的参数,根据三河牛生产和育种体系,确定三河牛育种目标性状,以效益方程法建立三河牛的生物经济利润模型,计算三河牛乳用性状、肉用性状、功能性状的边际效益,并对影响经济效益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1)确定了三河牛10个育种目标性状,包括3个乳用性状(产奶量,乳蛋白率和乳脂率),3个肉用性状(初生重,育肥期日增重和屠宰率)和4个功能性状(首次产犊日龄,产犊间隔,体细胞数和母牛使用年限):(2)牛群规模固定时,三河牛的总效益为4 808.26元。对收益进行分类,产奶和淘汰母牛的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67.08%和7.8%,育肥牛的收益占总收益的20.58%。成本方面,可变成本占总成本的96.89%,其中饲养费用是影响可变成本的主要因素,青年母牛、泌乳母牛和育肥公牛的饲养成本分别占总成本的45.69%、20.46%和13.15%;(3)以乳成分和质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定价时,三河牛10个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为:产奶量(kg)2.26元、乳脂率(%)40.48元、乳蛋白率(%)61.39元、体细胞数-231.52元、初生重(kg)6.19元、育肥期日增重(g•d-1)1.39元、屠宰率(%)76.70元、使用寿命(天)0.25元、首次产犊日龄(天)-1.62元、产犊间隔(天)-2.71元;(4)乳用性状、肉用性状、功能性状的相对经济权重比例为62﹕14﹕22,近似于3﹕1﹕1的比例。(5)牛奶价格提高10%,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边际效益分别增加0.29元和0.17元;牛肉价格提高10%,初生重、育肥期日增重、屠宰率、产犊间隔的边际效益分别增加0.81元、0.15元、7.86元,使用年限的边际效益降低0.03元;饲料价格提高10%,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初生重、首次产犊日龄、育肥期日增重的边际效益分别降低0.05元、0.58元、0.34元、0.21元、0.16元、0.01元,产犊间隔和生产寿命的边际效益分别增加0.88元、0.06元。【结论】市场价格的变动对三河牛乳用性状和肉用性状的边际效益影响较大。研究构建的生物经济利润模型可为在中国实施兼用牛选育提供参考,为制定三河牛育种体系的育种目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研究并采用柑橘节水灌溉系统,可提高柑橘抵御干旱的能力,增加产量。【方法】文章对柑橘的灌溉制度和系统设计流量进行了探讨,对现行国家标准《微灌工程技术规范》中的设计供水强度取值进行了说明,提出了考虑有效降水的观点;针对山区自压灌溉存在的管道减压和气堵问题,提供了排气管和蓄水减压池两种简单的解决方法;在施肥器的应用方面,对文丘里施肥器和压差式施肥器进行了比较。【结果】在供水强度计算中考虑有效降水的方法比较契合实际情况,节约系统投资;排气管和蓄水减压池可有效解决管道因气堵不出水的问题,并起到降低管道压力的作用,可替代减压阀和排气阀;压差式施肥器比文丘里施肥器更适用于山区自压管道施肥。【结论】通过对灌溉系统的研究和示范区的建设实践,对于完善微灌技术用于柑橘灌溉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6.
红阳猕猴桃是四川省苍溪县科研部门从野生中华猕猴桃中选育出的红肉型特早熟新品系,近几年受到科技界和广大果农的极大关注,鲜果市场价格逐年攀升,各地种植者竞相引种。对此,笔者据多年研究开发经验认为,红阳猕猴桃品质虽优,但对种植环境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各地引种要慎重,并特提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77.
78.
研究了交联改性前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NaHSO3改性处理工艺对大豆蛋白基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0.5 h、加入4% NaHSO3处理大豆蛋白,再经交联剂改性制备的大豆蛋白基胶黏剂胶合板干、湿强度满足GB/T 9846.3-2004中有关I类胶合板的强度要求。动态热机械性能( DMA)分析结果表明, NaHSO3改性处理后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都有所提高,固化起始温度略降低。差示扫描量热( DS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 FTIR)分析表明,经NaHSO3处理后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有明显的断裂,且有明显的DSC固化放热峰。交联改性前,大豆蛋白通过NaHSO3改性处理,可以降低大豆蛋白基胶黏剂的交联剂使用量,从而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作成本。 相似文献
79.
液相色谱法分析烟草中吡虫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测定烟草中吡虫啉的简单、有效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以丙酮在超声波辅助下提取样品,保证了吡虫啉的提取效率;使用C18处理柱净化样品,有效地消除了干扰物的影响;采用梯度洗脱方式进行分离与测定,改善了色谱峰形。 相似文献
80.
基于县域单元的我国水稻生产时空动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阐明近几十年来水稻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对于优化水稻布局、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85年以来的县域水稻生产数据, 分析了我国水稻产量、面积和单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和水稻生产重心迁移轨迹, 在此基础上量化了水稻面积和单产对总产的贡献度。结果发现, 我国水稻产量变化以49年周期为主, 21年为辅, 面积变化周期为26年, 单产变化周期为60年; 1985—2015年间, 在水稻种植区域内, 近50%地区产量上升, 约70%播种面积减少, 80%以上区域单产增加; 我国水稻产量、面积重心分别向东北方向迁移229 km和225 km, 而东北稻作区产量、面积重心分别向北偏东方向迁移238 km和242 km; 我国水稻生产主导因素中单产占比由56.3%下降至28.3%, 面积由34.7%上升至63.1%。结果表明, 全国各稻作区单产提升、东北早熟单季稻区面积增加、华中双单季稻区和华南双季稻区面积减少是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特征。因此, 合理布局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持续提高的水稻单产是稳定和提升我国水稻产量的主要措施,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机械化程度和比较效益是促进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