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3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1篇 |
农学 | 47篇 |
基础科学 | 100篇 |
22篇 | |
综合类 | 418篇 |
农作物 | 48篇 |
水产渔业 | 44篇 |
畜牧兽医 | 116篇 |
园艺 | 42篇 |
植物保护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3.
根据木薯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海拔等要素的要求,结合贵州省各个县市主要气象站点1995—2014年的气象统计资料,选取贵州省木薯栽培的气象指标(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10℃活动积温和日均温≤0℃最长连续时数),基于"3S"技术,建立木薯可种植区域热量指标与海拔的回归模型,明确贵州木薯的种植区域,得到种植气候区划。结果表明,贵州省木薯适宜种植区面积126 642.3 hm2,其中优势种植区总面积为114 683.8 hm2,主要分布在南盘江流域、北盘江流域、红水河流域、樟江流域和都柳江流域的17个县市;一般种植区总面积为11 958.4 hm2,主要分布在赤水河流域的赤水市和习水县。 相似文献
64.
不同稻田状态下克无踪快速灭茬控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控明不同稻田状态下克无踪快速除草灭茬的效果,2000年在湖南宁乡进行了克无踪用药量、对水量、施药时天气、增效剂、前作留茬高度等对除草剂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克无踪有效用量为3.75L/hm^2左右,视杂草基数适当增减;对水量对灭草和灭稻茬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二甲四氯、乙草胺、碳铵+氯化钾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克无踪的控草效果;卵茬高率不同的主要影响稻茬原再生蔸率和再生株数。推荐克无踪施用量,早稻冬泡田为3.00-3.75L/hm^2,早稻冬干田3.75-4.50L/hm^2,晚稻免耕田为3.75L/hm^2,同时加入碳酸氨铵45kg/hm^2和乙草胺450mL/hm^2为增效剂,对水900kg/hm^2于傍晚或清晨喷施,晚稻免耕清茬时,前茬留茬高度不超过4cm杂草枯黄以后应及时灌水淹没杂草或稻茬,以有效控制杂草或稻茬再生。 相似文献
65.
提出用并联机构驱动产生的筛面多维运动实现非平面筛面多维透筛性的设计思想,以改善透筛环境、提高筛分效果。设计了一种基于单自由度两回路空间机构的并联振动筛,给出了主机构的拓扑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及基于筛面轨迹仿真的尺度优化结果;阐述了非平面筛面的设计及其多维透筛性原理;实验比较了并联振动筛与传统直线振动筛在常规平面筛面、非平面波浪筛面、非平面凹坑型筛面上的筛分性能,证明并联振动筛与非平面凹坑型筛面组合的筛分效率高达98%,透筛率高达7.4%,而直线筛与平面筛组合的筛分率仅为84%,透筛率为5%,从而揭示了新型并联振动筛的高效筛分机理与特性。 相似文献
66.
为了更好地团结全市食用菌科技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做好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工作,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市场蔬菜品种,增加出口,有利于经济、技术的横向联系,在市政府的重视与关怀下,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岳阳市食用菌研究会于1986年6月25日至26日在岳阳市成立。省、市、县科研、学校、 相似文献
67.
68.
本研究通过了解南方红豆杉生长、干形变化、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格局的培育模式响应机制,为南方红豆杉林下栽培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在福建明溪对林下套种与纯林培育模式12年生南方红豆杉的生长、干形、生物量积累与分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培育模式对南方红豆杉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高径比和生物量有显著性影响,林下套种显著促进南方红豆杉生长,改良干形品质,利于南方红豆杉构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积累;不同培育模式中南方红豆杉生物量分配比大小顺序均为干>枝>叶;培育模式对南方红豆杉生物量分配比与构件生物量比有着显著性影响,林下套种南方红豆杉增加枝、叶、干等地上生物量分配比,降低根系生物量分配比;林下套种的生物量更趋向地上部分、干和叶的分配;南方红豆杉人工林林下套种较纯林培育模式促进生物量高效积累与有效分配。 相似文献
69.
棉花产量与品质改进新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世界经济形势对棉花作为主导的纺织纤维来源提出了挑战.过去10年中,世界棉花的丰产性育种进展不大,棉农种植棉花的收益较低,棉花生产效益不稳.从目前单产水平的这种停滞状态可看出在多年的育种进程中,棉花从种植到成熟过程中产量组分所受到的生理限制.就改进产量的育种对策而言,注重产量组分比之注重衣分或铃数更为重要,此外应注重的是棉株的生理特性,如种子的含油量.而在产量处于徘徊的这段时期,经济的竞争使世界纺纱与纺织技术加速改进,以满足棉纤维品质的需求.在棉纤维加工过程中,短绒(12.7mm及以下绒长)的问题往往是造成棉纱拉力降低,尤其是对气流纺织技术.随着乌斯特公司"高级纤维信息系统"R的问世,已可以在对棉纤维长度分类时直接对棉短绒含量进行测定.本文的目的是讨论如何在保持现有纤维品质的前提下,采用新的技术与对策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