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159篇
农学   95篇
基础科学   102篇
  64篇
综合类   817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244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本研究通过构建"导学"教学模式,运用"导学"教学法对河南科技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试验改革研究。结果证明:"导学"教学法在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因素,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使学生愉快地根据问题导向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机,便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此外,"导学"教学模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开发他们的认知潜能,激发他们对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的兴趣,增加课余时间对农业植物病理学深入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942.
探索不同间作方式与种植密度对木薯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影响,为木薯高产栽培和耕地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木薯品种NZ199和46-14为试材,设1 m×0.8 m、1 m×0.7 m、1 m×0.6 m三个种植密度,按照二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设置密度试验;以GR911单作为对照,设GR911木薯间作糯玉米、GR911间作木薯4...  相似文献   
943.
正安徽省是我国河蟹养殖大省,目前全省河蟹养殖面积约为360万亩(其中池塘100多万亩),总产量近11.6万吨(其中养殖10.74万吨,捕捞约0.86万吨),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总量的13.18%。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探索创新河蟹生态养殖技术和模式。安徽省率先总结、推广池塘和大水面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被业界赞誉为"当涂模式"和"安庆模式"。当涂模式包括种草、投  相似文献   
944.
采用数字回声探测仪Bio Sonics DT-X(430 KHz)和双频识别声呐DIDSON(低频1.1 MHz、高频1.8MHz)对青草沙水库的渔业资源量、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了为期2 d的水声学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两种仪器同步工作,并采用放网捕捞的方法对青草沙水库中的鱼类样本进行采集,并测量其体重与体长。利用Echoview软件对两种仪器采集所得的声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DIDSON的调查结果显示:水库鱼类总数约为936万尾,总的资源量约为705万kg,鱼类主要分布于水库的东部、中部地区。Bio Sonics DT-X的调查结果显示:水库鱼类总数约为1 079万尾,总的资源量约为604.24万kg,鱼类主要分布于水库的东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945.
山东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是日常调味品,也具有绿色天然的药用价值。本文从选地增肥、选择良种、播种、田间管理及适时收获6个方面介绍山东大蒜栽培技术,为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6.
我国几种常见头足类角质颚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头足类角质颚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其稳定同位素分析已成为头足类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分别对4种近海头足类(曼氏无针乌贼、杜氏枪乌贼、短蛸和剑尖枪乌贼)角质颚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角质颚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13)C/~(12)C,δ~(13)C;~(15)N/~(14)N,δ~(15)N)、摄食生态和栖息环境在物种间的差异,分析可能形成差异的原因以及δ~(13)C、δ~(15)N值与头足类胴长间的相关性,旨在解读不同头足类所生活栖息的渔场,了解它们所处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为渔业开发与管理提供材料,同时也为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物种提供基础。结果表明,4种头足类的平均胴长关系为杜氏枪乌贼剑尖枪乌贼曼氏无针乌贼短蛸(122.72 mm67.93 mm67.93 mm35.3 mm),平均体质量关系为杜氏枪乌贼曼氏无针乌贼短蛸剑尖枪乌贼(70.39 g50.67 g47.35 g19.93 g),其中:曼氏无针乌贼的δ~(15)N值最大(10.81‰±0.38‰),δ~(13)C值最小(-14.98‰±0.55‰),C/N比值最小(3.08±0.03);剑尖枪乌贼的δ~(15)N值最小(8.21‰±0.30‰),δ~(13)C值最大(-13.00‰±0.54‰),C/N比值最大(3.57±0.06)。曼氏无针乌贼可能具有较高营养水平,剑尖枪乌贼、杜氏枪乌贼相较于短蛸、曼氏无针乌贼生活在较浅水域的栖息环境。杜氏枪乌贼与短蛸的δ~(13)C、δ~(15)N值无显著差异(ANOVA,P0.05),它们的生态位圆存在重叠,处于相近的营养级,其他物种间角质颚的δ~(13)C、δ~(15)N值存在显著差异(ANOVA,P0.05),生态位圆无重叠。此外杜氏枪乌贼角质颚的δ~(13)C、δ~(15)N值与胴长(ML)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δ~(13)C=0.023 6×L_(ML)-17.429,P0.05;δ~(15)N=0.017 6×L_(ML)+6.873,P0.05),而曼氏无针乌贼、短蛸以及剑尖枪乌贼的胴长与角质颚的δ~(13)C、δ~(15)N值相关性不显著(P0.05),说明其摄食习性随体长变化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47.
【目的】阐明机插栽培对不同类型水稻的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特性的影响,为四川盆地机插秧的推广、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在四川盆地以中籼中熟杂交稻、中籼迟熟杂交稻、粳稻三类共计10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在机插栽培条件下的干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结果】1)三种不同类型品种的水稻移栽后干物质积累均很好地符合Logistic曲线。中籼中熟杂交稻、中籼迟熟杂交稻物质积累均较快,缓增期短,快增期长,物质积累有一定优势;粳稻物质积累速率小,渐增期、缓增期较长,快增期短,物质积累处于劣势。2)三种类型水稻品种相比,在成熟期中籼中熟杂交稻营养器官干物质所占比例最低,生殖器官干物质所占比例最高;中籼迟熟杂交稻成熟期叶片占比最高,而粳稻则是茎鞘比例高、穗比例低。3)中籼中熟杂交稻、中籼迟熟杂交稻的茎鞘、叶片物质输出率和物质转化率均为正值,但粳稻茎鞘物质输出率、转化率和叶片物质转化率均小于0,叶片物质输出率也仅为1.26%。4)中籼中熟杂交稻的产量、每穗实粒数、籽粒充实率、充实度最高,中籼迟熟杂交稻的结实率、千粒重最大,粳稻的有效穗数、成穗率最高,说明籼稻产量主要与穗部性状有关,而粳稻主要与田间有效穗数有关。【结论】在四川盆地的机插栽培条件下,杂交籼稻需提高其有效穗数、成穗率;粳稻需筛选大穗型品种,提高每穗粒数和籽粒充实度。  相似文献   
948.
【目的】探讨日产量作为中籼杂交稻机插栽培品种筛选指标的可行性,系统研究中籼杂交稻品种株型特征及与日产量的关系,筛选出适宜四川地区机插栽培的高产品种,以期为中籼杂交稻机插高产栽培和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以34个中籼杂交稻品种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收集数据,通过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机插栽培下中籼杂交稻品种的株型特征及日产量进行研究。【结果】(1)机插栽培不同水稻品种全生育期、日产量及产量差异较大,以2017年为例,供试品种全生育期为141—168 d,以154—164 d的品种为主,占供试品种的82.4%;产量变幅为10 261.05—13 099.34 kg·hm -2,天优华占产量最高,宜香3728最低,产量在11 110.90—12 827.15 kg·hm -2范围内的品种占供试品种的76.5%;供试品种的日产量主要分布在67—80 kg·hm -2·d -1,占供试品种的82.4%,天优华占、繁优609和晶两优534日产量较高,均超过80 kg·hm -2·d -1,但仅占供试品种的8.8%。(2)聚类分析显示,高日产量类型品种占总数的29.4%;中日产量类型占总数的38.2%;低日产量类型占总数的32.4%。(3)与低日产量类型品种相比,高日产量类型品种具有较高的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且有效穗充足,结实率较高,故其产量较高。(4)不同类型品种株型特征差异较大,相关分析表明株高、秆长、N3节间长、N4节间长、穗长与日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着粒密度与日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 日产量可以作为中籼杂交稻机插栽培品种筛选的重要指标之一,日产量较高的品种,其机插适应性较强。株高、秆长适宜,第三、四节间长较短,着粒密度高是高日产量品种的重要株型特征。此外,适宜四川地区机插的中籼杂交稻品种还具有全生育期适中、穗足粒多、群体颖花量和结实率高的基本特征。综合来看,天优华占、繁优609、晶两优534、Y两优1号、C两优华占及F优498是适宜在四川地区机插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949.
<正>新田县金陵镇大元冲村位于新田县北部山区,现有村民2263人,耕地55公顷,贫困户153户,贫困人口628人。这里生态环境好,水土无污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建设无公害、绿色水果的天然基地。该村为彻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经多方考察,结合本村实际,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创办  相似文献   
950.
在海南农垦八一总场公司共享庄园内的一座白色大棚下,一片郁郁葱葱的植被铺开,这片看上去寻常的植被,亩产值可高达20万元。5月以来,当地持续高温天气,在这样的“桑拿天”里,大多数人都躲进空调房,然而为了这片植被,该公司员工放弃周末公休日,战酷暑加班加点抢时间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