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38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AMMI模型对5个绵阳小麦新品系的生育期、株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成穗率、千粒重和产量等7个主要性状在四川不同试点的表现及其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进行了研究,以期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良、丰产性和适应性好的优良小麦新品系。结果表明,小麦生育期、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对于产量性状则表现为环境>基因型×环境>基因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1.9%、12.3%和5.8%;各基因型在7个试点中产量最高的是MY1227-185(6093kg/hm2)和ML2652(6082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川麦107(5202kg/hm2);品种稳定性最高(Di≤0.42)的是ML2652、ML1131-95和MY1227-185,其次是ML1403-84(Di=0.45)和MY68942(Di=0.75),稳定性均优于对照(Di=0.85)。综合考虑各性状表现、稳定性和产量等因素,MY1227-185和ML2652丰产性和品种稳定性最优,可大面积推广以提高四川冬麦区产量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72.
小麦新品种绵麦1403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稳系数(HSC)法和Eberhart-Russell法对小麦新品种绵麦1403的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绵麦1403两年的高稳系数HSC分别为83.43%和85.36%,均高于对照品种川麦107;绵麦1403的回归系数(b)分别为1.06和0.98,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川麦107。表明绵麦1403不仅产量水平高,而且稳产性能好,并具有广泛适应性,是一个优良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73.
为了掌握四川北部仓储小麦品质状况,以2009年在四川北部3市9县(区)抽取的19个仓储小麦样品为实验分析材料,对其进行了品质性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广元和德阳仓储小麦样品的籽粒品质性状优于绵阳的,广元仓储小麦的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都高于绵阳和德阳的;广元地仓储小麦面团粉质参数较好。总之,在四川北部3个市所抽取仓储小麦样品,只有籽粒容重在抽样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而籽粒千粒重、灰分、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的粉质参数在抽样地区间无显著差异,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4.
绵阳33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大穗型高产、优质、白皮大粒、子粒商品性特佳的优良小麦新品种.于2003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推广.  相似文献   
75.
为明确抗填料霉病地方小麦品种贵协3号的赤霉病抗性遗传基础,利用感赤霉病品种绵麦96-5及其构建的含有196个株系的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为材料,于2018和2019年分别在江苏南京和四川绵阳对赤霉病严重度进行调查,并利用55K DArT基因芯片技术构建的遗传图谱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遗传图谱覆盖小麦全基因组,图谱全长15 195.8 cM,平均图距10.6 cM。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3个抗赤霉病QTL(QTL-FHB.GX-2BQTL-FHB.GX-5BQTL-FHB.GX-7A),分布在2B、5B和7A染色体上,抗性等位基因均来自于抗病亲本贵协3号,可解释1.2%~1.5%的表型变异,说明贵协3号的赤霉病抗性是多个微效基因/QTLs的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76.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及钾肥对小麦新品种绵阳33号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密度与磷肥,它们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钾肥对产量影响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四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同时得到,在川西麦区绵阳33号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221·30~241·26万/hm2基本苗,纯氮量188·82~199·49kg/hm2,P2O5用量87·14~103·49kg/hm2,K2O用量98·31~124·39kg/hm2。同时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阳33号的最适播期为10月26日—11月1日。  相似文献   
77.
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合理利用小麦育种资源,对24份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系)的产量和品质等14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变幅为4524.0~6002.55 kg/hm2,有效穗变幅为282.6万个/hm2~391.65万个/hm2,穗粒数变幅为36.6~50.7粒,千粒重变幅为38.05~50.83 g,容重变幅为716~822 g/L,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2.54%~16.33%,降落值变幅为105~365 s,湿面筋变幅为23.10%~37.03%,沉降值变幅为25.0~48.5 mL,稳定时间变幅为1.1~10.4 min,软化度变幅为63~201 BU,最大抗延阻力变幅为93~1000 BU,延伸性变幅为11.8~211.5 mm,曲线面积变幅为28.0~226.8 cm2,这14个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与产量,籽粒蛋白质与湿面筋、沉降值和面积,降落值与软化度,沉降值与稳定时间、软化度、最大抗延阻力和面积,稳定时间与软化度、最大抗延阻力和面积,软化度与最大抗延阻力和面积,最大抗延阻力与面积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穗粒数与有效穗,容重与最大抗延阻力和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材料从产量和品质性状可被聚为三类,第Ⅰ1、2、4类育种时可以作为高产材料加以应用,第Ⅱ类和第Ⅲ类育种时作为品质育种材料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78.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施氮量及追肥时期对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密度,它们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追肥时期对产量影响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密度((追肥时期。同时经过模拟寻优得到,绵杂麦168获得高产(产量大于475kg/667m2)的优化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17.52~19.90)×104/667m2基本苗,纯氮量13.99~16.72kg/667m2。通过播期试验得出绵杂麦168的最适播期为10月26日—11月1日。  相似文献   
79.
为了深入了解矮秆糯小麦材料的遗传规律,以4个矮秆糯小麦材料为母本,5个高产小麦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小麦13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3个农艺性状的表现都是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的。13个性状遗传力均较高,除倒3节间长、倒4节间长、倒5节间长、退化小穗和千粒质量5个性状外,其余性状主要由加性基因决定。除结实小穗外,其余各性状的GCV均较大,表明对其选择和改良的潜力较大。株高及各节间长与各产量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指出小麦高产育种应注意协调好穗下节长与株高之间的关系,各节间长度与单株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关系,从而实现糯小麦高产稳产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80.
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杂交小麦生产用种量大,种子生产成本高的难题,加速杂交小麦新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进行施氮量与密度对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密度以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都极显著地影响绵杂麦168的产量与品质.产量与各主要品质性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基本苗为45万~285万/hm2、纯氮施用量为150~300kg/hm2时,就可获得6 500kg/hm2,甚至7 500kg/hm2以上的产量;纯氮施用量为300kg/hm2时,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都能达到中筋小麦标准.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也呈增加趋势,但密度过高,产量又有所下降;低密度下的品质性状要优于高密度.施氮量对产量和各品质性状的影响要强于密度的影响.对经济效益的分析表明,在基本苗为45万~225万/hm2时,配合纯氮用量150~300kg/hm2,都可获得高于8 000元/hm2的相对经济效益.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两套优化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