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6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8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红象牙杧是广西右江河谷地区杧果主栽品种之一,也广泛种植于广西其他地市及广东、海南、云南、四川等省。红象牙杧果实发育中后期如果面受光量大,则着色好,呈现艳丽的紫红色;若光照不足,果面着绿色或淡绿色,仅向阳面显现紫红色,其余部位着色不佳,极大地影响果实商品性。据观察,  相似文献   
42.
随着杧果树龄增大,树高、冠幅逐渐扩大,枝梢分枝级数加大,容易引起结果部位过快外移,树冠中下部枝条的芽体成为隐芽而出现树冠上密下空、外密内疏的现象[1];杧果树往往主枝数量过多,进入盛果期后冠内枝梢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致使产量下降,果实外观和品质变差[2];杧果不修剪时树体高耸,枝叶交叉,树冠管理极难进行[3]。因此,修剪是杧果管理的主要技术之一。杧果盛果期修剪主要有夏季修剪和采后修剪两个时期[2]。采后修剪通常在采果后至8月下旬前完成[4]。但由于采后管理工作较多,难以及时修剪,因此,有人提出延迟修剪的设想。本试验针对这一设…  相似文献   
43.
龙眼采用"量化"修剪、留梢、疏果并结合施肥、控梢促花技术,实现龙眼"量化"栽培。结果表明,经4年生长,"量化"栽培植株树冠高度仅增加了24cm,绿叶层厚度达86cm,每667m2产量达1695kg,实现龙眼丰产、稳产和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44.
台农1号芒果套袋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农1号芒果是从台湾引进的优良品种,早熟、丰产、稳产,已成为广西百色芒果产区的主栽品种之一.但果实生长期间易受炭疽病、蒂腐病等病虫的危害以及雨水等的污染,造成果实外观欠佳.因此我们于2005年进行了台农1号芒果套袋试验,以筛选出能提高台农1号芒果果实外观和品质的套袋材料.  相似文献   
45.
杧果末级梢质量及其萌动期与开花着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杧果釆收后可抽生秋梢或冬梢2~3次,末级梢是次年的结果母枝.据报道,末级梢放梢期的早晚影响新梢的生育期、开花期、成花率、两性花率和着果;末级梢质量与其成花率也存在相关性.广西多数杧果园存在着放梢期不确定性、随意性,对末级梢质量提高缺乏科学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46.
2008年1-2月间,广西右江河谷地区平均气温仅有10.5~11.0℃,与历年同期相比,气温偏低1.9~2.8℃.长时期的低温寡照,使芒果遭受自建立基地以来最严重的冷害,已萌发的花芽和正处于伸长期的花序冷死干枯,对芒果正常的生长发育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促进顶生花芽枯死后侧生花序的再生,做好冷害年份的花果期管理工作,我们提出了如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7.
为了培育更优的杧果品种,百色市发展水果生产办公室于2001年5月从中缅边境引进水英达杧到右江河谷地区进行高接换种试种试验,经过试种筛选,选育出杧果新品种"百优-1号’。其果实成熟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果实长椭圆状象牙形;未熟果果皮浓绿色,成熟后果皮呈黄绿色,后熟果皮黄至橙黄色。果实大小适中,平均单果重376.1g,果肉黄色,香气浓郁,可食率78.1%,可溶性固形物19.5%;丰产稳产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8.
 为探索温湿度条件与杧果两性花率的关系,以‘台农1号杧’品种为对象,应用生物统计方法探讨了温湿度因子与两性花百分率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两性花率比较高;随着花期温度增高,两性花率提高;花芽器官分化期自开花前30 d开始至花前5 d结束;花前6~30 d的日均高温、日均温、日均低温和日积温与两性花率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关系;花前26~30 d是温湿度影响两性花数量最敏感时期,较高的温度和适当的空气湿度有利于两性花的形成;花前16~20 d日均湿度越大两性花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