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4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9篇
  11篇
综合类   149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黄牛人工输精工作中 ,经常会遇到发情母牛情期出血现象。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与改良记录 ,发现母牛情期出血呈逐年上升趋势。仅 1998~ 2 0 0 1年的 4年间 ,情期出血母牛就达 6 9头。其中 ,少量出血母牛 5 6头 ,过量出血母牛 13头。经人工输精后 ,少量出血出现在输精后受胎的母牛有 4 1头 ,占少量出血母牛的 73 2 1% ,不孕 15头 ;过量出血母牛 13头均不孕 ,对未孕的 2 8头母牛经采用药物、配合穴位注射 ,并结合中草药治疗后有 2 6头受胎 ,不孕 2头淘汰。母年情期出血一般都发生在母牛发情输配后的 2~ 4天(偶有发情当日出血 ) ,结合饲养户…  相似文献   
2.
一些老龄母牛由于怀孕期间营养不良或运动不足,胎儿过大或胎水过多,子宫肌肉缺乏紧张性或过度伸张或韧带松弛,极易发生子宫脱;有的母牛则常因营养不良、虚弱,伴随强度使役,往往在子宫脱出时,继发直肠脱出.  相似文献   
3.
虚寒不孕牛,经用鸡蛋清配合硫磺治疗14例,有效率达到了100%,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在生产实践中,母兔屡配不孕经常发生,养殖户常将母兔淘汰掉,这样,严重影响系列率与养兔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洗胃:取20%石灰上清液5000毫升胃管投入,然后将管插至瘤胃中,反复拉送,导出瘤胃内容物;洗胃后,可向胃内灌入1000毫升温水,内加碳酸氢钠100克、食盐50克;或灌人石蜡油1000毫升,一般1次即可,重症连续2~3次.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电热线加温育苗,比传统酿热物加温育苗传热快、控温好、效益高。但怎样安装电热线更省工、省电,减少苗期病害,在这方面报道不多。为此,我们在1987年早春育苗时,进行不同深度电  相似文献   
7.
1.1 传染病病因。引起仔猪腹泻的传染性因素主要是指传染性病原,其中病毒主要有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等。  相似文献   
8.
西阴位于山西省夏县城西北,属运城盆地。地处黄河中游,古称“河东”,现为运城市管辖。这里地上和地下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古文化遗迹,至今已发掘出且已查明的文物很多。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夏朝国都禹城、嫘祖故乡西阴村和宋代著名大文学家司马光陵墓等多处。  相似文献   
9.
ABCC蛋白为ABC转运蛋白超家族中的一个亚家族,主要参与将各种分子从细胞质输出到外部介质或细胞器基质的过程。为了研究OsABCC10基因是否参与水稻Na+的运输,本研究从水稻基因组中克隆出OsABCC10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4539 bp,编码1513个氨基酸。OsABCC10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其主要在水稻根中表达,表达量随盐处理浓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表明OsABCC10基因的表达受盐胁迫的调控。亚细胞定位分析证实OsABCC10定位于液泡膜上。盐胁迫条件下,与野生型相比,osabcc10突变体表现出对盐更敏感,而且木质部汁液中Na+浓度升高。然而,当OsABCC10基因导入野生型酵母菌株BY4741表达时,与对照组实验相比,有OsABCC10表达的酵母细胞的生长受到了抑制。该结果与植物生理实验结果相反,这可能与OsABCC10蛋白在酵母中的定位有关。本研究初步推测OsABCC10基因参与水稻Na^+的转运,是一个新的耐盐基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鱼类低温下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成纤维ZF4细胞进行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18℃和10℃),监测其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1 d、3 d和5 d)ROS的变化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DCFH-DA探针法表明在低温胁迫作用下,细胞内ROS含量增加。细胞内ROS上升水平与外界胁迫压力成正相关。低温处理3 d后,18℃和10℃的细胞,其ROS含量与对照组(28℃)相比分别显著升高到(1.23±0.04)倍(P0.05)和(2.31±0.08)倍(P0.05)。(2)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的p38(p-p38)和磷酸化的JNK(p-JNK p54和p-JNK p46)的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低温胁迫可以使p38和JNK的活性增强,且均在10℃处理3 d达到最高水平。(3)进一步检测DNA断裂标记蛋白γH2A.X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无论在18℃还是10℃,其在第3天呈现高表达。本实验初步证实低温胁迫能够诱导斑马鱼细胞ROS的产生;通过对不同时间点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发现p-JNK、p-p38和γH2A.X激活时间点与低温诱导ROS表达时间点相吻合。该研究为后期对斑马鱼细胞低温胁迫实验奠定基础,其中低温下处理3 d可以作为一个检测各个蛋白变化的关键时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