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8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林业   600篇
农学   315篇
基础科学   346篇
  164篇
综合类   2298篇
农作物   207篇
水产渔业   145篇
畜牧兽医   1132篇
园艺   372篇
植物保护   22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综观全国的水稻栽插机械化水平,部分省市已经比较高,北方的宁夏、黑龙江、吉林、新疆均已超过40%,南方的上海也已接近30%。反观浙江,水稻栽插机械的探索起始于50年代中后期的手动插秧机,至1998年,共有插植机械1134台,作业面积12380hm~2,约占播种面积的0.38%,远低于全国3.9%的水平。如何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攻克水稻栽插机械化难题,解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制约,全面提高浙江  相似文献   
992.
烧瓦是发动机较为严重的事故,要避免烧瓦的发生,首先需弄清烧瓦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才能采取预防烧瓦的措施。  (1)由于油底壳中的机油太少,润滑油牌号不对或冬季起动温度太低,机油粘度过大等原因,使机油泵泵油少,造成润滑不良而烧瓦。预防办法是:及时添加润滑油,保证油壳面不低于油尺的下刻线;按季节的要求更换标准牌号的润滑油;冬季机油粘度大,发动机着火后须等水温升高后再起步作业。  (2)机油泵不泵油或泵油不足。机油泵内外转子径向间隙、内外转子和泵壳间的端面间隙等超过极限,机油泵轴上的传动键磨损严重时,都将使机…  相似文献   
993.
如何确保拖拉机在泥泞道路上的行车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机械、交通事故对机手来讲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确保拖拉机在泥泞道路上的行车安全呢?  相似文献   
994.
为明确黄土高原旱地春玉米减肥增效的科学生产模式,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试验设计,以氮肥梯度(N1:225 kg/hm2;N2:275 kg/hm2;N3:325 kg/hm2)为主区,在播种前、大喇叭口期追肥分别占总施氮量的20%、40%条件下,以氮肥后移比例(传统追肥M1:拔节期40%;氮肥后移10% M2:拔节期30%+开花后10 d 10%;氮肥后移20% M3:拔节期20%+开花后10 d 20%;氮肥后移30% M4:拔节期10%+开花后10 d 30%)为副区,测定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硝酸还原酶(NR)活性、花期和成熟期茎秆叶片氮含量变化、花后氮素转运特征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M4处理显著增加了拔节期之后玉米叶片NR活性,同一氮肥运筹模式下,中氮(N2)提高了灌浆期及灌浆期之后玉米叶片NR活性,高氮(N3)反而抑制NR活性。氮肥后移提高了花期、成熟期玉米茎秆叶片氮含量,成熟期N3处理下氮肥后移处理M2、M3、M4较传统追肥M1处理分别高10.1%、14.7%和23.5%。同一施氮水平下,氮肥后移比例越大,玉米茎秆氮素转运量、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越高,而N2水平下,M4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对籽粒的贡献率。N2和N3水平下M4处理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但N2处理纯利润显著高于N3处理。施氮275 kg/hm2且氮肥后移30%(拔节期追肥27.5 kg/hm2+开花后10 d追肥82.5 kg/hm2)有利于玉米增产,促进农户增收。  相似文献   
995.
硒在南方酸性土壤中极易被固定,其有效性较低,影响该区域茶树硒吸收。通过研究磷与氨基酸和黄腐酸对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为提高南方富硒茶园土壤有效硒和茶叶硒吸收率提供理论依据。茶园田间试验采用磷(P)、氨基酸(A)、黄腐酸(H)三因素,磷两水平设计,磷处理水平为P1(168.8 kg/hm2)、P2(337.5 kg/hm2),氨基酸与黄腐酸不设梯度,施用量均为112.5 kg/hm2,共设置7个处理,各处理分别为CK、A、P1-A、P2-A、H、P1-H和P2-H,研究有机物料单施或磷与有机物料配施对茶叶硒含量及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氨基酸单施(A)和氨基酸与高磷配施(P2-A)茶叶硒含量均显著高于CK,较CK分别提高40.03%和20.40%;(2)氨基酸单施(A)和氨基酸与高磷配施(P2-A)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施用氨基酸(A)有效硒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可溶态硒的增加,而氨基酸与高磷配施(P2-A)的有效硒主要来源于可溶态硒和交换态硒的增加;(3)氨基酸单施(A)和氨基酸与高磷配施(P2-A)均提高了可溶态硒中四价硒的含量,是茶叶硒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氨基酸和黄腐酸虽均为有机酸类,但在南方茶园中氨基酸对土壤硒的活化作用更佳,氨基酸单施或与高磷配施后能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进而改善茶叶硒的吸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MICP)对红黏土物理性质及红黏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变水头渗透试验比较微生物改良前后的红黏土抗剪强度和渗透性变化,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降雨作用下不同改良深度红黏土边坡的稳定性。【结果】微生物改良红黏土有效内摩擦角提高了18.73%,有效黏聚力提高了116.47%,渗透系数降低两个数量级。有限元结果表明,用微生物对红黏土边坡进行改良防护,边坡的位移得到较好的限制,随着改良深度的加深,对位移限制作用逐渐减弱,但改良深度穿过边坡滑移面时又会提高位移限制效果。微生物改良对边坡水平位移的约束效果要优于对竖向位移的约束效果。边坡塑性区的分布随改良深度的加深逐渐往边坡内部转移。对红黏土边坡浅层土的改良显著提高了边坡安全系数,随着改良区域的加深,边坡安全系数增幅减小。改良深度到达5 m时,改良区域穿过了边坡的滑动面,此时边坡的最大总位移减小93.66%,最大塑性应变减小98.46%,安全系数由1.07增至1.46,边...  相似文献   
997.
居住区宅旁绿地营建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纵观现在集合住宅区宅旁绿地营建,大都以草坪铺地,在行道边种一排常绿树种,房前屋后设一排花坛,更有甚者,精心围一圈绿篱,把本应作为游戏场地铺上了耐践踏草坪的绿地“保护”起来,画蛇添足之笔可见一斑。经多年的观察和规划建设实践,笔者发现类似这样的居住区宅旁绿化存在以下不足: (1)美化效果差。仅以常绿树种、球形灌木、绿篱、草坪相配置,只能说绿化到了,没有鲜花开放, 没有高矮搭配,没有色彩的应用,没有景观布局,暂时还谈不上美化。  相似文献   
998.
柑橘黄龙病是由难培养的革兰氏阴性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引起的严重为害柑橘的系统性病害。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PCR 检测黄龙病菌在沙糖橘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部位黄龙病病菌浓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果实中橘络部位病菌含量最高,且病原菌在果实中呈现富集的状态。本研究结果可为病原菌在植株体内的转运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以杂交得到的红皮红肉型火龙果自然成熟果实的种子为外植体,进行改良的组织快繁实验,筛选适宜的培养基、激素浓度配比,并对组培苗进行了移栽。结果显示,萌芽诱导培养1/2MS NAA0.3 mg/L。实生苗增殖培养MS 6-BA5.0 mg/L NAA0.3 mg/L,增殖系数可达,且芽生长势强,质量好。子叶二次萌芽培养1/2MS 6-BA1.5 mg/L,生根培养1/2MS NAA0.3mg/L IBA0.3 mg/L,生根率达95%。炼苗后7天的幼苗移栽至处理好的苗床上,20天后成活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000.
选择21日龄健康黄羽肉鸡18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半).试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蝇蛆粉作为蛋白质替代添加剂使用.将饲粮中不同蝇蛆粉添加量折算为对应蛋白水平,按照黄羽肉雏鸡的标准饲粮蛋白含量调整平衡,设置以下5个处理组:添加蝇蛆粉0%+基础蛋白19%(A组,对照组)、添加蝇蛆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