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29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以灰枣的6个芽变(“HF-1”“灰实2号”“羌灰2号”“灰08-3”“新丰1号”“灰枣新星”)为试材,“灰枣(CK)”为对照材料,采用田间调查法与室内测定法研究了灰枣及其6个芽变的物候期、树体、枝条、叶片、花等生物学特性,以期为新疆灰枣品种的升级换代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6个灰枣芽变及灰枣树体形态相似,均为半开张或开张型,树势表现为中、强型,主干皮裂均为条状;叶片主要为绿色平展,卵状披针形;花期5—6月,果实完熟期9月。6个芽变的二次枝长节数8~12节,灰枣的二次枝长度为8节;6个芽变的枣吊长介于29.46~42.69 cm,均大于灰枣的枣吊长23.52 cm; 6个芽变枣吊叶片数介于12.67~16.47片,均高于灰枣叶片数12.47片;6个芽变的股吊率介于2.90~3.80,均高于灰枣股吊率2.60;6个芽变的果吊比介于0.15~5.85,灰枣的果吊比为2.01。通过对灰枣及其6个芽变材料的生物学、产量等特性的调查比较,初步筛选出在喀什麦盖提产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灰枣芽变材料为“灰08-3”“HF-1”“新丰1号”。  相似文献   
22.
统计方法在葡萄理化指标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对影响葡萄品质的理化指标进行简化,提高葡萄品质的检测效率.[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的数学方法对所测得的105个葡萄品种的10个理化指标进行简化,从而简化影响葡萄品质的理化指标.[结果]将反映葡萄品质的10个理化指标简化为5个指标,分别为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总酸、果胶和纤维素,经初步分析,这5个指标能够代表葡萄的甜度、酸度、酸甜度、涩味和果实硬度.[结论]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总酸、果胶和纤维素这5个指标基本可反映葡萄的品质.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密度和调控措施对枣树生长量和产量的影响,探讨解决直播密植红枣在保证丰产稳产的前提下,逐步降低种植密度的方法.[方法]通过开展植株密度调控试验和主副株差别化修剪试验,调查不同处理枣树的生长量和产量.[结果]种植密度逐渐减小,干粗、株高、树冠投影面积等指标的生长量随之增大,枣头数逐渐增多,单株产量逐渐增加,而单位产量显著降低.主副株差别化修剪结果显示,副株的枣头长度和粗度的生长量、产量大于主株,而枣头数少于主株,差异显著.5年生不同密度的枣树在干粗、产量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它生长量指标差异不明显,但4年生枣树生长量明显较小.[结论]对于幼龄密植枣园,种植密度对枣树生长量及单株产量有明显影响,但对果吊比的影响很小.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生长空间加大,枣树生长量和单株产量逐渐增大.此外,对幼龄枣树进行主副株差别修剪对调节枣树生长量和产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确定葡萄干饱满度评定的指标,研究葡萄干饱满度的影响因子,为葡萄干综合评价提供新方法,为制定葡萄干饱满度相关标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运用传统感官评价方法和实验检测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30个无核和有核葡萄品种的葡萄干容重、密度等饱满度相关指标,以及鲜果的生理指标与葡萄干饱满度的相关性.[结果]无核葡萄干的密度与其饱满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性(r=-0.860 2),有核葡萄干的气介容积与其饱满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性(r=-0.796 8);鲜果的糖相关因子与葡萄干的饱满度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葡萄干的密度和气介容重可分别作为无核和有核葡萄干的评定指标,鲜果的糖相关因子是影响葡萄干饱满度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5.
新疆不同葡萄品种果实成熟期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新疆不同葡萄品种酸成分的含量及差异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新疆20个无核及40个有核葡萄品种的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对各品种的有机酸与总酸含量进行了比较,最后将60个葡萄品种的酸成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酒石酸和苹果酸是决定总酸含量的最重要因素。无核葡萄品种的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以及总酸含量均高于有核品种。60个葡萄品种分为3大类:分别为高酒石酸、高苹果酸类型;高酒石酸、低苹果酸类型;低酒石酸、低苹果酸类型。研究结果为葡萄加工品种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葡萄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不同枣砧木1年生枝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枣不同砧木的抗寒性,从而为新疆枣砧木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收集到的6份枣砧木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的方法对其进行低温处理,测定不同砧木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并应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供试砧木的半致死温度LT_(50)。6份枣砧木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而升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显著升高。在本实验温度处理范围内,S+灰、B+灰枝条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灰枣自根砧。6份枣砧木抗寒性差异较大,除毛叶枣外,LT_(50)均在-19~-24℃之间,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酸枣、扁核酸、S+灰、B+灰、灰枣、毛叶枣。砧木嫁接可通过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来提高枣树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27.
以引进保存的5个美国核桃主栽品种和3个新疆核桃品种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梯度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供试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并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半致死温度,结合冬季果园实测气温数据以及春季冻害调查数据,综合评价不同品种在南疆的越冬适应性及田间冻害临界温度指标。结果表明,8个核桃品种抗寒力强弱为温185维纳艾米格新新2新丰强特勒哈特利彼得罗,强特勒、哈特利、彼得罗3个品种在南疆的越冬适应性相对较差,在-14.6~-15.4℃极端低温条件下嫁接枝条及1年生枝出现冻害,维纳、艾米格以及3个新疆品种越冬正常。8个品种1年生枝半致死温度范围在-18.5~-26.6℃,半致死温度能够较准确的反映品种间的抗寒力强弱,但低于田间冻害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28.
葡萄干品质指标探讨及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葡萄干品质指标的变异情况和相关性,提出一种适合葡萄干品质评价的方法,对50个葡萄干品种的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纤维素、多酚等9项品质指标变异情况及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对葡萄干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酚、单宁、百粒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均达到40%;还原糖和总糖的变异系数最小,均为10%以下;还原糖与总糖、单宁与多酚、纤维素与可滴定酸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经因子分析提取出的前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814%;第1公因子为糖分因子,第2公因子为风味因子,第3、4、5公因子统称为功能因子,第6公因子称为果重因子,可作为6个相互独立的新的综合性指标进行评价。另外,从中筛选出红宝石无核、波尔莱特、和田红、粉红无核、京早晶、琼尼、金星无核、无核白鸡心、紫香无核9份品质较好的葡萄干。  相似文献   
29.
以"温185"和"新新2"两个新疆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隔株挖株移栽稀植处理,处理1年后对移栽改造处理和密植对照树冠不同区域结果量、单果质量、空壳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对单株产量、商品率、667 m2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移栽稀植改造后两个品种单株产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不同品种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温185"以结果量提高为主,"新新2"以单果质量和商品率提高为主。受有效株数降低影响,改造后两个品种667 m2产量和经济效益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扁桃有机肥适宜用量及施肥方式,为扁桃安全健康生产及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1~2012年连续2 a在结果期扁桃园内,分别设置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处理,设置3种施肥方式,即CK(每株施尿素0.5 kg,磷酸二氢钾0.6 kg,钾0.4 kg)、羊粪等有机肥y1~y5和生物黑炭S1~S4,2013年对扁桃叶片质量、矿质元素、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测定。【结果】与CK相比,有机肥对扁桃生长的促进与产量的提高效果显著。其中生物黑炭80 kg/株(S3)处理下扁桃叶片的叶面积最大;羊粪等有机肥60 kg/株(Y3)施肥量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生物黑炭40 kg/株(S1)、生物黑炭100 kg/株(S4)、羊粪等有机肥100 kg/株(Y5)处理下叶片N、P、K含量最佳;生物黑炭80 kg/株(S3)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单株产量提高15.52%~57.73%,生物黑炭60 kg/株(S2)处理下单株产量最高。【结论】施入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扁桃叶片的质量、矿质营养元素、光合性能及产量,其效果大小依次为生物黑炭>羊粪等有机肥>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