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研究从大连某养殖场发生黑褐病的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株CL2017070801002。采用该菌株浓度为103~108 CFU/ml的菌液浸泡感染长茎葡萄蕨藻,在7 d内,每个感染实验组的藻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黑褐色典型发病症状,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CL2017070801002对长茎葡萄蕨藻有致病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藻体细胞壁表面聚集大量细菌,随着侵染时间加长,细胞组织破裂死亡。研究表明,CL2017070801002为本次发现的长茎葡萄蕨藻黑褐病的病原。结合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进化树分析结果,将该菌株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氯霉素、四环素、氟罗沙星、强力霉素和氟苯尼考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克拉霉素等药物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等药物不敏感。本研究为长茎葡萄蕨藻的细菌性病害防治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2.
为筛选适用于研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对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致病株副溶血弧菌(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 caused by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AHPND)抑制机理的内参基因,本文探究了地榆醇提物胁迫下VPAHPND生长的变化,并利用qRT-PCR技术探究了该条件下VPAHPND中 6种常见内参基因(rec A、pvs A、pvu A、gapdh、16S rRNA和rpo S)的表达情况,利用GeNorm、Norm Finder、Best Keeper、Delta CT以及Ref Finder这5种方法对其表达稳定性进行了评估和筛选。结果显示,地榆醇提物能抑制VPAHPND的生长,且抑制效果与浓度呈正相关。在不同浓度地榆醇提物处理条件下,这 6种内参基因扩增产物特异性良好,其中,Ct值变化差异最小的为16S rRNA (CV=3.88),变化差异最显著的为pvs A (CV=12.53)。5种方法对6种内参基因稳定性排序略有差异,其中,GeNorm给出的稳定性排序为rpo S = 16S rRNA > gapdh > rec A> pvu A > pvs A;Norm Finder结果为gapdh > rpo S > pvu A > 16S rRNA > rec A > pvs A;Best Keeper结果为16S rRNA > rpo S > gapdh > rec A > pvu A > pvs A;Delta Ct结果为gapdh > rpo S > pvu A > 16S rRNA > rec A > pvs A;Ref Finder综合排名结果为rpo S > gapdh > 16S rRNA > pvu A > pvs A > rec A。本研究根据配对变异系数结果,最终推荐同时使用rpo S和gapdh作为该条件下内参基因。本研究为以地榆为核心药物的AHPND防控技术的建立和从基因表达角度研究地榆对VPAHPND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参优1号"苗种的适宜pH及耐受范围并解析其对水体的酸碱性适应机制,本研究测定了pH 6.5~10.0条件下该良种苗种的生长、存活、呼吸代谢以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在pH 6.5~9.5范围内,30 d实验周期内苗种的存活率均为100%,而在pH 10.0条件下苗种全部死亡。在pH 7.5~8.5范围内,苗种特定生长率(SGR)为正值,且在pH为8.0时SGR最高,达到0.541%/d,而在pH低于7.0和高于9.0时,SGR为负值,苗种为负生长。对不同pH条件下的耗氧率(R_O)和排氨率(R_N)的测定结果显示,随pH的变化,R_O和R_N均呈现以pH 8.0为波谷的"V"型变化,在pH 8.0条件下的R_O和R_N分别为19.07和1.34μg/(g·h)。不同pH实验组刺参苗种的氧氮比(O/N)均在11左右,O/N随pH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pH的升高和降低会引起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在苗种适应pH胁迫过程中,各pH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峰值一般在第0天出现,而溶菌酶的活性峰值在第10天出现。研究表明,刺参"参优1号"可存活的pH范围为6.5~9.5,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7.5~8.5,pH变化会导致苗种呼吸代谢和免疫酶活性的改变。本研究结果将为刺参"参优1号"苗种的科学化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4.
采用磁珠富集法筛选适合漠斑牙鲆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筛选共获得43条序列,其中完美型26个,占60.5%;非完美型14个,占32.6%;复合型3个,占6.9%。选取其中14对特异性好且扩增效率高的微卫星引物,对采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沿海的漠斑牙鲆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对引物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其中7个位点为高度多态(PIC>0.5)。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到90个等位基因。12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在两个群体中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36和0.57。9个位点在整个群体中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偏离遗传平衡(P<0.05),且偏离平衡的位点均表现为杂合子缺失(Fis>0)。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115,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微弱(Fst=0.0438)。  相似文献   
75.
用福尔马林灭活哈维氏弧菌、鳗弧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大菱鲆弧菌和溶藻胶弧菌制备成五联灭活疫苗,添加黄芪多糖作为佐剂。分别用添加黄芪多糖佐剂组和无佐剂组对大菱鲆进行腹腔注射,在第7、14、21、28、35、42、56天采取血样并检测抗体效价、溶菌酶活力和SOD活力,第56天进行人工攻毒实验,测定免疫保护力。结果表明,黄芪多糖佐剂组(免疫组2)和无佐剂组(免疫组1)两组的溶菌酶活力和SOD活力都在第28天达到最高值,且黄芪多糖佐剂组显著高于无佐剂组(P<0.05)。两个免疫组抗体效价也都在第28天达到最大值,但黄芪多糖佐剂组要显著高于无佐剂组(P<0.05),其中免疫组2的哈维氏弧菌、鳗弧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大菱鲆弧菌和溶藻胶弧菌的抗体效价分别为27.25、26.75、28.5、28.75、26.25,免疫组1分别为26、25.75、26.75、27.5、25。用上述5种细菌分别进行人工攻毒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组2的免疫保护力依次为50.0%、50.0%、71.4%、62.5%、44.4%;免疫组1的免疫保护力依次为37.5%、30.0%、42.9%、50.0%、33.3%。实验结果证明,五联疫苗对大菱鲆具有免疫作用,而且添加黄芪多糖佐剂组的免疫效果显著好于无佐剂组。  相似文献   
76.
正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的春天变成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全国人民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就复工复产进行了全面部署。但疫情尚未结束,"抗战"仍在继续,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渔业生产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刺参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年产量20万吨,直接经济产值300多亿元,产业体系完善并逐步成为沿海渔业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下面将梳理一下疫情背景下  相似文献   
77.
梵净山小口白甲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梵净山地区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的含肉率、肌肉中营养成分含量和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地区小口白甲鱼的平均含肉率为73.16%,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7.28%,灰分为1.14%,粗蛋白质为19.25%,粗脂肪为2.32%。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占肌肉干重比例为68.92%,其中必需氨基酸为31.30%,鲜味氨基酸占26.35%,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色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是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63.38。  相似文献   
78.
弧形筛及生物净化池净化陆基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研究陆基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理想的净化工艺,对山东省烟台市1个大型海水养殖厂的“弧形筛+4级生物净化池”的废水净化系统进行了各项水质指标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系统对悬浮物与无机氮和无机磷的去除效果明显;经该系统处理后,养殖废水的溶解氧、pH值、电导率、温度和盐度在排放前已经达到自然海水的常规值;系统中的细菌总量和弧菌总量依废水流入的次序,在各级净化池之间呈现了下降趋势;净化池中底栖单胞藻则体现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利用废水净化池进行刺参养殖,还可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证明,该套系统易于建造、废水处理能力强,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理想的陆基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79.
双增·双赢     
800尾鱼卖出 16万元天价,财运亨通的杨国林说:“这靠双增点金。” 胶东半岛一场瑞雪,遮蔽了莱州滩涂养殖区一年的喧阗与忙碌,皑皑白雪中透出几分赏心悦目的祥和气息。元月 8月,雪中一面飘舞的红旗引导我们走进朱旺村杨国林的鱼棚中。此时,杨国林正和妻子忙着给鱼池换水。 前年秋天,杨国林建了一个大菱鲆养殖大棚,去年底, 800尾大菱鲆以每公斤 300多元的价格出手,收入 16万多元,如今棚中还存养着 3000多尾成品大菱鲆鱼。财运亨通的杨国林谈起这“天方夜谭”般的变化,反复说:“这真是靠双增工程点石成金。” 农民增收难,则民心不稳,天下难安。 财政增长难,则地方国家机器运转不畅、社会事业难有作为。 解“两难”都离不开一个“钱”字。相争相害,没有出路。治源治本,如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从 1998年开始,莱州市借跻身全省“双增工程”试点市之机,全力实施旨在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双增工程”。 财政支农。从 1998年开始,三年间,省、地、市三级财政每年拔付 2000万元用于扶持“双增工程”项目。区区 2000万元怎样在诺大的农村经济中发挥作用 ?突出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安排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有利于改善农村市场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高效创税建设项目,此为莱州“点石成金”的资金运作原则。  相似文献   
80.
2021年3月-2023年3月,为了准确地对粗须白甲鱼的形态种质标准还和系统分类研究,测量分析了梵净山地区粗须白甲鱼的外部形态特征和框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地区粗须白甲鱼的背鳍是iV-8,腹鳍是ii-8,臀鳍是iii-5,胸鳍是i-14-17,侧线鳞鳞式是47 6/4(V)49,平均的全长是体长的1.2倍,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高和尾柄长的4.82、4.9、11.65、5.56倍,头长分别是眼径、吻长和眼间距的4.19、3.16、2.4倍,粗须白甲鱼的肥满度系数K=1.76±0.27,该鱼的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适宜用幂函数表述,函数关系式为M = 0.0193L2.9623(R2 = 0.9726),体长与肠长间呈线性关系,关系式方程为M = 0.0193L2.9623(R2 = 0.97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