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7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43篇
林业   513篇
农学   306篇
基础科学   297篇
  379篇
综合类   2620篇
农作物   318篇
水产渔业   382篇
畜牧兽医   1421篇
园艺   447篇
植物保护   20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为探究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di-tert-butyl-4-methylphenol,BHT)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防效和防病机制,采用平板法和刺伤接种法测定了BHT对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作用及果实内防御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 BHT对苹果灰霉病的防效最佳,处理苹果后间隔48~96 h接种灰霉病菌,其防效可达68.59%~73.55%,其次为0.2、1.0 mmol/L BHT处理,但防效均低于52.94%。0.1 mmol/L BHT处理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但可显著增强果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其峰值是对照的1.82~5.28倍,且均显著高于单独接种灰霉病菌的处理。此外,单独接种灰霉病菌的苹果果实内丙二醛含量快速升高,最大增幅达251.49%,而BHT处理后丙二醛含量变幅较小,最大增幅仅为83.95%。表明BHT可通过增强苹果果实内防御酶活性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来降低丙二醛的积累,从而提高果实对灰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2.
科学的耕地评价是耕地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的前提,耕地资源认知的深化引领耕地评价研究发展。为明晰耕地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热点动态和未来前景,系统梳理1949—2023年引领耕地资源认知变化的理念、事件和政策,探讨耕地资源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借助文献调查、文献计量分析、理论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阶段耕地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政策支撑、技术方法与代表成果等进行总结,并提出面向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耕地评价研究展望与关键问题。研究表明:1)耕地资源认知按时间顺序可划分为资源本体、资源平衡体和资源综合体3个阶段,认知对象由耕地数量单一维度向耕地数量与质量、数量-质量-生态、实体耕地与虚拟耕地等多维度转变,研究范围也由宜耕地、耕地等实体资源向近远程耦合框架下的全球虚拟耕地拓展;2)各阶段耕地评价的研究重点围绕耕地数量、耕地质量和耕地综合利用展开。在资源本体阶段,侧重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关注本底要素宜耕性;在资源平衡体阶段,注重耕地质量提升,对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进行评价。在资源综合体阶段,评价对象向全球粮食贸易中的虚拟耕地拓展,评价内容关注耕地多功能及功能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因此,未来耕地评价的研究内容需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耕地本体评价需兼顾实体和价值量,耕地质量评价需匹配人类福祉需求,耕地综合评价需考虑多元对象和指标。在评价理论与方法层面应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利用新调查监测手段,丰富精细化耕地资源数据,为进一步拓展资源认知、丰富评价范式、优化耕地保护制度等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3.
[目的]减少甘蔗害虫杀虫剂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方法]选用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和75%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粉剂等4种杀虫剂,在甘蔗种植时一次性施用防治甘蔗螟虫、绵蚜和粉蚧.通过调查、计算各处理的为害株率、防效和农艺性状表现,比较4种杀虫剂的田间药效和增产增糖效果.[结...  相似文献   
164.
白芝麻油脂理化特性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测定了不同产地白芝麻压榨油脂的折光指数、皂化值及不皂化物含量等理化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压榨白芝麻油中脂肪酸成分含量,其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占84%以上;并用胰脂酶选择性水解方法分析了压榨白芝麻油的甘三酯分子结构组成,发现其LOL相对含量最高(22.98% ~25.6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压榨芝麻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13.73 ~ 54.43 mg/(100 g),芝麻素含量为60.14 ~69.10 mg/(100 g);分析测定了不同产地芝麻制取的压榨白芝麻油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白芝麻油4号氧化稳定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5.
温室滴灌条件下水分亏缺对番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确定温室滴灌条件下番茄高产高效的适宜土壤水分控制指标,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在温室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期水分亏缺对番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任何生育阶段发生水分亏缺均会降低番茄叶片光合速率及气孔的开度,进而影响干物质的累积和运转,但不同时期水分亏缺的影响形式及程度有所不同;苗期水分亏缺会抑制番茄的正常生长发育,但水分过高会使植株徒长,不利于光合产物向产量的运移;开花坐果期水分亏缺不仅抑制了番茄的生长发育,而且降低了干物质的累积,并最终影响到产量的形成;成熟采摘期水分亏缺会加速番茄植株的老化,降低最终干物质量,对番茄产量的形成影响最为明显。在不影响番茄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及生理需水情况下,适度水分亏缺(T1处理)可实现高产与高效用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6.
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棉花苞叶器官的边缘和中脉坐标点,并从中提取边缘和中脉的控制点;设计过控制点的B样条曲线插值算法,模拟并重建了苞叶器官的边缘框架,经Delaunay三角化和纹理贴图实现了棉花苞叶器官三维形态的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167.
磷石膏与氮肥混合施用对氨挥发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草甸土和轻度碱化草甸土上进行了磷石膏与尿素和碳铵混合后施用的室内模拟试验,并在轻度碱化水稻土上进行了水稻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磷石膏与氮素化肥混施具有降低氨态氮挥发损失和提高氮素利用率的显著作用,其中以1/2SO4^2-:NH4^+之比为1:1型的磷石膏碳铵和磷石膏尿素可使氨态的近轨损失率降低41.08-50.34%和27.62-33.46%;1:1和2:1型的磷石膏碳铵分别使水稻的氮素利用提  相似文献   
168.
华南建设迹地岩土坡的基本形态和生态整治技术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建设迹地岩土坡的两种分类方法:按成因分为土地开发类、采石取土类和开路填土类;按坡面物质组成又可将其划分为土坡、分化岩坡和岩石坡3类。同时论述了各种类型迹地岩土坡主要性状和环境危害及严重性;概要介绍了迹地岩土坡的生态整治的主要技术探索:(1)适生植物品种选择和组合配置模式;(2)岩土坡面的植被营造技术;(3)抗旱瘠栽培措施。最后对技术应用效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9.
菜园土壤高磷条件对油菜磷、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盆钵试验研究了菜园土高磷条件下对油菜磷、锌颉颃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升高,油菜植株体内的含磷量也在不断升高,但上升的趋势逐渐减缓,其中,茎叶的含磷量始终大于根中的含磷量。而植株的含锌量则有很大的不同,随着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植株根中的含锌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直到趋于平稳,而茎叶中锌的含量随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升高而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下降的变化趋势。这说明油菜的磷、锌颉颃作用是发生在植株体内的一种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0.
土壤沉积物样品中有机碳含量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梁重山  党志  刘丛强 《土壤学报》2002,39(1):135-139
采用微波密闭消解样品的方法来测定土壤/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与重铬酸钾氧化法的结果相比,微波消化法具有操作简单、污染小、快速准确的优点。经F检验法及t检验法检验,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