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茄子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成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0个茄子F1为试材进行花药培养,通过对茄子花药培养过程中基因型、激素配比、预处理等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茄子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成苗体系。研究表明,基因型对茄子花药培养胚状体的诱导影响很大,10个基因型中只有2个诱导出了胚状体。低温(5~6℃)处理2 d是茄子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最适低温预处理条件。其胚状体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 2,4-D1.0 mg/L KT 1.0 mg/L 3%蔗糖。在无激素的1/2MS上生根获得完整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2.
为建立甜瓜杂交种纯度快速鉴定的方法,以杂交新品种‘川蜜脆玉’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利用改良的胚根DNA速提法和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技术检测种子纯度及真实性,并结合大田的形态学鉴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18对SSR引物中,有7对引物在‘川蜜脆玉’F1代及父母本中呈现多态性。其中SSR00398与MU4104-1引物特异性好、条带清晰、父母本条带间隔明显,作为纯度鉴定的引物,鉴定纯度为98.1%,与田间鉴定结合符合率在99%以上,说明这2对引物能够作为‘川蜜脆玉’杂交种纯度鉴定的特异引物进行纯度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大大缩短了甜瓜杂交种的鉴定周期,提高鉴定效率,为甜瓜新品种的杂交种快速鉴定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3.
成都平原不同地区西瓜枯萎病菌致病力差异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成都平原的双流、青白江和德阳旌阳区3个不同西瓜主产区采集到的西瓜枯萎病菌进行病菌分离培养,得到3株西瓜枯萎病菌菌株.以中等抗性的西瓜品种"京欣"为寄主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致病力最强的是来自德阳的Fon3,其次是青白江Fon1和双流Fon2.  相似文献   
24.
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探讨黄瓜嫁接苗比自根苗抗病抗逆性好、光合能力强的机理, 在塑料大棚和高温消毒基质栽培条件下, 用双向电泳(22DE) 技术和质谱(MS) 技术研究了‘黑籽南瓜’与‘津优1号’黄瓜嫁接苗和‘津优1号’黄瓜自根苗叶片的蛋白质变化。嫁接后分别于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测定嫁接苗和自根苗叶片的蛋白质。结果表明, 嫁接苗叶片中新产生了两类蛋白质: 能提高抗病抗逆能力的R蛋白(RGC693蛋白) 和促进萜烯类物质合成的鲨烯合酶, 能促进叶绿体合成的辅酶和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它们的出现可以说明嫁接黄瓜的抗病抗逆能力和光合能力优于自根苗的原因。  相似文献   
25.
为了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上研究小麦的慢条锈性机制,运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条锈菌侵染的2个小麦品种(川麦107和80-8)的对照和发病14 d叶片的差异表达蛋白,从2-D图谱上找到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点P5是在接种并发病的川麦107中新诱导出的一个差异蛋白质.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获得6个蛋白质的肽指纹图谱(PMF),数据库搜索鉴定出2个蛋白质.这2个蛋白质是磷酸核酮糖激酶(Phosphoribulokinase,PRK)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  相似文献   
26.
利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采用浸种、喷施、注入3种处理方法,用以研究诱导川魁芋1号开花情况。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浓度在0.2~1.0 g/L时,都可以促进植株分蘖,诱导植株开花,其中喷施0.2~0.5 g/L的赤霉素对本材料花诱导效果良好,最适浓度为0.2 g/L,开花诱导率达60%,诱导花穗正常。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栽植密度与氮素施用量对榨菜茎瘤形态特征的影响及茎瘤空心发生规律,设置3个栽植密度(行株距为40 cm×40 cm、40 cm×30 cm、30 cm×20 cm)与3个氮素施用水平(100、300、500 kg/hm2),研究不同栽植密度与氮素施用水平对榨菜单茎质量、茎瘤横纵径、空心率及空心指数等指标的影响,并探讨茎瘤各形态指标与空心率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栽植密度30 cm×20 cm搭配300 kg/hm2氮肥施用时能够调控茎瘤形态指标,降低空心率,具有最优产量表现;而在40 cm×40 cm栽植密度下,增施氮肥显著促进茎瘤横纵径,但由于茎瘤空心高发,导致产量明显降低。同时,茎瘤形态特征指标与空心率的相关关系与通径分析表明,茎叶比、单茎瘤鲜质量、腋芽发生率、单茎腋芽发生数与茎瘤横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57~0.75),而与菜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51);对茎瘤空心率直接影响较大的指标分别为茎瘤横径(1.91)与菜形指数(1.38),而其他指标均通过菜形指数作用于空心发生率(-1.24~-0.34),表明菜形指数是影响茎瘤芥空心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横径的伸长为茎瘤空心发生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8.
为了建立杂交黄瓜品种川翠3号的快速纯度鉴定体系,用164对全基因组覆盖的SSR引物对川翠3号及其亲本进行了多态性筛选及纯度鉴定。其中4对引物表现出稳定的共显性,电泳图谱清晰、易分辨,特异性强,对川翠3号种子鉴定纯度为99.0%,真、假杂种编号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可以用来区别其中混杂的母本、父本及其他种子,说明这4对引物组成的指纹图谱能为川翠3号杂交种的真伪鉴定、纯度检测及亲本提纯等提供准确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9.
以黄瓜品种h02、h082、川绿1号为试材,幼苗二叶一心期时进行遮光,然后叶片表面喷施5-氨基乙酰丙酸(ALA)0(CK)、0.01、0.1、1、10、50 mg?L-1等 5个浓度。ALA喷施后0、2、6、10、14 d对黄瓜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并记录黄瓜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遮光时施用低浓度的ALA处理黄瓜幼苗,可促进株高、叶面积等的生长,增加茎粗,提高SOD和POD的活性,减少MDA的积累,当ALA达到一定浓度时促进作用最强,而后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说明ALA可以提高黄瓜幼苗对弱光的耐性,且以1 mg?L-1的ALA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0.
以31份印度南瓜、12份中国南瓜、4份印度南瓜×中国南瓜种间杂种为研究对象,进行老熟南瓜口感评价及营养成分相关性研究,鉴定影响南瓜口感的关键指标,并建立一种科学评价口感的方法。结果表明:供试南瓜材料干物质含量为28.27~219.12g·kg~(-1)(FW),淀粉含量为4.13~93.68g·kg~(-1)(FW),可溶性糖含量为8.48~128.14g·kg~(-1)(FW),纤维含量为2.46~80.94g·kg~(-1)(FW),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2~12.2°Brix(FW),VC含量为17.9~258.2mg·kg~(-1)(FW);含水少、甜、面、质地细腻、平滑的南瓜口感好,反之口感差。从口感与营养成分的整体趋势上看,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纤维含量降低口感变好;反之,口感变差。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剔除了可溶性固形物、VC、纤维含量等贡献率小的营养成分,建立南瓜口感评价公式Y=-5.481+17.974X_1+10.716X_2+12.473X_3(Y为口感得分预测值,X_1为干物质百分含量,X_2为可溶性糖百分含量,X_3为淀粉百分含量),拟合优度指标R~2为0.907,预测口感效果较好。说明利用干物质百分含量、可溶性糖百分含量、淀粉百分含量预测肉用南瓜口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