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养殖前景广阔。为配合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实施,优化和完善罗非鱼养殖配套技术,建立商品鱼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于2009年在小汤山良种繁育中心进行了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现  相似文献   
52.
长吻鮠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长吻鮠Leioeasis longirostris(体质量为771.8~1 047.1 g)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长吻鮠的含肉率为75.69%±0.41%;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5.82%、15.85%、5.31%和0.91%;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62.83%(干计),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25.43%(干计),占氨基酸总量的40.48%;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长吻鮠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9.14,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23.89%(干计);肌肉中脂肪酸含量丰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39.88%,其中EPA、DHA含量分别为3.22%、13.18%。本研究表明,长吻鮠肌肉中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3.
对头洞病地图鱼和正常地图鱼的各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头洞病地图鱼与正常地图鱼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体积和血红蛋白含量之间差异极显著,红细胞比积差异显著,而红细胞长径、红细胞短径、红细胞核长径、细红胞核短径、红细胞核体积、红细胞沉降速度、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白细胞数差异不显著。淋巴细胞、嗜中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栓细胞的大小差异不显著,而淋巴细胞、嗜中粒细胞、单核细胞的百分数含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54.
饥饿对星斑川鲽消化器官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度(19±1)℃、盐度32±1的条件下,对相同规格体质量为(26.02±0.30)g的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分别饥饿5、10、15 d(设为S5、S10、S15组),恢复投喂20 d。采用石蜡切片方法观察星斑川鲽消化器官形态结构,分析饥饿和再投喂对其组织学的影响。形态结构方面,S5组变化相对较小,而S10、S15组变化明显,表现在胃体积缩小,壁变薄;肠管壁变薄变透明,肠系膜因脂肪基本消失而萎缩;肝体积明显缩小,颜色由原来的粉红色变为深黄色。组织结构方面,S5组变化相对较小,而S10、S15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在胃上皮细胞高度减小,细胞界限变得不清晰,胃腺细胞收缩,分泌颗粒减少;肠皱壁高度下降,上皮细胞高度显著降低,纹状缘高度减小甚至消失,杯状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肝组织致密,肝细胞体积缩小,脂质空泡数量减少,细胞界限不明显,排列不规则,细胞内分泌颗粒减少。恢复投喂后,各实验组消化器官形态和组织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恢复投喂结束时,仅S5组恢复到对照组水平,S10、S15组均未达到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星斑川鲽饥饿耐受时间为5~10 d,超过此范围会对星斑川鲽消化系统组织结构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害。  相似文献   
55.
该水库乌鳢在4 ~6 月形成年轮,鳞片上以环片的切割为主要年轮特征。渔获物以2 龄个体为主,体长和体重关系式为 W = 0 .02505 ×L2 .8232 ,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中主要生物学参数为:L∞= 62 .96cm ,W∞= 3006 .2 g,k= 0 .2750 ,t0 = 0 .0108 ,ti= 3 .8 a,Wi= 874 .7g 。总体上看,金沙河水库乌鳢的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56.
细鳞斜颌鲴俗称沙姑子、黄片、青板刁等,属中小型经济鱼类,在我国江河、湖泊、水库等不同环境中均能生活。常见个体重400~500克,最大个体重达3000克,生长较快,易饲养。刺少,肉质鲜美细嫩,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目前我国大部分内陆水域都存在富营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7.
为探讨以蝇蛆粉替代鱼粉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组成和肝脏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450尾初始体质量为(80.26±7.36)g的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平行,进行了饲养对比试验。试验组分别用蝇蛆粉替代基础饲料中20 %、40 %、60 %、80 %和100 %的鱼粉,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养殖周期60 d。试验结果,以蝇蛆粉替代鱼粉,各替代水平组试验鱼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成活率、饲料系数、肌肉中粗蛋白、水分含量、肝脏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除20 %替代组外,其它各试验组鱼的肝体比、脏体比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随着蝇蛆粉替代水平的增加,罗非鱼肌肉中粗灰分、总磷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替代水平不超过40 %时,各替代组试验鱼肌肉中粗脂肪、钙及肝脏超氧化歧化酶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当替代水平不小于60 %时,试验鱼肌肉中粗脂肪、钙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肝脏超氧化歧化酶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性能、肌肉成分和肝脏非特异性免疫作为评价指标,蝇蛆粉可完全替代罗非鱼饲料中的鱼粉。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蝇蛆粉替代鱼粉对锦鲤(Cyprinus carpio L.)生长、体组成、体色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360尾初始体重为(120.24±4.36)g的锦鲤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尾,3个重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用蝇蛆粉替代基础饲料中20%、40%、60%、80%和100%的鱼粉,配置6种试验饲料(G0、G20、G40、G60、G80、G100),养殖周期60 d。结果表明,蝇蛆粉替代鱼粉对试验鱼成活率、肌肉水分、粗灰分、钙、总磷、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无显著差异(P0.05)。蝇蛆粉替代鱼粉G20组-G60组试验鱼的终末体重、WGR、SGR无显著差异(P0.05),而G80组、G100组显著降低(P0.05)。G20组、G40组试验鱼的FCR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G60组-G100组试验鱼FCR显著升高(P0.05)。蝇蛆粉替代组试验鱼的肌肉粗蛋白含量随替代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升高,G20组-G60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G80组、G10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替代组粗脂肪、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随替代水平的增加,均显著降低(P0.05)。蝇蛆粉替代鱼粉对锦鲤体色的影响,除G20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各试验组色度值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以生长性能、肌肉成分、体表色度值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作为评价指标,蝇蛆粉替代鱼粉的比例不宜超过60%。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制备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多肽,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以从罗非鱼鱼皮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对原料,分离制备活性肽,并测定其理化性质。[结果]利用胰蛋白酶在45℃、pH值8、加酶量5%条件下,酶解3h,进而用葡聚糖凝胶G-50通过蛋白质纯化仪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较纯的多肽Y32。电泳得知Y32分子量为4.0456kDa;DSC820e测定Y32的变性温度为57.5℃;调节pH值测定其等电点为8.7;用氨基酸组成分析仪测定Y32氨基酸种类及其含量发现,Y32多肽中共含有19中氨基酸,其中,甘氨酸所占比例最大,符合胶原蛋白氨基酸的基本构成。[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罗非鱼鱼皮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0.
从分别采用ELISA与HPLC法对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量进行检测,ELISA法采用BIOOSCIENTIFIC公司Maxsignal孔雀石绿ELISA试剂盒,HPLC法引用国标GB/T20361-2006,对得出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ELISA法成本较低、检测迅速,可用于待测品的初筛;HPLc法添加回收率较高,检测结果准确,但检测费用较高,适用于孔雀石绿残留的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