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1篇 |
农学 | 16篇 |
基础科学 | 2篇 |
29篇 | |
综合类 | 177篇 |
农作物 | 1篇 |
畜牧兽医 | 21篇 |
园艺 | 10篇 |
植物保护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黄土高原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生长与水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3种立地下的刺槐生长状况与土壤水分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生长中期和生长末期3种立地刺槐的蒸腾速率及与其有关的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初期、中期、末期3个时期半阴坡、半阳坡、阳坡3种立地间土壤水分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半阴坡的蒸腾与半阳坡差异不显著,与阳坡差异极显著,蒸腾速率与光强和土壤水分有明显的相关关系.3种立地条件下刺槐新枝生长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胸径生长与土壤水分显著相关,新枝生长与土壤水分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这说明土壤水分是影响不同立地条件下刺槐生长差异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在陕西省不同生态区中,温湿度、降雨、日照时数等主要气候因子对丹参主要药效成分积累的影响,并对丹参2类主要药效成分积累水平与生境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科学拓展丹参适宜种植区和中药材"成分定向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将相同种源的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种苗于同时期按照统一的人工管理要求,栽植于陕西省3种典型气候区和1个过渡气候带的22个试验区中,通过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平台和陕西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获取各试验区的主要气候因子信息,各试验点选取直径0.3~0.6cm的干燥丹参根条,采用RP-HPLC指纹图谱技术检测丹参主要药效成分,研究不同气候条件下丹参根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和总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积累水平、差异规律及其与生境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丹参根中的酚酸类成分相对含量由南至北基本表现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而酮类成分则随纬度升高显著降低。总酚酸类与总丹参酮类含量的比值为8.44~25.64,具有北高南低的特点;陕北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的总酚酸类与总丹参酮类含量的比值偏高,表现为酚酸高而酮低,其中榆林的总酚酸含量是总丹参酮含量的25.64倍;陕西南部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二者比值高于关中地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和商洛地区暖温带湿润气候区,酚酸类和酮类含量水平均相对较高。丹参根中总丹参酮的积累水平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较强,强弱顺序为年均相对湿度年均0~20cm地温年均水汽压年累积日照时数年均温度年均昼夜温差年活动积温年均风速。【结论】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更有利于丹参酮类物质代谢的积累;丹参酚酸类成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未表现出规律性,气候因子对酚酸类成分的调控机制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43.
两种基因型小麦对PEG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渗透势的PEG-6000溶液胁迫处理2种基因型不同的小麦,分别测其幼苗期叶片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和CAT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胁迫处理下,陕合叶片相对含水量较郑引高;随着胁迫强度增加,陕合小麦脯氨酸含量,除24 h外,随PEG胁迫不断加强表现为逐渐增加;郑引小麦脯氨酸含量,除12 h外,均随PEG胁迫不断加强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同等胁迫程度下,陕合比郑引丙二醛积累量要少,膜损伤程度低;2个品种的SOD活性和CAT活性均随胁迫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4.
为了筛选出合适的测定板蓝根、大青叶中靛蓝、靛玉红含量的方法,对比、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薄层扫描法测定的稳定性、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等。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靛蓝、靛玉红含量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方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由于无法排除提取液中其他成分对靛蓝、靛玉红的干扰,使得测定结果偏高;薄层扫描法不适宜于板蓝根中靛蓝、靛玉红含量的测定,而可用于大青叶中这2种成分的定量,但测定必须在薄层板展开后3 h内完成。可见3种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可用于不同精度下对靛蓝、靛玉红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5.
半夏小块茎悬浮培养及其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半夏小块茎悬浮培养过程中诱导和继代的最佳培养基,并对小块茎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为半夏生物碱的生产及其次生代谢物的调控提供参考。【方法】在添加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增殖半夏小块茎,并建立未分化小块茎的液体悬浮培养体系,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小块茎的总生物碱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块茎中鸟苷、肌苷和葫芦巴碱的含量。【结果】以块茎、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诱导半夏小块茎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0.5mg/LNAA+1.0mg/L6-BA和MS+0.2mg/LNAA+1.0mg/L6-BA;小块茎最适继代培养基为固体1/2MS+0.6mg/LABA;小块茎的液体悬浮培养基为液体1/2MS+0.6mg/LABA。与栽培块茎相比,以块茎及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诱导的半夏小块茎总生物碱含量分别提高了4.46倍和2.07倍。以块茎为外植体诱导的半夏小块茎中,鸟苷和葫芦巴碱的含量分别是栽培块茎的10.6和2.5倍;而肌苷含量降低,约是栽培块茎的1/3。以叶片叶柄为外植体诱导的半夏小块茎中,鸟苷和葫芦巴碱的含量分别比栽培块茎增加了1.1和1.9倍,肌苷含量约为栽培块茎的1/4。【结论】半夏组培小块茎可作为一种模式材料,用于半夏生物碱的生产以及鸟苷、肌苷和葫芦巴碱的代谢调控。 相似文献
46.
以西农薏苡二号为材料,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研究拔节期薏苡光合速率的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薏苡净光合速率为10.4 ̄29.8μmol/(m2·s),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的峰值出现在上午11:00时,中午11:00 ̄15: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比上午9:00 ̄11:00时和下午15:00 ̄17:00时的平均净光合速率高7.8μmol/(m2·s)和6.6μmol/(m2·s)。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峰值均出现在15:00时。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温度。薏苡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1 ̄37℃,相对湿度33% ̄44%,光合有效辐射在470 ̄710μmol/(m2·s)。 相似文献
47.
48.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鼠尾草(S.japonica)、绒毛鼠尾草(林芝丹参)(S.castanea f.tomentosa)的叶、根以及丹参毛状根及其培养液中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鼠尾草属植物的叶和根中有效成分种类及含量存在差异。脂溶性有效成分分布在这3种鼠尾草属植物的根部,而水溶性有效成分在其根和叶均有分布。丹参毛状根及其培养液中仅含有4种脂溶性成分,并未检测出水溶性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49.
土壤干旱对黄土高原4个乡土禾草生长及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盆栽试验,人工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对黄土高原4个乡土禾草长芒草、冰草、无芒隐子草、白羊草的生长及水分利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各草种耗水量明显减少;不同草种单株耗水量差异明显,表现为:白羊草>冰草>无芒隐子草>长芒草,最高日、旬、月耗水量差异明显,中度和重度水分亏缺下的最高耗水日比适宜水分下的提前10d左右。1d中的最大耗水高峰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有提前的趋势。4个草种株高生长和单叶叶面积明显受土壤水分含量影响,均表现为:适宜水分>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土壤干旱下长芒草和无芒隐子草受抑制程度显著大于冰草和白羊草;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和干旱时间的延长,长芒草和无芒隐子草的叶片组织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明显降低,冰草和白羊草则一直能维持较高含水量,且下降幅度小,稳定性好;长芒草和无芒隐子草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useefficiency,WUE)随干旱加剧而降低,两者属于低耗水、低WUE草种,冰草和白羊草在中度干旱下WUE最高,相比白羊草,冰草属于低耗水、高WUE草种,白羊草属于高耗水、高WUE草种。 相似文献
50.
酸枣仁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优化酸枣仁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酸枣仁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乙醇体积分数、液(体积,mL)料(质量,g)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总黄酮提取量为因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总黄酮提取量与3个影响因素不能用线性关系进行描述,采用二次多项式的拟合效果较好,复相关系数R2=0.887 9,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优选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4%,液料比40mL/g,提取时间35 min;最佳工艺验证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差2.30%,总黄酮提取率达到95.05%。【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快速、简便地优化酸枣仁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所建模型预测性良好,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