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分析了我国小杂粮生产概况、出口现状、资源优势和发展机遇以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小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2.
超声波法提取苦荞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正交法确定提取工艺参数,并与常规热回流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法优于常规热回流提取方法.超声波的最佳提取条件:使用80%乙醇,在温度75℃,料液比1∶20条件下提取20 min,连续提取2次,黄酮的总提取率可达99.7%.  相似文献   
33.
马铃薯试管苗扦插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微型薯虽然已广泛用于生产中,但由于研究机构较多,所选用的扦插基质、培养方法不同,其中的很多技术仍在不断研究改善,如扦插密度.扦插密度的选择除了与品种等因素有关外,与扦插基质也密切相关,不同的扦插基质由于理化性质不同,保水、肥和供水、肥能力有差异,最佳扦插密度也不同.本试验所用的扦插基质是泥炭与砂子体积按3∶1混合,旨在得出用该扦插基质生产微型薯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34.
针对设施蔬菜种植过程存在漏播、重播问题,设计基于卡尔曼滤波PID控制技术的精量排种器。分别对排种器关键组件和监测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建立传感器实时监测车速信号的控制系统,同时以不同作物株距值共同作为控制依据,补偿融合卡尔曼滤波的PID控制方法,通过调控电机保持转速的稳定性,从而实现精量播种。仿真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的引入,对噪声干扰起到良好抑制作用,可提高系统稳定性。以排种盘转速和行走速度为变量,以株距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和株距变异系数为指标,进行两因素五水平的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台架试验表明:在不同车速下,株距变异系数均在规定的≤35%指标范围内,排种盘转速为10 r/min,行走速度为1.6 km/h时,株距合格率为95.9%,重播率为29%,漏播率为1.9%,株距变异系数为12.1%,满足设施蔬菜的精量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35.
小杂粮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我国小杂粮产区存在的干旱、风蚀沙化和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比较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和传统耕作技术的缺陷,提出了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采用整株覆盖、留茬覆盖等适于北方旱区的小杂粮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6.
荞麦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不同生育时期的甜荞和苦荞乙醇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基础上,利用体外法研究了荞麦提取物的总抗氧化性及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变化趋势一致,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盛花期达到最高,苦荞含量高于甜荞,达0.05显著水平;两品种的乙醇提取物均有显著的抗氧化性,与甜荞相比,苦荞的总抗氧化活性以盛花期最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也最强,清除率达57.1%;回归分析表明,荞麦的总酚含量与总抗氧化性及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可达0.90以上。  相似文献   
37.
在长城沿线风沙区,设置带型150cm(DX1)、带型120cm(DX2)、带型80cm(DX3)、双沟覆膜(DX4)、平膜穴播(DX5)、露地平作(CK)6种微集水种植模式,研究各模式对黑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平作相比,微集水种植模式条件下土壤表层含水量高,黑豆生育期提前,叶面积、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不同微集水模式中,双沟覆膜集水效果最为明显,黑豆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露地平作提高19.6%和31.4%,其他栽培模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微集水技术具有较好的聚雨保墒效果,能明显提高黑豆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8.
东北和新疆小杂粮生产及市场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良繁处委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全国小杂粮专家于 2 0 0 2年 7月 2 0日~8月 1 9日对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及新疆小杂粮生产、市场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与种子管理站、农业局、农垦总局、农科院、外贸等单位座谈、生产实地考察、市场调研 ,对东北及新疆的芸豆、绿豆、小豆、荞麦等小杂粮生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1  2 0 0 2年北方杂粮生产形势1 .1 播种面积增幅较大由于 2 0 0 1年全国芸豆、绿豆、荞麦、小豆等小杂粮市场看好 ,加之 2 0 0 2年春季降雨量增加 ,未受春旱影响 ( 1 998~ 2 0 0 1年干旱严重 ) ,2 0 0 2年…  相似文献   
39.
干旱条件下糜子叶片衰老与保护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干旱棚栽培条件下以宁糜13号、内糜5号和晋糜4号糜子品种为材料,观测分析不同品种花后叶片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SOD、CAT、POD)以及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各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CAT、POD活性均在开花14 d后逐渐下降,MDA含量随着叶片的衰老而升高;参试品种叶片衰老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衰老进程存在差异。与内糜5号和晋糜4号相比,宁糜13号叶绿素下降幅度小,各功能叶片衰老过程中SOD、CAT活性下降较慢,POD活性下降较快,MDA含量增加幅度小,叶片功能期长,衰老缓慢,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干旱条件下,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而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0.
对2006~2007年连续两年参加国家芸豆品种区域试验的8个品种(品系)在38个试点的数据资料,应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秩次分析法对产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产量性能及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YD02-11(CK1)属于高产、稳定性品种,其余的7个品种都处于中产区域,YD02-06(i=5)属于较高产、稳定性品种,YD02-01、YD02-02、YD02-07、YD02-12(i=1,2,6,8)属于较高产、中等稳定性品种,YD02-03、YDO2-O4(i=3,4)属于较高产、不稳定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