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34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以南疆香梨园为对象,分析不同管理方式对梨园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梨园生草和覆盖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表现为生草>覆盖>清耕>免耕,生草和覆盖较清耕分别提高64.17%、31.76%。各处理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最多,真菌最少。各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覆盖和生草0-40 cm土层的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都高于免耕和清耕,脲酶活性在各处理中差异不明显。细菌与蔗糖酶、脲酶呈极显著正相关,放线菌与蔗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菌、真菌、放线菌与过氧化氢酶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真菌是影响蔗糖酶和脲酶的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2.
【目的】N_2O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潜在增温作用约为CO2的190~270倍,为准确掌握源自肥料的N_2O损失状况。【方法】以6年生‘库尔勒香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15)N示踪技术,密闭式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梨园土壤N_2O排放通量、累积量和Ndff值(~(15)N尿素对土壤氮素气态损失的贡献率)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施肥、灌溉及温度均会影响梨园土壤N_2O排放通量、累积量及Ndff值。施肥后N_2O排通量、累积量和Ndff值,在施基肥和追施肥处理的4 d后均达到峰值;土壤N_2O排放量在灌水时期明显增加,且土壤N_2O排放通量表现为下午(16:00—20:00)中午(12:00—16:00)上午(8:00—12:00)夜间(20:00—8:00),土壤N_2O累积量表现为夜间(20:00—8:00)下午(16:00—20:00)中午(12:00—16:00)上午(8:00—12:00);土壤N_2O排放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01)。~(15)N尿素贡献的~(15)N_2O的Ndff值变化表现为下午(16:00—20:00)中午(12:00—16:00)上午(8:00—12:00)夜间(20:00—8:00)。源于土壤原有氮素的N_2O排放量为0.893 3 g·plant-1,占N_2O总损失量的87.43%;而源自肥料的N_2O损失量为0.1284 g·plant-1,仅占总损失量的12.57%。【结论】‘库尔勒香梨’果园N_2O排放主要源于土壤原有氮素的N_2O排放。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明干旱区绿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盐渍化特征,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有效利用提供支撑。[方法]运用GPS定位技术对塔河下游灌溉用水、地下水以及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分不同季节进行调查与采样,并结合室内测定结果,对灌区内的盐分、盐分离子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土壤呈碱性,盐分类型主要为硫酸盐—氯化物型,盐分含量在2.44~118.05g/kg之间,pH值范围在8.05~8.34之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盐分含量和pH值在各季节的整体变化均表现为:盐荒地>盐碱草地>耕地和林地。从不同土层深度来看,耕地的盐分在6月和10月呈表聚型,在3月和12月无明显规律,盐荒地和盐碱草地在不同季节下不同土层深度的盐分变化均呈明显的表聚型,林地在各季节下无明显规律。研究区受水库地理位置影响地下水水位较浅(1.4~3.51 m),地下水矿化度较高(1.56~21.30 g/L),灌溉用水、地下水中的盐分离子均以Na+和Cl-为主。[结论]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盐渍化特征主要是受地表覆盖度、作物种植类型、灌溉事件等...  相似文献   
8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渭-库绿洲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定量评价渭干河—库车三角州绿洲(简称渭—库绿州)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为该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规划以及土壤质量的管理与治理服务。[方法]基于渭—库绿洲实地采样数据,利用土壤质量评价指标,采用土壤质量指数(SQI)综合评价法,在ArcGIS 9.3软件支持下对研究区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质量指数的平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土壤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林地耕地荒漠灌丛盐碱草地,其中林地的平均土壤质量指数为0.48,盐碱草地的平均土壤质量指数为0.24。[结论]从空间分布上,渭—库绿洲的土壤质量总体处于中低水平,只有研究区中部区域具有较高水平的土壤质量。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5.
为明确不同冬灌制度的应用效果,以南疆膜下滴灌棉田为研究对象,选取每年冬灌处理(CK)、不冬灌处理(H1)及隔年冬灌处理(H2)3种冬灌制度,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冬灌后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各处理间0~20 cm土层土壤总盐含量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H1和H2处理显著降低了脲酶(0.96%~1.35%)和转化酶活性(1.17%)以及微生物量氮含量(4.21%~7.03%),但H2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14.30%)、全氮(14.29%)、全磷(4.55%)和全钾(7.40%)含量;H1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质(6.03%)、全磷(12.5%)和水分(23.08%)含量,提高了微生物量碳氮比(7.37%)。(2)不同处理下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以及真菌群落的丰度无显著差异,但与CK相比,H1和H2处理显著提高了真菌的辛普森指数(4.12%~ 4.55%)。此外,H1较CK处理提高了细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真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H2较CK处理提高了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真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细菌的群落结构主要受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别受转化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在无法保证每年冬灌用水的情况下,隔年冬灌更有利于保障膜下滴灌棉田的土壤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86.
氮磷钾不同配比滴灌施肥对灰枣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水肥处理,分析不同氮、磷、钾肥施肥配比对灰枣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促进枣果对N、K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施入量过高则抑制P元素的吸收;增施磷肥促进枣果对P、Ca元素的吸收和积累,施入量过高则抑制N、K、Mg元素的吸收;增施钾肥促进枣果对N、Zn、Mn元素的吸收和积累,而施入量过高则...  相似文献   
87.
滴灌条件下水氮耦合对南疆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霞  柴仲平  蒋平安 《核农学报》2011,25(5):1042-1046
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水氮处理,分析水氮耦合对南疆红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高氮能显著增加果品的重量,但对改善果形无益。较高的水分供应和适宜的氮素能改善果实的着色情况且以中氮配中水和高水果实着色最好。高水比中水和低水处理表现出更高的可溶性固形物;氮素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提高果实硬度,高氮不利于果实内含物的积累;果...  相似文献   
88.
新疆自治区南部阿克苏地区是新疆红富士苹果的主要产区。以该区红富士苹果为对象,设置不同水氮处理,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果实中6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分析了不同施肥、灌溉水平对各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适中条件下增施氮肥量可以提高苹果果实中Ca,Mg,Zn的含量;适度的灌水量和氮肥供应能维持Fe元素含量保持较高的水平,灌水量和氮肥供应过高、过低均不利于苹果果实中矿质Fe的积累。Cu和Mn含量与氮肥施用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9.
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盐生植被进行双向指示种分类和模糊数学排序,结果显示:以柽柳和芦苇为优势种的群落V具有最强的耐盐能力;以柽柳、盐穗木和盐节木为共优势种的群落Ⅲ耐盐能力次之;以梭梭为单优势种的群落Ⅳ耐盐能力相对较弱;其他植物群落则属于中间过渡类型.柽柳、盐穗木在高盐环境下,具有很强的种间竞争能力,是绿洲盐渍化环境...  相似文献   
90.
新疆奶牛养殖及粪污处理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新疆北部依据现状奶牛养殖的分布特点,分别在呼图壁、玛纳斯两个奶牛养殖大县进行奶牛养殖与粪污处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奶牛养殖主要有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和散户养殖三种模式,但仍以散户养殖为主;规模养殖只使用精饲料,而无任何自配料.小区养殖与散户养殖对牛犊和干奶牛却不使用精饲料,对产奶牛进行精饲料与自配料的搭配.小区养殖搭配比为1∶4~4.5.散户养殖搭配比为1∶2.2;养殖奶牛产生的粪污处理方式有三种,规模养殖以好氧处理为主,散户养殖采用厌氧处理,而小区养殖不做处理.粪污用途主要是还田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