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34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以新疆阿克苏地区特色经济林(苹果、香梨、灰枣、核桃)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阿克苏市红旗坡农场、柯克亚林管站、实验林场和核桃林场,以农户为单元进行施肥调查。结果表明:4种果树在基肥使用上均以羊粪为主,有时辅以少量油渣;追肥则以二胺、尿素和氨基酸铵为主;施肥量呈现苹果>香梨>灰枣>核桃的递减趋势,盛果期果树施肥养分N∶P2O5∶K2O依次为1∶0.92∶0.08,1∶0.94∶0.02,1∶0.72∶0.03和1∶1.35∶0.06;施肥次数和时期因当地气候和果园灌水时间而产生差异,施肥次数依次为3,4,5,3次。  相似文献   
112.
【目的】N_2O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潜在增温作用约为CO2的190~270倍,为准确掌握源自肥料的N_2O损失状况。【方法】以6年生‘库尔勒香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15)N示踪技术,密闭式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梨园土壤N_2O排放通量、累积量和Ndff值(~(15)N尿素对土壤氮素气态损失的贡献率)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施肥、灌溉及温度均会影响梨园土壤N_2O排放通量、累积量及Ndff值。施肥后N_2O排通量、累积量和Ndff值,在施基肥和追施肥处理的4 d后均达到峰值;土壤N_2O排放量在灌水时期明显增加,且土壤N_2O排放通量表现为下午(16:00—20:00)中午(12:00—16:00)上午(8:00—12:00)夜间(20:00—8:00),土壤N_2O累积量表现为夜间(20:00—8:00)下午(16:00—20:00)中午(12:00—16:00)上午(8:00—12:00);土壤N_2O排放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01)。~(15)N尿素贡献的~(15)N_2O的Ndff值变化表现为下午(16:00—20:00)中午(12:00—16:00)上午(8:00—12:00)夜间(20:00—8:00)。源于土壤原有氮素的N_2O排放量为0.893 3 g·plant-1,占N_2O总损失量的87.43%;而源自肥料的N_2O损失量为0.1284 g·plant-1,仅占总损失量的12.57%。【结论】‘库尔勒香梨’果园N_2O排放主要源于土壤原有氮素的N_2O排放。  相似文献   
113.
不同土壤管理措施下南疆果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霞  陈新燕  柴仲平  李建平 《草业科学》2012,29(7):1023-1027
以新疆南部苹果(Malus domestica)园为对象,研究分析了不同管理方式对果园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方式下南疆果园土壤中微生物总数量表现为,覆草>生草>免耕>清耕。覆草区和生草区微生物总数量分别比免耕区增加32.90%和11.63%,比清耕增加38.09%和15.99%,果园土壤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真菌含量最少。微生物数量垂直分布规律特征明显,各处理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以0~20 cm土层最高,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不同管理方式下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3种酶活性特征表现为,覆草>生草>免耕>清耕,且3种酶活性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微生物数量分布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开展耕地土壤肥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常量元素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分布差异明显,在山区和河谷地带其含量分布较高,在断陷盆地和丘陵地带分布较为相近,在戈壁沙漠地带分布最低;土壤微量元素在不同地貌部位分布的差异相对较小,表现为山区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于其它地貌类型;提出六项治理措施对富蕴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科学治理,从而提高耕地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15.
基于库尔勒香梨叶片营养分析的诊断施肥综合法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产果园和高产果园的库尔勒香梨叶片为试材,应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测定和统计分析了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以期建立库尔勒香梨营养诊断指标,为指导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筛选出N/Mg、N/Mn、N/Cu、P/Mg、P/Fe、P/Mn、P/Cu、K/Mn、K/Cu、Ca/Mg、Ca/Mn、Ca/Cu、Mg/Fe、Mg/Cu、Mg/Zn、Fe/Mn、Fe/Cu、Fe/Zn、Mn/Zn和Cu/Zn作为库尔勒香梨营养元素诊断的DRIS参项,并初步提出DRIS标准;通过DRIS指数计算,20a树龄库尔勒香梨低产果园的养分平衡总体水平较低,需肥顺序为PNCaKZnFeMgMnCu。  相似文献   
116.
土壤管理方式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新疆南部苹果园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下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各处理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覆革>生革>免耕>清耕.各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0~4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表土层中有机质增加较深层土壤更为显著.土壤速效养分值都较清耕高.生草区0~20 ...  相似文献   
117.
运用数量生态学的方法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盐生植被及其土壤化学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和土壤pH值与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负相关关系显著(P<0.05),而与优势度指数(C)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盐分是影响这一地区植被分布的关键因子,同时土壤pH值也对该区...  相似文献   
118.
不同施肥处理对香梨膨果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利用CIRAS-2型光合仪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库尔勒香梨膨果期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香梨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峰型较弱或不明显,具有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呈双峰型,气孔导度峰型明显而气孔限制值峰型较弱.胞间CO2浓度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呈双谷型.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则呈单谷型.施肥对香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都有显著影响.不同施肥处理下,香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施肥效应均表现为:N>P>K.光合特性施肥效应各不相同,净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K>P>N,蒸腾速率表现为:P>N>K,气孔导度表现为:K>N>P.  相似文献   
119.
以滴灌为条件设置不同水肥处理,研究水氮耦合对枣树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年生长周期内枣树枝干生理生长在夏季最快,叶片生理生长在春季最快;在设计水平范围内,土壤中增施氮肥和增加灌水量均能促进枣树基径、树高和梢条的生长发育,提高叶面积指数,但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叶片厚度和叶绿素含量;另外,增加土壤含水量还会降低枣树果实的单果重和果形指数;通过模型建立与分析,二因素对枣树产量的作用顺序为:施氮量>灌水量,水氮对产量具有协同效应,以枣树产量为目标,推荐灌水量和施氮量分别为:5 250~6 000m3/hm2和300~375kg/hm2。  相似文献   
120.
石河子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石河子市1996、2000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动态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Costanza R.等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公式计算了该区各研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内,土地利用结构整体变化显著,部分土地类型面积变化明显.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则表现为增加趋势,而草地和水域的面积变化不大;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两增三减的趋势:林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耕地、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总体来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整个研究期间呈增加趋势,即从1996年的2540.3×105元增加至2004年的2651.4×105元;通过对研究区生态系统各单项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分析,发现在整个研究期间各单项服务功能变化程度有所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导致了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明显,单项生态服务功能差异显著,生态服务功能总体呈增加趋势.土壤形成与保护和废物处理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大,达18 %以上.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有一定的贡献,其构成比例在10 %~15 %之间.原材料和娱乐文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较小,其所占比例在5 %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