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54篇
农学   124篇
基础科学   46篇
  65篇
综合类   435篇
农作物   127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54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以初始体质量(42.20±0.34)g团头鲂为研究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胆碱对高脂胁迫团头鲂肝脏抗氧化、组织结构和免疫力的影响。实验采用2×2因子设计方法,共配置2个脂肪水平(5%和15%)和2个胆碱水平(1200和2200 mg/kg)的等氮饲料4组。养殖实验在室内循环水系统中进行,养殖周期为8周。养殖实验结束后进行血液和肝脏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等的检测分析,以及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当饲料中添加1200 mg/kg胆碱时,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团头鲂肝脏脂肪含量和甘油三酯浓度显著增加,而血浆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则显著上升;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等显著升高;血液中白细胞数、溶菌酶活性、总蛋白和球蛋白水平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显著降低;超微结构观察到肝细胞中存在大量脂滴,伴随着细胞核变性、核膜残缺、线粒体水肿等异常现象。这些结果表明高脂日粮不仅导致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损伤,而且造成肝脏氧化应激和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在高脂饲料(15%脂肪)中添加2200 mg/kg胆碱,可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血浆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肝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显著提高白细胞数和球蛋白水平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同时肝细胞形态及细胞器结构也趋于正常。研究表明,添加适量胆碱能够减少肝脏脂肪沉积,维持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并增强团头鲂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免疫力,继而保持鱼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2.
正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适应广温广盐,与罗氏沼虾、斑节对虾为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从美国引进,并于1992年突破育苗难关,进行全国各地推广养殖。因其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迅速被国内消费市场接受。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提升与海水养殖疾病爆发,淡水养殖南美北对虾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1]。四川作为对虾消费大市  相似文献   
173.
草鱼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养殖生产中草鱼维氏气单胞菌病的防治方法,从广东省清远市某水产养殖场濒死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体内分离到1株致病菌20160426,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分析的结果表明,该菌株对草鱼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 87×105cfu/g,且该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西丁、氨曲南、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吡肟等药物高度敏感,在草鱼养殖生产中可选择这些药物防治该疾病。  相似文献   
174.
水产麻醉剂丁香酚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不仅对食源性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也对水产致病菌具有潜在的抑菌效力。为探讨丁香酚对水产养殖业主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文章初步开展了丁香酚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抑菌效果研究。丁香酚质量浓度为6 400μg·mL-1时,鳗弧菌培养平板中抑菌圈直径为(21.13±0.74) mm,表明鳗弧菌对此浓度的丁香酚表现为极敏。吸光度测定结果显示微孔中丁香酚质量浓度≥400μg·mL-1时弧菌没有生长,表明丁香酚对鳗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400μg·mL-1。取400μg·mL-1、800μg·mL-1和1 600μg·mL-1微孔中溶液涂抹于培养平板继续培养24 h,质量浓度≥800μg·mL-1时鳗弧菌没有生长,表明最小杀菌浓度(MBC)为800μg·mL-1。研究结果表明丁香酚对鳗弧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5.
剖析海域利用变化的演进过程和特征规律,建立有效的海域利用变化动态模型,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制定切实有效的海域利用管理政策,保障中国陆海统筹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以中国锦州市海岸海域为对象,基于城镇距离、河流距离、交通线距离等6个驱动力因子,以研究区锦州市海域利用类型等数据为基础,借助Dy...  相似文献   
176.
耕地保护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耕地保护导致生态用地加速流失造成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往往被忽略。以武汉市为例,采用模型模拟的方法,利用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LANDSCAPE模型设定严格、适度耕地保护情景,进而基于InVEST模型定量评估耕地保护对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为科学认识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结果表明:(1)严格、适度耕地保护情景下武汉市2020年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适度耕地保护情景,严格耕地保护情景下,位于武汉市东北地区的低水源涵养区分布范围明显增多,高水源涵养区分布明显较少;(2)在水源涵养总量方面,严格耕地保护情景下的水源涵养总量为4.33×108 m3,适度耕地保护情景下的水源涵养量为4.58×108 m3,两者差异显著。(3)严格、适度耕地保护情景中草地、林地、水体等生态用地的水源涵养总量分别为1.06×108 m3,1.27×108 m3。其中林地水源涵养量最高,水体、草地次之。  相似文献   
177.
高温热害是影响南充市水稻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研究该市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及与水稻产量波动的关系,为稳定该地区水稻产量、保障水稻正常生产提供科学参考。笔者利用南充市7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高温热害发生频次的时空分布规律。同时,借助小波分析工具,结合南充市高坪区1981—2014年的一季稻产量资料,分析高温热害对南充市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充市高温热害主要以轻度为主,中度次之,重度最少,总热害发生频次表现为先减后增的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频次较低,研究区南方的高温热害多于北方;高温热害与相对气象产量在2000年后存在3~4年的显著反向共振周期。高温热害是影响南充市2000年后水稻产量波动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本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制定高温热害防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8.
从茶树(Camellia sinensis)转录组数据库中获得6个与儿茶素合成相关的MYB转录因子,对其进行蛋白理化性质与结构功能预测、核定位信号和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通过同源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与儿茶素合成相关的6个MYB蛋白都属于亲水性的非分泌蛋白,定位在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上,其空间结构主要是α-螺旋和β-转角;保守结构域的分析发现除了comp159173_c0基因,其余5个都属于SANT超家族基因成员。系统进化树显示6个MYB蛋白形成4个分支,显示出各自间较远的亲缘关系。差异表达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6个MYB转录因子与儿茶素合成代谢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9.
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引进2个双孢蘑菇新品种(W192和福蘑38),对其进行品比试验及示范研究,以As2796为对照,比较其产量、菇质、形态特征等,分析其在闽南地区的种植适应性。品比试验结果显示2个新菌株的菌丝长势和菇质均要优于对照。规模示范栽培结果显示福蘑38平均产量为18.4 kg/m2,比对照增产7.9%。菌种播种后萌发快,出菇早,转潮较明显;子实体多单生,平均单粒重23.6 g,子实体结实,不易开伞,鲜菇商品性状明显优于对照。由此可见,双孢蘑菇新菌株福蘑38可以在闽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0.
选择贵州省正常运行状态下的3种不同植物配置的生活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定期测定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磷酸盐、氨氮、总磷(TP)等水质因子。结果表明,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茭白(Zizania latifolia)+美人蕉(Canna indica)+水葱(Scirpus validus Vahl)+睡莲(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的植物配置对COD、磷酸盐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86.36%、73.20%;BOD的去除率以水葫芦(Eichoimia crassips)+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美人蕉+再力花(Thalia dealbata)+香蒲植物组合为最好,达到81.28%;氨氮、总磷的去除率以风车草+再力花+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千屈菜(Lythrun salicaria)+水葫芦+美人蕉+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的植物组合为最高,分别为75.96%和72.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