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冻融循环过程中虾过敏原的免疫原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将过敏原提取物在-3,-20和-80 ℃的贮存条件下反复冻融1~5次,通过测定每次冻融后的蛋白浓度,过敏原免疫原性等探讨过敏原在不同温度循环下的变化,分析冻融循环对过敏原提取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虾过敏原提取物在-80、-20、-3 ℃冻融循环5次时,蛋白浓度分别下降33.1%、30.0%和24.2%;在-80和-20 ℃冻融循环4次时,主要过敏原条带发生降解,-3 ℃冻融循环5次,主要过敏原条带不会发生变化。在-80和-20 ℃冻融循环5次以及在-3 ℃冻融3次时,过敏活性降低;在-80和-20 ℃冻融5次,主要过敏原的免疫印迹条带消失,在-3 ℃冻融的免疫印迹条带没有变化。因此,应尽量减少过敏原蛋白冻融次数,保证贮存在-80和-20 ℃的过敏原冻融循环4次以内以及-3 ℃冻融循环2次以内,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
溯源编码与标识技术是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的关键,参照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通过研究EAN/UCC-13码和EAN/UCC-128码,建立了基于EAN/UCC-128编码方式的鲆鲽类产地溯源的编码方案;在研究确定标签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尾部捆扎、不同部位嵌挂等不同标识方法,建立了单尾标签标识技术,系统的建立了产地标识方法,为鲆鲽类产品进行产地追溯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方法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养殖到消费终端的全程可追溯。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标识标签脱落率小于2%,标签浸泡30 d条码信息识别准确率可达到近100%。  相似文献   
93.
镉对海湾扇贝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分5个浓度进行Cd2 对海湾扇贝的急性毒性实验,利用概率单位和浓度对数作线性回归,得出Cd2 对海湾扇贝在24、48、96小时的半致死量LC50,其值分别为5.85、4.52、3.45mg/L。并计算出Cd2 对海湾扇贝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0345 mg/L。  相似文献   
94.
食品中农药及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食品中农药及药物残留分析常用的提取、纯化和浓缩等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详细阐述了最新发展起来的两种农药和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免疫分析法和传感器技术的原理。  相似文献   
95.
采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从水产品食用安全角度研究了海带、裙带菜、紫菜提取液和不同浓度的三价砷(As^3+)、五价砷(As^5+)、二甲基砷(DMA)的遗传毒性效应,结果表明:用海藻提取液(总砷含量2mg/L、5mg/L、10mg/L)处理蚕豆根尖细胞12、24、36小时,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用As^3+、DMA(浓度为100μg/L、200μg/L)处理蚕豆根尖细胞12、24、36小时,细胞微核总数和微核率都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As^5+溶液(浓度为100μg/L、200μg/L)处理蚕豆根尖细胞相同的时间,对微核率的影响要小于As^3+、DMA的影响。含砷的海藻提取液对蚕豆粮尖细胞几乎没有遗传毒性,海藻是安全可食的;遗传毒性大小顺序为As^3+〉DMA〉As^5+。  相似文献   
96.
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模式已在我国北方得到推广和普及,由于养殖设施、养殖技术等细节上的不同,造成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还偶发质量安全问题。通过研究养殖环境及养殖生产中影响大菱鲆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调研国内多家大型养殖企业,针对养殖场设计、苗种、水质、饲料、药物、日常管理6个方面,提出了操作性、适用性更强的大菱鲆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这将对规范大菱鲆养殖技术与提高大菱鲆质量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海水和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呈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使用同种饲料喂养的海水和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进行了感官评价、一般成分和呈味物质分析。海水养殖对虾感官评价总体得分高于淡水养殖对虾,海水养殖对虾在鲜味、甜味上优于淡水养殖对虾,而淡水养殖对虾带有明显的土腥味(P<0.01)。海水养殖对虾的灰分高于淡水养殖对虾,粗蛋白、水分及有机酸含量两类对虾差异不大。通过分析氨基酸、核苷酸、甜菜碱和有机酸等呈味物质,发现主要是谷氨酸、AMP、IMP、甜菜碱这几种物质对两类对虾的口味差异起着重要作用,其他成分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8.
99.
海产品中砷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广西省检出紫菜(Porphyra)中无机砷"严重超标",引发了海藻能否安全食用的讨论,造成藻类生产企业难以为继,严重影响到海藻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0.
以沉水樟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通过试验设计得到沉水樟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2 mg/L(pH=6.0),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1/2MS+6-BA 0.8 mg/L+NAA 0.05 mg/L+Na2S2O3150 mg/L(pH=5.5)和1/2MS+IBA 1.0 mg/L+NAA 0.05 mg/L,增殖系数达到2.5,有效生根率达到96%,且在增殖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Na2S2O3,解决了新抽芽顶梢或叶枯顶或掉叶难题,为沉水樟快繁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