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贻贝等六种软体动物磷脂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洪 《水产学报》2000,24(2):175-179
对紫贻贝、栉孔扇贝、褶牡蛎、杂色哈、缢蛏、毛蚶六种贝类的磷脂作了比较研究,对它们的出肉率、总脂、中性脂、极性脂、磷脂及其组分、脂肪酸的组成做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六种贝类的磷脂特性有一定的差异、牡蛎中磷脂酰肌醇含量特别高。心磷脂只有牡晟和毛蚶中被检测出,毛蚶中含PEA,而无DHA。六种贝类共同特点是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之和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102.
海水和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呈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使用同种饲料喂养的海水和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进行了感官评价、一般成分和呈味物质分析。海水养殖对虾感官评价总体得分高于淡水养殖对虾,海水养殖对虾在鲜味、甜味上优于淡水养殖对虾,而淡水养殖对虾带有明显的土腥味(P<0.01)。海水养殖对虾的灰分高于淡水养殖对虾,粗蛋白、水分及有机酸含量两类对虾差异不大。通过分析氨基酸、核苷酸、甜菜碱和有机酸等呈味物质,发现主要是谷氨酸、AMP、IMP、甜菜碱这几种物质对两类对虾的口味差异起着重要作用,其他成分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3.
104.
冻融循环过程中虾过敏原的免疫原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将过敏原提取物在-3,-20和-80 ℃的贮存条件下反复冻融1~5次,通过测定每次冻融后的蛋白浓度,过敏原免疫原性等探讨过敏原在不同温度循环下的变化,分析冻融循环对过敏原提取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虾过敏原提取物在-80、-20、-3 ℃冻融循环5次时,蛋白浓度分别下降33.1%、30.0%和24.2%;在-80和-20 ℃冻融循环4次时,主要过敏原条带发生降解,-3 ℃冻融循环5次,主要过敏原条带不会发生变化。在-80和-20 ℃冻融循环5次以及在-3 ℃冻融3次时,过敏活性降低;在-80和-20 ℃冻融5次,主要过敏原的免疫印迹条带消失,在-3 ℃冻融的免疫印迹条带没有变化。因此,应尽量减少过敏原蛋白冻融次数,保证贮存在-80和-20 ℃的过敏原冻融循环4次以内以及-3 ℃冻融循环2次以内,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5.
溯源编码与标识技术是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的关键,参照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通过研究EAN/UCC-13码和EAN/UCC-128码,建立了基于EAN/UCC-128编码方式的鲆鲽类产地溯源的编码方案;在研究确定标签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尾部捆扎、不同部位嵌挂等不同标识方法,建立了单尾标签标识技术,系统的建立了产地标识方法,为鲆鲽类产品进行产地追溯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方法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养殖到消费终端的全程可追溯。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标识标签脱落率小于2%,标签浸泡30 d条码信息识别准确率可达到近100%。  相似文献   
106.
海产品中砷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广西省检出紫菜(Porphyra)中无机砷"严重超标",引发了海藻能否安全食用的讨论,造成藻类生产企业难以为继,严重影响到海藻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7.
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冬  林洪  江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28-413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畜牧业中被普遍应用,但其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限量,都作了很严格的规定,并且该抗生素的检测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对目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检测技术作了综述,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8.
进行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育苗与造林试验,观测其种子发芽和苗木、幼林生长,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划分苗木生长期,利用Logistic模型拟合苗高生长过程,运用树干解析方法分析其材积生长过程,在天然林木调查和育苗、造林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研究和实践,提出米槠人工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09.
水产品中多种激素残留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固醇激素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会导致水产食品中的残留,具有一定危害.本文对罗非鱼肌肉组织中的加标激素己烯雌酚、雌二醇、睾酮、甲基睾酮、醋酸甲羟孕酮和孕酮进行提取后,经过液液萃取法纯化浓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该方法能同时定量检测6种激素.在0.1~10 μg/ml范围内,这6种激素呈现良好线性关系.通过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的评价,该方法对雌二醇、睾酮、甲基睾酮及孕酮的测定准确性可靠,回收率大于70 %,可以应用于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110.
镉对海湾扇贝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分5个浓度进行Cd2 对海湾扇贝的急性毒性实验,利用概率单位和浓度对数作线性回归,得出Cd2 对海湾扇贝在24、48、96小时的半致死量LC50,其值分别为5.85、4.52、3.45mg/L。并计算出Cd2 对海湾扇贝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034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