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有助于提升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本文选择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为研究对象,从布拖县农业资源条件出发,分析布拖县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构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的产业结构体系,构建"一园三区五带"的空间结构,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和健全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六个方面探寻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2.
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阶段,深度贫困地区由于整体经济发展滞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成为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本文选择四川深度贫困县理塘县及若尔盖县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两地"两不愁三保障"的发展亮点及问题,总结了在冬季饮水、水源地保护、住房安全质量、教育水平、医疗保障等方面可推广可复制的脱贫经验,发现了饮水设施、人员管理、教学硬件、健康宣传等薄弱环节,提出了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3.
对四川省各县域单元的乡村性进行客观评价,科学判定四川省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强度,明晰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四川省乡村性的时空间特征。基于2000—2016年数据,对四川省181个县域乡村类型进行划分,构建乡村性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四川省县域乡村宏观格局相对稳定,呈现出以均衡发展型、农业主导型为主,商贸服务型和工业主导型为辅的产业总体格局特征,部分类型时空差异显著。(2)四川省县域乡村性以中等和较强为主,乡村性指数均值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县域乡村性呈现显著的地理集聚现象,表现出以成都平原区为中心,向外围由低值向高值逐步增大的“圈层”空间格局。研究结果对建设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推进四川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4.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成都市大力发展数字乡村,取得了系列成效,但仍与国内先进地区存在一定差距。本研究以成都市数字乡村建设实践为基础,通过问卷调研和实地调研,在总结分析成都市数字乡村发展现状基础上,探讨数字乡村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不足,从健全数字乡村发展支撑体系、持续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提升数字乡村治理能力、完善支撑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提出成都市数字乡村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5.
成都平原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分形模型研究了成都平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0 ̄40cm)介于2.903 ̄3.005之间。在水平方向上东北方的中江县最大,西南方向的温江区和双流县次之,北方的绵竹市最小。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是反映土壤质地的一个较好的指标,重点反映粘粒含量,其次是粉粒含量。分形维数的变化能很好的表征平原区土壤化学、物理性状的变化趋势,可以作为评价土壤结构、土壤肥力诊断的一个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36.
四川省猕猴桃生态气候适宜性分析及精细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四川省145个气象站点1981-2010年30a的气象数据,通过分析四川省主要猕猴桃产区县气候特点和影响猕猴桃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选择了年均温、1月均温、7月均温、≥10℃积温、年降水、无霜期、相对湿度、日照作为四川猕猴桃生态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应用GIS空间插值技术推算出四川无测站区域500m*500m网格点上的气候要素值,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确定区划指标权重,得到四川猕猴桃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再选择越冬冻害、芽膨大期冻害和日灼三种猕猴桃生长期内主要气象灾害,进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进一步对气候适宜区进行细分,以期为四川省猕猴桃产业合理规划布局和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四川省猕猴桃种植的气候适宜区较广,高适宜区面积约3.39×104km2,适宜区面积约8.73×104km2,较适宜区面积约8.46×104km2。初步分析整个四川盆地区均属于高适宜区,但是在加入三种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后,高适宜区进一步缩小到龙门山脉沿线和成都平原区。  相似文献   
37.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实施,发达国家逐渐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彭州市在多个层次上逐渐展开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循环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对彭州市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共鉴定出16个单、双子叶植物和卷柏的211个DUF1685基因家族成员。蛋白理化性质分析表明,211个DUF1685s基因的氨基酸序列长度为83~1071 aa,分子量为9.2~116.3 kDa,理论等电点为3.66~11.90。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表明,DUF1685基因家族被划分了3个亚家族(Class I、Class II和Class III),Class I和Class II亚家族产生A1和A2、B1和B2的事件发生在单、双子叶植物分化后,同时A1和B2分支(成员均为双子叶植物基因)出现了基因扩张现象。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亚家族成员之间保守基序相似,211个DUF1685基因家族成员中大部分含有1个内含子,少部分基因含有2个及以上内含子或者不含内含子。选择压分析表明,DUF1685基因家族在进化过程中相关位点受到正向选择,这可能是导致部分基因发生功能变化的原因。共线性分析表明,片段复制事件可能是玉米DUF1685基因扩增和进化的潜在驱动力。基因启动子区域顺式元件分析结果表明,玉米DUF1685基因启动子区域含有光响应元件、ABA和非生物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参与玉米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玉米DUF1685基因与特定组织(成熟花粉)的生长发育相关。本研究从多方面探究了玉米DUF1685基因家族的功能和进化情况,以期为今后深入研究玉米DUF1685基因生物学功能和进化关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9.
我国农村地区地貌广阔,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地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加速发展,新媒体在促进农业信息传播和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传统媒体越来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为适应新时代潮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协同发展迫在眉睫,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协同发展视域,侧重分析媒体融合对农业信息传播路径及其效应影响,并就传统媒体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进一步提升农业信息传播效应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