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在粤北翁源、乳源、浈江等地开展坡岗地木薯"3414"肥效试验,按照Cate-Nelson方法,根据缺素处理(-N、-P、-K)占全肥处理(NPK)的相对产量数据与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之间的关系,建立对数拟合方程,以相对产量<50%、50%~75%、75%~90%、90%~95%和>95%为标准,研究土壤有效氮、磷、钾供应的丰缺临界指标。结果表明,粤北坡岗地木薯产区土壤碱解氮缺乏临界值为66.2 mg/kg,高产临界值为70.5 mg/kg,缺乏土样占测试土样的70%;土壤有效磷缺乏临界值为11.3 mg/kg,高产临界值为14.1 mg/kg,缺乏土样占测试土样的80%;土壤有效钾缺乏临界值为61.0 mg/kg,高产临界值为71.3 mg/kg,缺乏土样占测试土样的70%。研究结果可为粤北坡岗地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盐碱胁迫条件下皇竹草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试验以抗性较强的皇竹草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水培条件下,以Na_2CO_3模拟碱胁迫条件,分别设置3个不同碱(50 mmol·L~(-1)、100 mmol·L~(-1)、150mmol·L~(-1))和1个水分对照组进行对比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较强碱胁迫条件对皇竹草的生长产生了显著抑制,而皇竹草的栽培也导致了碱性营养液的pH值和电导率显著降低。随着碱胁迫的加强,皇竹草根系中的可溶性还原糖、脯氨酸总量急剧升高。可见,中低浓度碱性土壤对皇竹草生长影响不大,高浓度时则起到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皇竹草可作为中低度碱性土壤植被恢复与土壤修复利用的可行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43.
试验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绿原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48头体重相近、胎次相近、同期发情的妊娠母猪,随机分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对照组母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600 mg/kg绿原酸。结果显示,试验Ⅱ组母猪产仔总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仔猪初生窝重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Ⅱ组21 d断奶仔数、断奶窝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Ⅱ组、Ⅲ组母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Ⅲ组仔猪血清IgG、IgA、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绿原酸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增强母猪和仔猪的免疫力,适宜添加水平为400 mg/kg。  相似文献   
44.
在粤北翁源坡岗地采用"3414"试验方案,开展不同施肥水平对宿根糖蔗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根系干物质积累动态比较平稳,不同施肥水平间差异不明显。甘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除不施肥处理和不施氮处理外,其他处理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在氮磷钾三要素中,磷和氮是高产甘蔗的主要养分限制因素,钾素不是粤北坡岗地高产甘蔗的主要营养限制因子。在14个施肥水平处理中,施肥效果最佳的是N2P2K2处理,其次是N2P2K1处理。氮肥过量的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拜克罗I型添加剂对保育仔猪生长、免疫性能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2头体况良好,胎次、体重相近的21日龄二元杂断奶仔猪,按公母比例为1∶1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拜克罗I型添加剂(4kg/t),预饲期7d,试验期21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仔猪的末重和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6.40%和21.40%,而料重比降低了8.14%;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O)显著升高(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降低,其中γ-GT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拜克罗I型添加剂能够促进保育仔猪生长,降低料重比,保护肝脏功能,提升机体免疫力,是一种理想的促生长剂和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46.
测土推荐施锌对水稻产量结构及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法),在海丰农场的海涂滩地上通过小区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测土推荐施锌量对水稻产量结构、土壤有效锌及其他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施锌处理的水稻成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比对照极显著地增加(P<0.01),并且都是在推荐施锌量(15 kg/hm2)条件下最高,其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6.9%,但当锌施用量超过推荐施用量,即22.5 kg/hm2时,水稻产量结构性能均降低,且与推荐的施锌处理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施锌量的增加,水稻植株和籽粒的含锌量均增加,成熟期提前,且处理间差异显著。土壤有效Zn和NH4+的残留量也是随施锌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土壤有效P、K、Ca、Mg却随施锌量的增加而减少,而土壤其他有效养分(S、B、Cu、Fe、Mn)及土壤有机质、pH不受锌施用量影响。推荐的施锌量处理土壤残留有效锌含量为1.83 mg/L,没有发现对水稻产生毒害现象。可以认为,利用ASI法进行测土推荐施锌,不仅能够改善水稻产量结构,而且对土壤环境不会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47.
为了解广西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变异情况及分子遗传特征,采用RT-PCR分段扩增2010年PRRSV广西地方分离株GX1001株和GX1002株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拼接,获得2个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结果显示,不包括Poly(A)尾,GX1001株、GX1002株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5329和15318 bp。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间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3%,与国内外北美洲型代表毒株间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4.9%~99.5%,与欧洲型代表毒株间的同源性为61.5%~61.9%。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的NSP2编码区均存在第481和533-561位,共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具有PRRSV高致病性变异毒株(HP-PRRSV)的遗传特征,但分别在不同区域出现新的突变、缺失及插入等变异现象。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美洲型毒株可分为4个亚群,GX1001株和GX1002株均属于以高致病性JXA1株为代表的第4亚群。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的PRRSV广西地方分离株GX1001株和GX1002株均属于HP-PRRSV,但其基因组在不同区域发生了新的遗传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性好、简便快捷,适用于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和血清学调查的诊断技术,为规模化养猪场监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感染及净化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ApxIV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ApxIV-ELISA检测方法,经可行性、特异性、准确性、重复性检验后,对采自广西南宁周边地区随机抽取的未免疫APP疫苗育肥猪与经产母猪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经试验证实,以ApxIV-ELISA检测APP具有可行性,且具有特异性良好、准确性较高、重复性较好的特点,其判断标准:S(样品孔OD630nm)≥0.397为阳性,S<0.397为阴性.以ApxIV-ELISA检测的90份血清样品中有40份为阳性,阳性率为44.4%;其中经产母猪阳性血清33份,占总阳性血清的82.5%.[结论]广西南宁周边地区的养猪场已普遍存在APP感染,特别是经产母猪较严重.采用ApxIV-ELISA检测方法能及时鉴别诊断猪群的APP感染情况,且敏感性好、简便快捷,适用于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和血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9.
针对粤北小白菜生产中复合肥选择及施肥不合理的现象,通过田间微小区试验,研究了3种复合肥对小白菜产量和营养卫生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粤北地区小白菜生产提供施肥参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地上部分产量及总产量,尤其是撒可富和海德鲁;各复合肥处理间的小白菜可溶性糖、粗纤维无差异,但施云河复合肥的小白菜维生素C含量较低,而施海德鲁复合肥的小白菜硝酸盐含量较低;海德鲁复合肥处理的小白菜氮素利用率最高,其次是撒可富复合肥处理的,云河复合肥处理的最低。试验条件下,撒可富复合肥的施用效果与海德鲁相当,都可以提高氮素利用率,增加小白菜的产量,改善小白菜的营养卫生品质。  相似文献   
50.
导读:概述了绿肥改良土壤的意义,分析了华南地区利用甘蓝型油菜绿肥改良农田土壤的可行性,总结了华南地区油菜绿肥栽培技术要点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该地区利用油菜改良农田土壤的实践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