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2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采用 Eberhart 和 Russell 的方法,对24个国内外甘蔗品种在福建蔗区的七个生态环境的6个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不同地点的平均表现,回归系数和回归离差,把品种划分为不同的适应类型。分析结果表明,福引79-8是对所有环境适应良好的高产高糖早熟品种;福引79-9表现出对良好环境的特殊适应,是个产量潜力高的中熟高糖品种;这两个品种推广后,预期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福引82-17被发现为中熟高产高糖的中细茎品种,具有对良好环境的特殊适应;福引82-41被认为是普遍适应的早熟高产高糖品种;这两个品种尚待进一步扩大表证示范,再行确定其推广价值。福引79-11和福引79-7属于低产稳定型品种。研究表明,稳定性分析是评价甘蔗品种丰产性和适应性的有效手段。事实证明,本文的理论分析和田间实地鉴定的结果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92.
通过黑穗病菌的人工接种,分析了甘蔗8个亲本品种及其按NCⅡ遗传设计交配的16个组合新植和宿根蔗抗病性的主要遗传参数.配合力方差分析结果,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均方都显著,揭示出甘蔗抗黑穗病遗传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的,但加性效应大于非加性效应,说明抗病亲本的评价和选配在甘蔗抗黑穗病育种计划中的重要性.以三种方法估算的甘蔗抗黑穗病狭义遗传力(h2N)为0.39-0.57,以二种方法计算的新植—宿根蔗的抗黑穗病重复力为0.47-0.61,意味着甘蔗对黑穗病的抗性是中度可遗传和可重复的,可以在育种早期选择阶段优选抗病株系.遗传相关分析则表明,甘蔗感病性与产量、品质组分相关不显著,说明在杂交后代分离群体中可以选择到抗病性强且产量品质综合性状好的株系  相似文献   
93.
从配合力探讨新CP甘蔗品种的育种潜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4.
甘蔗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理论研究与技术的发展,甘蔗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在甘蔗染色体行为、分子遗传图谱、分子标记和甘蔗属复合体的系统分类及演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5.
甘蔗伸长盛期的株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七个甘蔗基因型伸长盛期的株型性状表现以及它们与产量、品质性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叶长是造成叶片披垂的主导因子,选择叶片宽大、平展、不披垂,比叶重、松散度、分蘖性适中的基因型,对后期产量、品质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6.
对 8个甘蔗新品种 (系 )在 1991- 1993年两新两宿 4个作物季 4个生态环境的试验结果进行联合方差分析、互作效应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表明 ,福蔗 8710、福农 81- 74 5、福农 85- 16 0 1、福农 83- 36等为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产稳产品种 (系 ) ,其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闽糖 70 - 6 11增产 2 1.17%、19.36 %、10 .70 %、10 .12 % ,蔗糖分比对照分别增加 0 .0 6 %、0 .0 7%、0 .4 3%和 0 .0 8% (绝对值 ) ,宿根性比闽糖 70 - 6 11强 .这 4个品种 (系 )可以考虑进一步推广示范 ,而福农 83- 0 70 6、福农 85- 6 6 0 1需经进一步的多点区试以决定其适宜种植地区  相似文献   
97.
甘蔗实生苗及其宿根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蔗 6个亲本和以 3× 3不完全双列杂交 (Nc )遗传设计配制的 9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及其宿根 2个作物季的主要工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表明 ,有效茎数及其有关的早期发株率、发株率、分蘖率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 ,锤度、重力纯度主要由母本的加性基因所制约 ,而单茎重、丛重等产量性状则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 .10个性状的遗传力都较高 ,说明对这些性状进行选择有效 .母本 CP6 5- 357是一个宿根配合力好的亲本 ,父本桂 73- 16 7、崖 73- 512的宿根配合力也较佳 .组合 CP6 5- 357×桂 73- 16 7、CP6 5- 357×崖 84 - 153、CP72 - 12 10×桂 73- 16 7、CP6 5- 357×崖 73- 512是宿根性总配合力效应值高的组合 .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以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为材料,利用人工接种花叶病毒和黑穗病菌,人工水分胁迫,初步评价甘蔗和斑茅杂交后代的抗花叶病、抗黑穗病和抗旱性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的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抗黑穗病、抗花叶病和抗旱表现分离.初步评价出了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BC1YCE01-134和YCE01-116,其对花叶病和黑穗病表现“0”感染率且抗旱性生理指标良好,有望成为供甘蔗育种利用的高抗的抗源亲本.  相似文献   
99.
甘蔗斑茅杂交后代BC_1的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蔗斑茅杂种BC1后代崖城01-21和崖城01-36进行内转录间隔(ITS)鉴定和染色体计数与核型分析,探讨甘蔗斑茅杂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行为.结果表明,崖城01-21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04=100m+4 sm(4SAT),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长度比为4.25,平均臂比1.35,染色体属2C型,分子鉴定结合细胞学研究表明其为斑茅的真实后代,其染色体遗传为n+n;崖城01-36经ITS鉴定为真实杂种,其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32=130m+2 sm,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长度比为3.94,平均臂比1.27,染色体属2B型,结合其性状的进展,推断亲本向其传递染色体可能以2n+n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00.
以甘蔗20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群体为材料.分析了9个产量和品质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及其通径系数.结果表明,丛重对丛含糖量的相关遗传力明显大于蔗糖分,高含糖量基因型的选择更多地依赖于产量组分.株高对丛重的相关遗传力大于其他的产量组分,对丛重的直接作用也大,而茎径对4个品质性状有正的相关遗传力.说明在实生苗世代,以株高和茎径为选择方向并适当兼顾丛有效茎数.能达到高产高糖基因型的选择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