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73篇 |
免费 | 224篇 |
国内免费 | 47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75篇 |
农学 | 802篇 |
基础科学 | 819篇 |
608篇 | |
综合类 | 5665篇 |
农作物 | 1269篇 |
水产渔业 | 740篇 |
畜牧兽医 | 2834篇 |
园艺 | 960篇 |
植物保护 | 3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3篇 |
2023年 | 264篇 |
2022年 | 327篇 |
2021年 | 381篇 |
2020年 | 310篇 |
2019年 | 428篇 |
2018年 | 411篇 |
2017年 | 233篇 |
2016年 | 334篇 |
2015年 | 301篇 |
2014年 | 717篇 |
2013年 | 574篇 |
2012年 | 619篇 |
2011年 | 676篇 |
2010年 | 656篇 |
2009年 | 599篇 |
2008年 | 620篇 |
2007年 | 645篇 |
2006年 | 565篇 |
2005年 | 569篇 |
2004年 | 537篇 |
2003年 | 488篇 |
2002年 | 371篇 |
2001年 | 357篇 |
2000年 | 378篇 |
1999年 | 434篇 |
1998年 | 362篇 |
1997年 | 363篇 |
1996年 | 388篇 |
1995年 | 350篇 |
1994年 | 327篇 |
1993年 | 342篇 |
1992年 | 266篇 |
1991年 | 366篇 |
1990年 | 273篇 |
1989年 | 214篇 |
1988年 | 142篇 |
1987年 | 122篇 |
1986年 | 96篇 |
1985年 | 78篇 |
1984年 | 79篇 |
1983年 | 62篇 |
1982年 | 54篇 |
1981年 | 49篇 |
1980年 | 33篇 |
1979年 | 21篇 |
1975年 | 8篇 |
1965年 | 11篇 |
1963年 | 9篇 |
1962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沿海大队地处渤海之滨,与塘沽盐场仅一埝之隔,地势低洼(地下水位一米左右),地下水矿化度30-60克/升,土壤质地为重壤-轻粘土,盐分主要为氯化物,是我市郊区耕地盐碱最重的大队之一。 相似文献
993.
在对吊罗山2块不同海拔高度的热带雨林样地乔木层树种的RA、RD、RF及IV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出现-不出现数据的方差比例、基于2×2联列表的种间联结分析和卡方(χ2)统计量检验,对其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以揭示不同海拔高度热带雨林种间联结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1)在不同海拔高度热带雨林中,群落内所有树种间总体呈显著正联结; (2)对2块不同海拔高度热带雨林样地20种优势种190对种对进行 χ2检验, 发现种对间大都呈现无联结; (3)2个不同海拔高度热带雨林种间联结比例及强度变化表明,物种正负联结比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无联结比例则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微塑料的生态环境风险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地膜覆盖、有机肥施用、灌溉和包膜控释肥料使 用等农田管理措施导致微塑料在农田土壤中持续累积。微塑料在土壤中经过物理破碎、化学分解和生物降解等作 用发生迁移和转化,可能影响土壤碳周转,进而影响土壤碳储存和含碳气体排放。因此,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 进行总结和整理,系统地梳理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种类和来源,分析了微塑料通过提供碳源影响土壤植物呼吸, 改变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碳排放和碳转化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微塑料 是长碳链分子结构,进入农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转化及土壤团聚体、孔隙度和含水量等理化属性造成影响; (2)土壤中真菌和细菌对不同类型微塑料的分解和碳周转作用不同;(3)微塑料通过影响植物生长、改变相关功 能基因丰度、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而影响土壤碳转换过程。基于分析微塑料在土壤中的碳转化过程,为评 估微塑料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996.
优良木麻黄嫩枝培育壮苗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南方沿海各省(区)推广木麻黄优良种源营造防护林中,筛选出6个无性系进行嫩枝水培出根与培育壮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之间的主要生长指标在23个月的幼苗培育期中差异极为显著,尤其苗培育期中差异极为突出。莆田20、平潭18号无性系多项生长指标都是最优的,可作为海岸基干林带以及困难地段造林培育壮苗的首选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997.
998.
不同方法测定紫色土坡耕地入渗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点源入渗法是一种应用数字图像软件计算土壤入渗性能的精密型新方法。为了准确测得紫色土区坡耕地土壤入渗性能,采用3种方法(点源入渗法、双环法和环刀法)对其进行测定。并对不同方法之间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以评价点源入渗法在紫色土区坡耕地土壤入渗测定的应用性。结果表明:点源入渗法与双环法测定土壤入渗过程规律具有一致性,初始入渗速率很大,而后入渗速率迅速减小并趋近于一个稳定值,其中以点源入渗法测定土壤入渗速率在试验过程中表现出的规律性最好;3种方法测得的入渗率随时间变化过程用Kostiakov模型拟合的效果均较好,以双环法的最好,点源入渗法次之,环刀法最差;3种方法测得的入渗性能各项指标(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和平均入渗率)有一定差异,除初渗速率外,双环法测得的数值最大;点源入渗法在紫色土坡耕地测定土壤入渗性能试验中有较好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