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1.
为提高咖啡园砖红壤肥料有效性,采用土壤好气培养法进行试验,以尿素和硫酸铵为氮肥,研究了砖红壤区不同咖啡园土壤硝化作用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性质、氮肥种类和环境温度显著影响砖红壤硝化速率。在3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硝化速率呈“S”型变化曲线;土壤性质中土壤pH是影响咖啡园砖红壤硝化特性的主要因素,pH值越高的土壤硝化速率越快(酸性土壤),21 d后土壤硝化率达到100%;不同氮肥的硝化过程有明显差异,施尿素的土壤硝化速率显著高于施硫酸铵的土壤(p<0.05);温度会影响硝化速率,30 ℃土壤硝化速率显著大于25 ℃土壤。因此,针对不同土壤特性和环境温度,应选择不同种类氮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22.
选用4份咖啡种质资源为材料,对S1-S100共100个RAPD引物进行筛选,选出多态性好的引物10个。利用这10个RAPD引物对28份咖啡资源进行扩增,共获得86条带,平均每个RAPD引物扩增出8.6条带,多态性谱带7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6.0%。结果表明:供试咖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丰富;10个多态性好的RAPD引物中S8的鉴别效率最高,能将全部供试材料全部区分开,通过整合软件录入如所属种类、种质名称、采样地点、引物、RAPD-PCR扩增数据以及电泳图片等相关信息,形成指纹图谱二维编码,构成咖啡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为咖啡种质资源品种权益保护及分子身份证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为探明咖啡嫁接苗应对干旱胁迫其内源激素变化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布置了盆栽试验.接穗为中粒种咖啡'大丰1号',砧木分别为大粒种咖啡'查理种16号'(种间嫁接)和中粒种咖啡'热研2号'(种内嫁接),3种水分处理:(1)正常淋水土壤含水量(soil moisture content,SMC),18%≤SMC≤25%,(2)轻度...  相似文献   
24.
水稻强化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技术,具有明显增加产量和减少投入的作用.其推广应用对传统的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为关中平原地区探索、选择优化合理的农田轮作组合,在"商品经济"背景下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的的农业结构与作物布局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系统的田间定位试验数据,对关中平原常见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蔬菜作物大蒜、辣椒、茄子、芹菜组成的不同轮作体系的经济产值、土地当量比、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农田土壤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就经济效益和土地产出效率而言,小麦和玉米组成的粮—粮轮作体系经济效益和土地产出效率是7种轮作体系中最低的,而由大蒜和辣椒、茄子、芹菜组成的蔬菜—蔬菜体系效益和土地产出效率最佳。(2)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大蒜和辣椒、茄子、芹菜组成的各个蔬菜—蔬菜体系生物产量较高,其次是小麦和玉米组成的粮—粮轮作体系,小麦和辣椒、茄子、芹菜组成的各个粮食—蔬菜体系生物产量较低。蔬菜—蔬菜轮作体系的有机物向人类所需品的转化率相对较高,其次是粮食—蔬菜轮作体系,小麦玉米粮-粮轮作体系转化率相对较低。(3)从土壤环境效应角度分析,基础养分基本表现为蔬菜—粮食轮作体系高于蔬菜—蔬菜轮作体系,传统的粮食轮作体系相对最低。各轮作体系的土壤呼吸速率,除了大蒜—辣椒体系较大之外,其余均表现为粮食—蔬菜轮作体系高于蔬菜—蔬菜轮作体系和粮食轮作体系。依据不同角度对几种轮作体系的生产效益、土壤环境效应的评估以及对关中平原地理、经济环境实际状况的调查,粮食—蔬菜轮作模式适宜引入大田轮作生产。就本研究的几种粮食—蔬菜轮作模式而言,小麦—辣椒轮作和小麦—茄子轮作模式有较好的种植前景。  相似文献   
26.
低温胁迫对咖啡2种嫁接方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咖啡2种嫁接方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兴1为接穗,中粒种(ZN)和大粒种(ZJ)为砧木进行嫁接,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低温条件,对咖啡苗嫁接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ZN和ZJ 2种嫁接苗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不同幅度的下降趋势,而初始荧光(Fo)呈上升趋势。结合叶绿素荧光各单项指标抗寒系数分析,8℃处理,ZN嫁接苗抗寒系数的平均值较高,为59.30%,ZJ为56.42%。当温度降至0℃时,2种处理的抗寒系数相近。  相似文献   
27.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的增长,在肉类、奶类、人均产值及人均消费量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在畜牧业发展中,应充分并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采取适度增长和适量消耗的原则,来保护大自然。  相似文献   
28.
咖啡是一种对氮需求量高的作物,氮的吸收、同化对咖啡生长、发育和产量有重要的影响。进入植物体内的硝态氮只有在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这一代谢过程受外界光照、树龄、土壤p H值等因素的影响。综述近些年来有关环境因素对咖啡硝态氮代谢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叶片和根系硝态氮代谢的差异以及根系硝态氮吸收的生理意义,为进一步开展咖啡施肥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对海南省典型咖啡种植园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咖啡种植园土壤大量元素仅全氮含量高于临界值,全磷、全钾含量均低于临界值,而速效养分高于临界值。Ca、Mg、B元素含量缺乏,S、Fe、Mn、Cu、Zn元素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30.
咖啡果皮中矿质养分含量较高,可作为潜在的有机肥源用于农业生产,但果皮直接还田会抑制咖啡幼苗生长,需腐熟后还田。本研究设置咖啡果皮、咖啡果皮添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粉碎咖啡果皮、粉碎咖啡果皮添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4个堆沤处理,研究不同堆沤处理的养分含量及对咖啡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果皮的肥料化利用提供依据。室内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咖啡果皮粉碎或粉碎后添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堆沤处理对果皮养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果皮粉碎后添加酶的处理有机质含量与果皮直接堆沤腐熟相比下降7.90%。温室盆栽试验显示:施用不同堆沤腐熟处理后的咖啡果皮均可显著促进咖啡幼苗生长,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氮平衡指数,但促生效果有差异。与对照相比,施用腐熟果皮添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处理,植株生物量、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氮平衡指数分别增加了50%以上,促生效果最好。因此,建议生产上采用果皮粉碎后添加一定比例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堆沤,以利于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