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19篇
  免费   507篇
  国内免费   1044篇
林业   2233篇
农学   1475篇
基础科学   1316篇
  1174篇
综合类   10701篇
农作物   1296篇
水产渔业   1471篇
畜牧兽医   6752篇
园艺   1956篇
植物保护   696篇
  2024年   162篇
  2023年   574篇
  2022年   621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850篇
  2018年   860篇
  2017年   460篇
  2016年   550篇
  2015年   600篇
  2014年   1459篇
  2013年   1072篇
  2012年   1129篇
  2011年   1154篇
  2010年   1176篇
  2009年   1237篇
  2008年   1147篇
  2007年   1170篇
  2006年   1118篇
  2005年   1077篇
  2004年   977篇
  2003年   957篇
  2002年   906篇
  2001年   713篇
  2000年   742篇
  1999年   713篇
  1998年   705篇
  1997年   695篇
  1996年   611篇
  1995年   630篇
  1994年   582篇
  1993年   552篇
  1992年   520篇
  1991年   461篇
  1990年   426篇
  1989年   316篇
  1988年   168篇
  1987年   168篇
  1986年   140篇
  1985年   116篇
  1984年   112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81篇
  1981年   87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4篇
  1963年   12篇
  195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61.
通过对豫西典型旱区定点茬子麦田的土壤含水量、肥力和小麦产量的关系以及农家肥作用的多年研究,初步看出以下几个事实:一是在自然降水相同条件下,小麦产量越高,土壤含水量基本上呈递减趋势。土壤内平均水分含量0—100cm内的要比100—200cm内为少。二是在试验处理限定范围内,施肥量越大土壤肥力越高,产量也越高。在自然降水相同条件下,施肥区平均每毫米自然降水生产的小麦要比对照提高158.8%。三是配方施肥加上增施农家肥的处理区土壤容重明显降低,有机质显著提高,比配方不施农家肥的处理区增产18.1—37.3%。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使豫西旱地茬子麦大幅度增产的突破性措施就是配方施肥加农家肥,也是豫西旱地小麦生产的第一因素。  相似文献   
962.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鸡第三脑室的室管膜有构造分区。视前隐窝有密集的纤毛和徽绒毛,且呈均匀分布。由第三脑室侧壁的背侧向腹侧过渡,纤毛密度逐渐增加。漏斗隐窝的结构最复杂,是多纤毛区、少纤毛区、无纤毛区和伸张细胞区交错排列形成的嵌合体,并分布有大量的泡状结构。存在于侧壁的室旁器的结构特征为表面分布有大量的室管膜上神经纤维。伸张细胞仅存在于漏斗区,互相排列成蜂窝状,表面分布有少量分泌小泡和微绒毛。在鸡第三脑室的各部均发现了神经元样细胞、神经胶质样细胞和类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963.
本文总结了15年来采用多种鉴定方法,在室内和田间对5000余份不同地理来源各种类型品种对低温的忍耐力进行了抗冷鉴定和评价,筛选出一批耐冷性强的品种,为直接或间接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此同时,利用抗冷资源进行创新研究,已获得几个耐冷性强,并具有高产、多抗、水旱两用的新品种,目前在北方稻区广为利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64.
棉花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的分子细胞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由于具备不受基因型限制、操作简单、易于育种工作者掌握等显著特点,自我国科学家周光宇先生提出后,引起科学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多数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转化后代的研究报告,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中国棉花抗虫转基因工程实践为花粉管通道法作了有力的实践证明.然而,国内外有些学者提出了种种看法,或者试图否认该方法的科学性(Potrykus,1990;Moore等,1997),或者对这一方法持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965.
水分是限制滇重楼种子休眠萌发及资源分布的重要成因。以云南滇重楼主产区6个种源地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湿度设置分别为10%(正常水分处理,CK)和3%(水分胁迫处理,T),测定10、30和60 d时种子的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生理活性,对资源进行综合抗旱评价,并筛选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延长,滇重楼种子可溶性蛋白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而SOD和CAT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DA和POD呈下降趋势。CAT活性对水分胁迫最为敏感,胁迫和对照间呈显著差异,60 d时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10 d时SOD和MDA对水分胁迫呈极显著响应(P<0.01),在30 d时各生理指标均受到显著影响,SOD和POD受到极显著影响(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与SOD和POD呈显著负相关(P<005)。滇重楼种质资源之间变异系数较大,不同种质材料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不同。综合分析,师宗、鹤庆和石林的滇重楼种源抗旱性较强,耿马地区抗旱性最弱,可为进一步抗旱基因型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不同评价方法对滇重楼抗旱生理指标筛选的结果较为一致,CAT、SOD和MDA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66.
高低温对水稻Ⅱ优6078开花结实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人工气候箱内观察了高低温度对籼粳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Ⅱ优6078和对照汕优63开花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低温度下,两组合结实率均与温度呈二次曲线分布。Ⅱ优6078开花结实期抗高温能力弱于汕优63,抗低温能力强于汕优63。高温对两组合结实率的影响依次为开花期>减数分裂期>花粉充实期。结实率不低于85%的临界高温(1d内持续6h),Ⅱ优6078为31.8℃,汕优63为33.0℃;结实率不低于70%的临界低温(日均温持续3d),Ⅱ优6078为18.1℃,汕优63为18.9℃。SOD酶活性测定表明,两组合抗高、低温能力趋势与上述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67.
外源激素对鸢尾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鸢尾为早春花卉,繁殖率较低。应用MS+6-BA1~2mg/L+IBA0.5~1mg/L+3%蔗糖适于茑尾花茎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但鸢尾品种间内源激素水平不一致,而影响分化的时间,德国茑尾从接种—分化需20天,法国鸢尾需25天,意大利茑尾和燕子花则需30天以上。应用1/2MS+IBA0.5~1mg/L+NAA0.5~1mg/L+1.5%蔗糖+0.3%活性炭适于诱导生根,每株可诱导生根5~6根。采用蛭石后转入腐叶土:砂质土1∶1混合土移栽75%~100%成活。  相似文献   
968.
水稻籼粳亚种间F1抽穗期与RFLPs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个籼稻和6个广亲和粳稻品种,按5×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0个组合, 计算杂种F1抽穗期杂种优势;并采用113个RFLP标记,检测11个亲本间的RFLP多态性,计算籼粳亚种间F1的基因型杂合度,分析杂种F1的抽穗期及其杂种优势与基因型杂合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籼粳亚种间F1的抽穗期呈负向优势,F1的抽穗期及其杂种优势与基因型的杂合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69.
1992 ̄1997年在水稻幼穗发育的Ⅲ ̄Ⅴ期,即二次枝梗原基及颖花原基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在网室和大田中一次性施用化学杀雄剂Ⅲ号30mg(ai)/m^2,测试其对水稻品种“3037”、“02428”、“广陆矮四号”、“镇稻88”、“优粳344”等31个水稻品种(系)的杀雄效果。绝大多数品种(系)自交结实率在2.8%^以下,显示化学杀雄剂Ⅲ号具有良好的杀雄效果,有望为配制杂交稻种子所应用。  相似文献   
970.
针对新疆棉田残膜回收率低的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搂膜装置。其中支撑梁对弹齿及卸膜机构具有固定作用,支撑梁的稳定性对于机具能否正常作业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应用ANSYS软件对支撑梁施加载荷进行仿真分析,发现支撑梁等效应力云图和总位移云图均未超过最大值,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