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1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40篇
  30篇
综合类   301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44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肉质性状与肌内脂肪含量紧密相关。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作为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候选基因之一,成为布莱凯特黑牛分子育种改善肉质性状的研究重点。作者就H-FABP对脂肪酸转运的调控机理、H-FABP基因定位和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在不同畜禽上的研究进展进行比较分析,为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培育布莱凯特黑牛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2.
通过3种虫生真菌、2种苏云金杆菌粉剂(Bt-1和Bt-2)及48%乐斯本乳油对生活在小麦中的谷蠹、长角扁谷盗进行毒力试验,结果表明:Bt-1粉剂对两种储粮害虫具有较高的毒力,对谷蠹LD50为15.75ug/g,对长角扁谷盗LD50为8.06ug/g;三种虫生真菌对这两种害虫侵染力较弱,最高校正死亡率仅为55.0%。48%乐斯本乳油对两种储粮害虫的熏蒸效果较好,在0.80ml/L浓度下,谷蠹、长角扁谷盗死亡率均达到100.0%。  相似文献   
93.
[目的]为调查贵州省肉牛运输综合征主要病因牛支原体,研究无菌采集疑似牛支原体鼻拭子和病死牛肺,进行牛支原体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生化试验鉴定该分离株,进行了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用特异性检测牛支原体的PCR方法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样本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显示,从采集到的163份疑似样本中,检测出60份牛支原体阳性样本,且成功分离到18株牛支原体,PCR检测和同源性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为牛支原体的特异性条带,同源性的比对结果为93.02%~100%。分离株菌落呈典型的"煎蛋样"。组织切片结果可见患病牛肺间质动脉血管充血、肺间质水肿变宽,呈灰白色;肺间质纤维增生,有实质性病变;肺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肺泡内有大量粘液。因并发或继发其他病原菌感染,其他器官组织也发生了病理变化。分离株牛支原体既不分解葡萄糖、甘露醇、尿素酶、明胶,也不水解精氨酸,酚红葡萄糖肉汤呈阳性反应,七叶苷生化反应为阳性。药敏试验表明:氟苯尼考、诺氟沙星、新霉素、头孢派酮、氧氟沙星高度敏感。[结论]研究结果证实了引起贵州省肉牛运输综合征主要病因是牛支原体,这为贵州省牛支原体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引起贵州省仔猪水肿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离到的菌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其因子血清型鉴定为O8∶K40∶K47;O25∶K19;O78∶K80;O29∶K?。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菌必治、庆大霉素、链霉素、先锋V、头孢等抗生素敏感,对一些常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苄拉霉素等产生了耐药性。因此,采用药物治疗该病时应根据药敏试验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5.
试验对7日龄、14日龄腹泻羔羊粪便进行选择性增菌,用PCR扩增方法进行初步筛选,多重PCR方法进行毒力基因(stx1、stx2、eae、hlyA)检测.结果 表明:腹泻羔羊粪便大肠菌株阳性率88.90%,stx1、stx2、hlyA相关编码毒力基因12株.其中编码毒力基因stx2和stx2+ hlyA各3株,编码毒力基...  相似文献   
96.
氯化胆碱的快速鉴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莉  闫鹏 《中国饲料》2004,(17):31-31
氯化胆碱是常用的饲料添加剂 ,参与脂肪代谢 ,传递神经脉冲 ,促进蛋氨酸合成。缺乏氯化胆碱 ,可造成蛋鸡发育差 ,脂肪肝 ,产蛋下降等。随着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 ,氯化胆碱的用量也大幅上升 ,市场上掺假现象屡见不鲜。常见的掺假物有无机铵盐、有机胺盐、有机胺、水溶性氯化物等。检测氯化胆碱的方法有凯氏定氮法、雷氏盐分光光度法、非水滴定法、重量法、银量法、氨态氮含量测定法。针对不同的掺假物 ,可选用相应的方法检测。为排除掺假物的干扰 ,得到胆碱的准确含量 ,各饲料厂家通常将几种方法综合运用 ,既费时又费力。笔者经多年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97.
LED补光组合对大棚越橘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年生南高丛越橘‘Emerald’为材料,以大棚内自然光作为对照,研究LED光源的红蓝光(3︰1和6︰1)、紫外光(UVA)对植株长势、叶片光合作用、碳氮代谢、开花基因表达及开花率、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光组合处理下‘Emerald’的植株营养生长较旺盛,株高、1年生枝条长度和粗度显著高于对照。此外,红蓝光(6︰1)处理下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比叶重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提高。红蓝光组合也可诱导植株开花,开花基因FT表达量和开花率明显高于对照。紫外光下叶片的氮含量、开花率及FT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光质组合补光对‘Emerald’的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红蓝光(3︰1)处理下果实的质量、横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花青素含量和糖酸比均高于对照。总之,不同光质补光会促进越橘‘Emerald’的生长发育,红蓝光6︰1组合对促进营养生长作用相对较大,红蓝光3︰1组合对提高果实品质效果较好。紫外光虽能改变植株形态和促进开花,但果实品质提高效果较红蓝光处理稍弱。  相似文献   
98.
1976—1977年河北晋县贺家寨大队小麦春季灰飞虱的传带病毒率为31—52%,不同地块同代灰飞虱的带毒率异差较大:而秋苗期则为12—35.4%,其中不同地块上同代(四代成虫)灰飞虱的带毒率的差异从33.3%至35.4%则不太大。灰飞虱的有效传毒指数(即虫口数×自然带毒率)同田间小麦发病率的相关性是非常显著的,其r=0.9769。1975—1976两年调查及计算分析结果,其直线回归公式如y=4.12x-2.577。在有效传毒指数0.7—20.9之间用于予测发病率有效。人工分期侵染试验证明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侵愈早,病情愈重,其中死株率也愈大。秋季侵染的死株率达95.6%,病指为99.6;夏季侵染的死株率为0,病指为57.6。秋季小麦出苗前后的大量虫口形成小麦10月中下旬的一个发病高峰,第二年春季4月中旬的虫口高峰形成5月上旬的一个发病高峰。3月下旬的一个发病高峰是越冬前受侵的。病毒在小麦植株中的潜育期的长短随小麦的生长速度而异。温度不过其中因素之一,最短5—8天,最长30—40天。侵染后如小麦进入越冬期,即不表现症状,一直要到返青以后。介体灰飞虱在河北晋县以第五代3—4龄若虫在冬麦地及草荒中越冬。夏季在玉米上可以产卵并孵化,但不能长期存活,主要在地头沟边及夏作物荫蔽下的禾草上越夏。冬麦治虫防病的重点应在秋季麦苗出土前,春季则应在3月中旬左右。冬麦适当推迟播种有利于减少发病率。棉间作麦比平作的病情重六倍而粮麦间作的病情比平作的重九倍。  相似文献   
99.
以人参根源愈伤组织为受体,分析了无土栽培条件下收集的人参原生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结果表明:人参根系分泌物可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且随处理浓度增加,抑制活性增强,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生物量降低56.1%,与对照差异显著;可影响受体抗逆酶活性强弱及变化趋势,短时间或低浓度处理下,酶活性增加,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而长时间或中高浓度处理后,酶活性均显著降低,同时3种酶原有的协调作用关系及平衡被破坏。人参原生根系分泌物具有化感自毒活性,对受体抗逆酶系统的显著影响是人参根系分泌物化感活性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查明北疆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O型口蹄疫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及免疫合格率,并提出针对该病的最佳免疫程序,分别采集北疆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的公猪、后备母猪、哺乳母猪、妊娠母猪、7日龄、14日龄、21日龄、30日龄、40日龄和55日龄仔猪等不同猪群的血液,分离血清,共计1 500份。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结果显示,3个规模化猪场不同猪群的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及免疫合格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口蹄疫总体抗体阳性率为86.4%。3个猪场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3%、90.6%、78.4%,不同猪群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公猪100%、后备母猪100%、哺乳母猪100%、妊娠母猪100%、7日龄仔猪91.9%、14日龄仔猪92%、21日龄仔猪87.6%、30日龄仔猪83.4%、40日龄仔猪73.9%、55日龄仔猪58.2%。综合本研究结果及该猪场前期的免疫程序,建议仔猪的口蹄疫免疫程序为40日龄首次免疫,54日龄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